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震驚!被中共歪曲最嚴重的一段歷史

—震驚!被中共歪曲的八國聯軍真相

作者:

八國聯軍之戰是被中共歪曲或誤解最嚴重的一段中國近代史。

八國聯軍為什麽進軍北京?兩句話可以概括(1)清廷既然向西方各國正式宣戰(這場戰爭由清廷一手挑起,西方各國不過是應戰而已),外國聯軍從大沽口登陸,威逼京城,不是順理成章的嗎?(2)西方各國並無滅亡中國的打算;進軍北京,除了向清廷施壓之外,主要還是為了解救被困京城的各國外交官和傳教士。

為行文方便,首先需要給這場戰爭起個名字。「八國聯軍」不能作為戰爭的名字。「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則是顛倒黑白,強姦歷史,本人絕不採用。若遵循「甲午戰爭」的命名法,這場戰爭應稱「庚子戰爭」,因為戰爭發生在庚子年,由「庚子之亂」引起。

庚子之亂,亂自拳匪。「拳匪」是對義和團最準確的稱呼,其首領(李來中、張德成、曹福田等)及骨幹是不折不扣的土匪、流氓、騙子。他們以反對外國傳教、剷除洋人、二毛子(漢奸)為名,聚眾鬧事,為非作歹。清廷(西太后)被他們「刀槍不入」的騙術所惑,想利用義和拳打洋人;義和拳遂打出「扶清滅洋」的旗號。拳匪焚燒教堂,殺害外國傳教士、華人基督徒和家人,扒鐵路,割電線,燒西藥房,打家劫舍,殺人放火。一時間,紅色恐怖(拳匪頭扎紅巾,腰系紅帶)籠罩北方幾省和京都。

不僅沾「洋」字的大禍臨頭,就是政府高官、皇親國戚在拳匪面前都不免戰戰兢兢。拳匪說誰是漢奸,誰就是。「鑑別」的方法是所謂焚表,即在燭火上燃燒一張黃裱紙,紙盡灰揚,表示得到「神」的默認,此人才能免禍(不是漢奸)。要想加害於人,焚表時略作手腳,此人即在劫難逃。

拳匪甚至猖獗到了闖到紫禁城裏去殺「二毛子」,即思想開明的光緒皇帝。製造恐怖、瘋狂排外的不僅是拳匪,還包括官軍。殺外國人和二毛子殺紅了眼,清軍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北京街頭殺害德國公使克林德和日本公使館書記官杉山彬(對後者破腹剖心)。

各國一再請求清政府保護外交官和傳教士,清政府的回應是變本加厲。既而,清政府竟然昏聵到向西方各國同時宣戰,派重兵圍攻北京大使館區和西什庫教堂,妄圖殺盡西方在京所有的外交人員,以及躲在西什庫教堂的所有外國傳教士和教民。這樣的政府、這樣的暴民,不教訓行嗎?

庚子戰爭是中國的恥辱。恥辱不是因為戰敗,而是清政府和百姓表現出來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愚昧、野蠻和狂妄,是中國犯下的嚴重戰爭罪行。此戰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其空前絕後處有六,容我一一道來。

1)中國在大規模殘殺外國傳教士和教民(本國基督徒)、焚燒教堂、殺害外交官之後,向當時世界上所有的強國同時宣戰,計有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俄國、奧匈帝國、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等十一國。幾年前的甲午戰爭,一個日本已經把中國打得落花流水。現在清廷挑戰全世界的列強,《宣戰詔書》宣稱要對各國「大張撻伐」,這種愚昧和狂妄,古往今來可有先例?

北京市民搬梯子協助聯軍攻城

2)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以文明古國自命的中國在庚子戰爭中的首要戰略目標竟然是攻陷北京的各國大使館,殺盡各國外交官(以及被使館庇護的外國傳教士、商人和中國的教民)。戰爭中應該保護外國僑民;中國政府竟公然懸賞捕殺洋人∶「殺一洋人賞五十兩、洋婦四十兩、洋孩三十兩」。這種殺盡外交官、殺盡洋人婦孺的野蠻、殘酷,古往今來可有先例?

3)如前述,中國在庚子戰爭中的首要戰略目標是攻陷京城的各國大使館。一個國家用戰爭手段、正規軍傾全力攻打京城的外國使館,本應易如反掌,得手不過「彈指一揮間」,可是竟然久攻不克,最後以失敗告終。如此戰績(或曰敗績),古往今來可有先例?

