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現在美國人有多愛中餐

除了四大發明和少林功夫,能讓中國人腰板硬的還有中餐。從左宗棠雞到辣條,中國食物不知道俘獲了多少老美的心。

就連美劇里也經常出現印着熊貓的外賣盒,Sheldon羞答答說要吃掉最後一個煎餃的樣子還激發過壹讀君(微信:yiduiread)的愛國心,送你三斤煎餃不謝。

但畢竟吃飯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兒,中國人做的菜餚是怎麼隔着太平洋遷居美帝的?在肯德基都推出老北京雞肉卷的時候,我們的中餐在美帝被改造成啥樣了?對吃向來不馬虎的壹讀君今天要講的就是這個——中餐在美國的發家史。

首位吃到中餐的美國人是誰已不可考,但壹讀君(微信:yiduiread)找到1819年美國人品嘗中餐的記載:

三小時內,便有20道菜餚用精美迥異的瓷器盛着端上了餐桌,其中有湯品、膠狀菜和五花八門的燉肉丁土豆,幾乎包含了所有肉類,還有中國人的至愛美味——幼雞雞冠。

這是在有錢人家的用餐體驗,普通民眾給他們留下的是十分獵奇的印象:

他們服用致命藥物和烈酒給自己帶來快感;他們還是粗暴的雜食家,地上跑的、走的、爬的、天上飛的、水裏游的,實際上幾乎所有可以吃的東西,不管是海里的、還是水裏的,哪怕是別人看來最噁心的東西,他們都會貪婪地往嘴裏送。

最開始美國人對中餐難談好感,但中國人還是得吃中餐,就像現在的外來務工人員讓麻辣燙和大盤雞遍地開花,最早把中餐帶到大洋彼岸的也是外來務工人員。

19世紀40年代美國西部發現金礦,不僅需要礦工,還需要支持礦業的其他工人。美帝資本家瞄準了剛被打開的中國東南沿海。

為啥挑華工?便宜。

作為第一批到美國的華人,華工們過得特別艱苦。別的不說,歐裔工人沒有肉蛋奶就吃不下飯,華工偏要自己帶鍋灶蒸米炒菜,成本低得多,甚至傳言華工以爬蟲和老鼠為食物。美國人認為吃肉代表男性氣質,大米是羸弱的食物,食物在某種意義上體現了生而不平等,直到20世紀初的排華出版物名稱還是《肉與米:美國男性氣概對亞洲苦力》。

中餐算是成規模到美國了,但這種大環境下,鬼才信中餐能流行呢。

李氏雜碎的逆襲

但變革很快開始了。19世紀50年代紐約唐人街成型,在白種女性紛紛加入工業化勞動的背景下,原來的主婦勞動——洗衣和做飯被華裔新移民承包,雜碎就是華人包攬做飯這一行當的代表。

雜碎,一道在國內沒有的著名中餐菜品,不是罵人的話,英文名字「Chop Suey」。一篇1888年發表的文章介紹,「對那些中國食家,一道主要的菜是『炒雜碎』,這是一道用雞肝、雞胗、蘑菇、筍尖、豬腸、豆芽配以各種佐料烹製而成的菜」。

與其他名菜相比,它還有個特點是起源與乾隆慈禧都沒關係。

在美國西部,雜碎可能起源於不擅長做飯的廚子、剩菜合炒糊弄顧客的老闆,東部的雜碎傳說是李鴻章赴美之行的安利,起碼梁啓超的《新大陸遊記》裏有這麼幾句:

「雜碎館自李合肥游美後始發生」「合肥在美思中國飲食,屬唐人埠之酒食店進饌數次,西人問其名,華人難於具對,統名之曰『雜碎』,自此雜碎之名大噪」「中國食品本美,而偶以合肥之名噪之,故舉國嗜此若狂」。

據統計,19世紀90年代的紐約,15美分就能買到一份雜碎,中餐館平均每天收入500元,其中200元來自白人顧客,275元來自華人,25元來自黑人。

然而隨着肉類供應增加,內臟又不討喜,加之相當一部分美國人食用內臟需要鼓起英雄式的勇氣,有中餐廚師開始用肉絲代替肝腸肚肺以搶佔市場,並演化出雞肉版豬肉版魚肉版以適應不同宗教信徒,反正沒幾個美國人知道真正的中餐是什麼樣,效果卻意外地好。20世紀初的紐約人至少每周去唐人街吃一兩次雜碎,出版界也很樂於向主婦提供雜碎食譜,不過是加了黃油和通心粉的版本。

