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李毅:一個俄語單詞推行折射的黨文化

—一個俄語單詞折射的黨文化

作者:
雖然表面只是一個字母的差異,但經過列寧等人的改造,傳統俄語中表示「無價的、無私的、無益的、沒良心的、不強大的」等詞彙,便都帶上了「邪」的色彩。因此,俄語單詞「無價的」等於「邪靈+有價的」;「無私的」成了「邪靈+自私的」;「不強大的」變成了「邪靈+強大的」;「沒良心的」成了「邪靈+良心的」;「無益的」成了「邪靈+有益的」。

1949年,中共剛篡取政權不久,就迫不及待的成立了文字改革協會。在無神論煽動的仇恨、挑動的激憤中,推促漢字簡化。於是,帶有內涵的繁體字被中共逐漸革去了精華,形成了帶有黨文化的簡體字。

有學者研究後表示,繁體字被中共簡化後,很多字都是化吉為凶。以致於50年代在中國大陸民間,流行簡體怪胎順口溜:「親不見,愛無心,廠空空,產不生。」

比如眾所周知的:工廠的「廠」字改成「廠」字,字面意思裏面全是空的,結果很多工廠真的是什麼也沒有,工人面臨失業,工廠面臨倒閉。也有商人說,你看那個「廠」字,上面一根大梁,底下僅僅靠着一根斜斜的柱子撐着,這種工廠,不論你蓋得多高,它說倒就倒。

把繁體字的「愛」改成愛,簡掉了裏面的「心」,結果現代人都懂的,愛不再是來自心,來自金錢物質財富。也因為愛缺少了「心」,所以食品摻毒摻假泛濫風行,讓人觸目驚人。

共產黨的邪惡本性對傳統文化精華的摧毀現象在俄語中也很類似。

1917年,十月革命暴動之後,盧那察爾斯基和列寧違背俄語正統的規則,推出另類的俄語拼寫,其中之一,就是以前綴「бес」(音讀:bes,本意:民間惡靈之一)代替原先的寫法「без」(音讀:bez,本意:沒有、不足),並宣佈所有的政令和政府出版物、報紙雜誌都要採用。

雖然表面只是一個字母的差異,但經過列寧等人的改造,傳統俄語中表示「無價的、無私的、無益的、沒良心的、不強大的」等詞彙,便都帶上了「邪」的色彩。因此,俄語單詞「無價的」等於「邪靈+有價的」;「無私的」成了「邪靈+自私的」;「不強大的」變成了「邪靈+強大的」;「沒良心的」成了「邪靈+良心的」;「無益的」成了「邪靈+有益的」。

這些改變後的現象,也和中共簡化繁體字後的現象如出一轍,都是使詞義從吉轉向凶、轉向惡。

俄羅斯學者表示,列寧等人製造的另類拼寫「бес」(音讀:bes),在1917年之前的俄語中曾未有過,把民間公認的邪靈作為詞的前綴,不僅改變了詞的真實意義,也扭曲了詞意的內涵。在提倡正統俄文的網站上,介紹說,語言的核心是承載生活文化,展現先輩的精神和記憶,很多帶着避邪的意義。把一個專司惡魔的邪靈『бес』作為前綴,糟糕的語境引發的歧義,對人的大腦和心靈的發展都會留下負面影響。

學者也介紹到:人在發此音「без」時,會自覺的增強主觀意識,正確的讀音和詞義帶給人正確的思想;但「十月革命」黨人推出的拼寫「бес」,不僅取消了原詞的強硬立場,也使「邪靈」當家作主,破壞了和諧與共鳴。俄羅斯人講着不是俄羅斯的語言,把民間的惡靈引入俄語,這本身就是對俄語的扭曲和摧毀。在這個缺陷劣質的語境中,教育出的下一代會更自卑,因為語言本身缺少了正統的精神。

經歷共產運動的創傷後,有志之士致力於推動傳統文化,於是列寧等人造下的這個異類的「бес」便成了俄族裔的公敵。中國古典小說《封神演義》中,妲己這一隻狐狸就可以禍亂滿朝文武,殘害無數忠良。那麼當日常運用的詞彙,都被刻意注入惡靈的色彩,那麼潛移默化中,或許影響的就是更大的群體。

想想文化中的表現,雖然是現象,但是回顧共產運動在前蘇聯、中國等國家犯下的滔天罪惡,是否讓人冥冥中感到,文化的異類對社會的折射?!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626/576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