民眾指引八國聯軍從下水道攻入北京廣渠門

雙方的力量對比如何?攻打外國使館的清軍主力是董福祥的「甘軍」,加上拱衛京師的御林軍「虎神營」、「神機營」的配合。董福祥麾下的甘軍至少有二十七營,以每營五百人計算,甘軍人數(保守估計)至少一萬三、四千。「使館區內被圍者約3000人,當中2000人為尋求保護之華人,外國男性400人,女性147人,兒童76人」(摘錄自《維基百科》)。

兵力對比如此懸殊,武器裝備呢?過去中共一個遮羞的說法是我們的大刀長矛對外國的洋槍大炮,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清政府軍隊的精銳早已經現代化了。當時清軍在北方的主力「武衛五軍」(即董福祥的甘軍、聶士成的武毅軍、袁世凱的新軍、宋慶的豫軍等)的武器裝備並不比外國聯軍差。不要忘了,甲午海戰中北洋艦隊軍艦的噸位、數量、火力都超過日本海軍。實際上,攻打外國使館的甘軍武器裝備遠勝於使館的防守者;後者只「配備三支機關槍及四門小火炮」(摘錄自《維基百科》)。

外國使館久攻不下,清軍黔驢技窮之際竟然火燒翰林院。翰林院在英國使館北面,從北面進攻使館比較容易,遂一把火燒掉了這個至尊至貴的衙門。只是燒了翰林院,也是枉然。

京城的戰場除使館區之外,就是西什庫教堂。北京的基督教「南堂」被拳匪焚毀,北堂(即西什庫教堂)成了外國傳教士、家屬及大批中國民教育民的避難所。攻打北堂的是成千上萬的拳匪(加上正規軍的協助),督師的是軍機大臣剛毅。教堂一旦被攻破,將是慘不忍睹的大殺戮。可是西什庫教堂巍然屹立,拳匪和清軍就是攻不下來。清政府軍民廢物到如此程度,夫復何言。

法軍架梯攀入紫禁城。牆頭、牆下均有中國百姓,似正協助法軍

4)清廷昏聵地對十一國宣戰,外省督撫中的頭腦清醒者,如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袁世凱等,看到亡國之禍就在眼前,遂發起「東南互保」,公開聲明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他們與各交戰國達成協議,東南各地方政府不奉行宣戰詔令,列強也不得在東南地區啟釁。中央政府作戰,地方政府中立,並與各敵國互相保護,如此荒唐之事,古往今來可有先例?

5)戰爭爆發前兩年(1898),光緒皇帝主導的變法維新在西太后為首的守舊頑固派反對之下失敗了。西方各國支持中國的變法維新,希望清政府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從中世紀的野蠻國家進化為現代的文明國家;對戊戌政變後被軟禁在中南海瀛台的光緒帝寄予同情。因為擔心光緒被謀害,法國政府要求派醫生給(據說重病在身的)光緒檢查身體。西太后欲廢光緒帝,另立端親王載漪的兒子溥俊為帝,因為外國使團表示不滿而未能如願。溥俊僅被立為「大阿哥」(即皇位繼承人)。維新派的領袖康有為梁啓超在英國、日本協助下逃往海外,繼續鼓吹變法維新,被(西太)後黨視為心腹之患。

野心勃勃的端王載漪眼看兒子當不成皇帝,對列強恨之入骨。他的親信遂偽造情報,說列強將逼迫西太后歸政光緒帝。對嗜權如命的西太后,此乃天塌地陷之禍,於是不惜一切後果,走上了利用拳匪(據說神通廣大)、殺盡洋人的戰爭之路。

這是從戰爭的起因分析。從戰爭的結果看,掃清中國政壇上的頑固派,諸如載漪、載瀾、載勛、英年、趙舒翹、啟秀、毓賢等人,是《辛丑條約》的重要內容(剛毅、徐桐此前已斃命),為以後清末的憲政改革掃清了道路。為中國政壇清掃垃圾的同時,西方各國在條約談判中要求清廷為被西太后殺害的許景澄、袁昶、徐用儀、聯元等五大臣平反昭雪,開復原官。這些忠義敢言之士當初不顧個人安危,力挽狂瀾,反對啟釁外國,濫殺洋人,進攻使館。清政府的祛蠹除奸、扶正祛邪,是被八國聯軍逼出來的。