一位叫查理·波士頓的人首先把雜碎館開在了更高檔的街區,獲得成功後引起大規模效仿,梁啓超訪紐約時已有三百多加雜碎館。

一百多年後的北京,巔峰時刻也不過700家黃燜雞。

當時有首流行歌曲叫《我走了,誰將為你炒雜碎?》,歌詞如下:

「炒雜碎,炒雜碎,

滿嘴的昏昏嗷嗷,滿肚的亂七八糟,

……

炒雜碎,炒雜碎,炒雜碎,炒雜碎,可愛的炒雜碎!」

不分平翹舌的南方壹讀君(微信:yiduiread)在此不朗讀。感興趣的同淆直接戳如下連結感受一下↓

1924年,美國社會才意識到炒雜碎是他們想像中的地道中餐,當時的《洛杉磯時報》說,「中國人跟世界開了個小玩笑,中國在美國的公民讓炒雜碎家喻戶曉,似乎這是一道典型的中國菜,其實並非如此,這道菜在中國無人知曉」。

此話不假,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只有上海能找到雜碎——因為那兒有美國人。

美國人有多愛中餐

華工打頭、雜碎立足,時至今日,美國人還有多愛中餐?

20世紀60年代後美國放寬移民政策、機械取代人力佔領洗衣業,赴美華人越來越多地擠進餐飲業。美國人喜歡的三大菜系:中餐、墨西哥餐、意大利餐,後兩者可以在家烹飪,但西式廚房的缺陷使享用中餐不得不依賴餐館。

尤其是70年代經濟蕭條時期,許多高檔餐館倒閉,廉價中餐館卻尤其蓬勃。

2010年,美國共有4.6萬家中餐館,超過麥當勞、漢堡王和肯德基的總和,同時也是其他亞洲餐館總數的兩倍。美國人每天要吃250多萬份中餐,每年能讓餐館老闆賺200億,妥妥佔領美國餐飲業一成的營業額。

其他地區也不差。《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15)》顯示,九成以上的華人華僑工作都跟餐飲相關,海外中餐館超過40萬家。

然而賺得多不完全等同於受歡迎。拿洛杉磯、紐約、三藩市舉例。洛杉磯的6000家中餐館中5400家是快餐店,紐約5000家中餐里4600家賣快餐,三藩市4300個中餐館也以外賣、自助為主,2010年評的全球50佳餐館就跟中餐沒半毛錢關係,天平傾向快捷廉價而非品質。

壹讀君(微信:yiduiread)沒有美國好基友,但記得《欲望都市》裏凱莉總抱怨中餐油膩,對男朋友請她下館子吃中餐頗為窩火。

△全美最大中餐連鎖店panda express,在美劇中出鏡率相當高

煎炸烹炒帶來的烏煙瘴氣好像也不夠優雅。在洛杉磯,八成以上的餐館衛生能達到A級,但六成的中餐館是B級——美國中產階級望而卻步的標誌。而且大部分餐館的可選項不外乎雜碎、芥蘭牛肉、左宗棠雞、宮保雞丁這幾樣,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酸甜口。

以上幾點可以類比一下X縣小吃。

大部分美國人對中餐的希望還是便宜、飽腹、熟悉、清淡——想來要滿足這些要求的同時還要做好做大,老闆們也挺不容易。

挺不容易的還有在美國讀書的小夥伴,用九宮格火鍋和烤大腰子來證明正統中餐多好吃,搞不好雙方都犯尷尬症了。

參考資料

《來份雜碎:中餐在美國的文化史》,安德魯·科伊,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炒雜碎:美國餐飲史中的華裔文化》,劉海銘(著),李愛慧(譯),《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10年第1期

《雜碎考》,於仁秋,《河池師專學報》,1999年第3期

《那些變了味的美食中餐是怎麼來的?》,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壹讀傳媒的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517/74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