我們不妨設想,如果八國聯軍失敗了,西太后、端王和拳匪得以任意妄為,中國會是一種什麽局面。清廷將斷絕與西方各國的一切外交關係,斷絕與西方各國的貿易往來,驅趕或殺盡所有的洋人,排斥西方先進的工業技術。

清政府在庚子戰爭中犯有嚴重的戰爭罪行;戰敗之後,西方列強對中國的態度稱得上是寬大為懷,並未苦苦相逼。在《辛丑條約》的談判中,費時最久、爭論最烈的是條約第二款「懲辦禍首」。戰爭的罪魁禍首無疑是西太后,這是明擺著的。但是不要說對西太后的任何懲罰,就是對她任何公開的批評,都是清政府方面絕對不接受的。西方列強最後尊重了清政府對最高統治者不能碰的「底線」。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西方各國堅持要求西太后承擔罪責,交出權力,歸政光緒帝(這一直是各國的願望),中國將是什麽局面。這點並非做不到,只要列強對清廷的壓力足夠大。自然,西太后會負隅頑抗;但是她如果想讓滿清政權和中國為她殉葬,她辦不到,滿清親貴、朝廷重臣、外省督撫最後會拋棄她的。如果光緒帝能夠親政,主導憲政改革,中國的歷史將改寫,明治維新在日本創造的奇蹟同樣可能發生在中國;中國人民在二十世紀(一直延續至今)承受的巨大苦難將可以避免。

西方各國對罪大惡極的戰犯端王載漪,開始堅持要求清廷將他處死,但他是皇室懿親,清廷不答應。退而求其次,各國要求對他執行「假死刑」——斬監候,清廷連假死刑都拒絕,最後載漪僅被終生圈禁(圈禁即在家中軟禁)。

有人對《辛丑條約》規定的四億五千萬兩賠款不能釋懷。戰勝國通過戰爭賠款其實賺不到錢;戰爭賠款一般是對戰勝國軍費的補償。戰爭的開支浩繁,尤其是海外作戰。庚子戰爭,清廷向十一國宣戰,與八國聯軍作戰,各國的軍費加起來自然是一個大數目。從庚子賠款中唯一獲利的是俄國。俄國獨得一億三千多萬,佔總賠款額的29%。俄國的戰爭支出是一億七千萬盧布,而所得賠償,折合盧布一億八千四百萬。收支相抵,淨賺一千四百萬盧布。至於美國用庚子賠款在中國辦教育,則是仁至義盡。

被拳匪焚毀的北京街區

八國聯軍列隊參觀紫禁城

外國軍隊中軍記差的是俄國軍隊。俄國單獨出兵,進佔南滿洲。這支軍隊並不在聯軍統帥的指揮之下,嚴格講並不屬於八國聯軍。

清軍中軍記最壞的是董福祥的甘軍。董福祥是土匪出身,回民。他率領的「回子兵」軍記敗壞,惡名遠揚。兵匪一家,並非虛言。七月廿一聯軍破京之日,董福祥縱兵大掠;出彰儀門而西,董個人就發了上百萬銀子的財。清軍腐敗,在庚子戰爭中基本上是一觸即潰,甚至未觸先潰。清軍被擊潰後作鳥獸散,不少敗兵游勇成了真正的野獸,燒殺姦淫,無所不為。清朝的地方官在戰爭中逃之夭夭;能對百姓提供保護的,倒是外國佔領軍。

對百姓危害最烈的還是拳匪。拳匪在中國北方、包括京津地區掀起的紅色恐怖,尤其是打出「扶清滅洋」的旗號,得到清廷認可之後,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場浩劫。「滅洋」者,一切沾『洋』字的均在消滅之列(儘管這並不妨礙他們用「洋油」到處放火)。洋人、洋婦、洋孩固然格殺勿論,信洋教的亦罪不容誅。燒教堂,扒鐵路,割電線,燒車站,毀橋樑;大破壞中連洋人工程師和家屬一起殺害。

拳匪屠戮,初試牛刀是在河北省淶水高婁村,匪首張德成親自指揮。該村有三十四戶人家信奉天主教。拳匪趁信徒下午在教堂里望彌撒時闖進教堂,大殺大砍,將信徒全部殺死。然後去教民家,不分男女老幼,斬盡殺絕(對婦女則有先奸後殺發生)。接着搜索財物,放火燒屋。三十四戶人家一百四十餘人無一倖免。

拳匪的草菅人命、濫殺無辜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拳匪在路上遇見穿制服的學生,指為漢奸、亂刀砍死的不計其數。御林軍「虎神營」的翼長阿克丹(二品大員)因為曾經入教,被拳匪斬首示眾。武毅軍統帥聶士成幾乎是庚子戰爭中唯一認真抵抗過聯軍的清軍將領。因為他彈壓過拳匪的殺人越貨、為非作歹,拳匪對他恨之入骨。就在聶將軍身先士卒、與聯軍奮戰方酣之時,拳匪竟然闖入他家,將他的老母、妻子、女兒綁架而去。親兵報到陣前,聶將軍大怒,分了半營人去救家人。拳匪喪心病狂,與外國聯軍合擊聶軍,聶將軍中炮陣亡。拳匪打算拿聶將軍「戮屍」,因聯軍追來,倉皇逃命,聶將軍的馬弁才把屍體搶回來。付都統慶恆(正二品大員)掌管御林軍虎神營。他是端王載漪的親信,竟也遭拳匪的毒手,一家老小十三口,連同慶恆本人,被拳匪折磨至死。

拳匪任意誣指他人是漢奸,想要誰的命就要誰的命。不僅政府高官、軍隊將領難以免禍,拳匪殺「二毛子」(漢奸)竟然殺進了皇宮禁苑。在端王載漪帶領下,拳匪闖入深宮。「大師兄」在西太后面前趾高氣揚地宣稱∶宮裏也有二毛子,得查驗;連太監、宮女都要驗。西太后問他如何查驗,答曰∶如果是二毛子,只要在額頭拍一下,就有十字紋出現。西太后並不相信這些鬼話,但迫於情勢,忍辱退讓,讓他們驗了一些太監、宮女。拳匪得寸進尺,在載漪帶領下,以後又闖入紫禁城寧壽宮,欲殺「二毛子」光緒皇帝,被西太后阻止。拳匪囂張到闖入皇宮去殺皇帝,還有什麽人他們不敢殺?他們的架子比親王、郡王的還大。在天津,他們在路上遇到文官坐轎,喝令下轎,武官騎馬,喝令下馬;而且必須脫帽,在路邊肅立。如果不從,白刃相向。

殺人、放火、大肆破壞之外,當然還少不了搶劫;只有搶劫才能財入私囊。在鄉鎮的搶劫自不待言,拳匪在京城都敢明火執仗,打家劫舍。一般民宅固不能免災,連京城的「大宅門」都被殃及。協辦大學士孫家鼐(官居一品)家住東單頭條,被洗劫一空。孫著短衣逃難,避到安徽會館;他的一個兒子被剝到只剩一條短褲。直隸總督裕祿昏庸不堪,把拳匪奉為上賓,視為干城。當清廷想調兩廣總督李鴻章接替裕祿,拳匪預感情勢不妙,因為李鴻章幾次上奏,力主清剿拳匪。那些狡黠的便糾合弟兄,公然搶劫,發一筆橫財後溜之大吉。匪首張德成、曹福田早就成了巨富。他們樹大招風,開始不便開溜,繼而決定「另開碼頭」。走時當然要「干一票」。其時各路糧台都集中在總督行轅,現銀即有上百萬。於是張、曹各率部下,到達總督行轅呼嘯而入,見人就殺,見銀就搶;丟掉「滅洋」招牌,盡顯土匪本色。

拳匪如此塗毒百姓、作惡多端,百姓恨不得食其肉而寢其皮。匪首張德成在聯軍進京後落荒逃走,被河北省的百姓抓住活活打死。

留守北京的清政府官員,敲鑼打鼓,送兩面錦旗給聯軍的指揮官,感謝聯軍的「保民義舉」

在庚子之亂和隨後的戰爭中,拳匪製造的紅色恐怖是中國近代史上罕有其匹的浩劫。這場浩劫難道不是八國聯軍用戰爭手段終止的?平息浩劫、解民倒懸,這不是八國聯軍出師的「副產品」,而正是聯軍作戰的目的。當然嚴格地講,聯軍要解救的主要是各國的外交官、傳教士、商人和中國的基督徒,但是中國的民眾官紳不是也同時獲得解救嗎?

責任編輯: 東方白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710/959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