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慈禧臨終之前為什麼一定要毒死光緒

在歷史上,身處劣勢、面臨危險而力所不及,無法與可能加害自己的人相對抗時,很多人都採取欺騙對手的辦法,以種種假象麻痹對方,讓對方對自己放鬆警惕,或者讓對方取消加害的企圖。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一是戰國的孫臏裝瘋賣傻騙過龐涓,二是劉備灌園種菜騙過曹操,三是越王勾踐用忠誠不二來欺騙吳王夫差,光緒在被幽禁之後,顯然也想採用類似的辦法,以意志消沉麻木不仁逆來順受等辦法,企圖躲避過慈禧的迫害。

《庚子國變記》中說:「帝既久失愛於太后,當逃亂及在西安時。尚時詢帝意。回簽後,乃漸惡如前。公使夫人人官。有欲見帝者,召帝至,但侍立不得發一言;帝不得問朝政,例折則自批之,蓋借庸暗以圖自全也。」

《清宮遺聞》中,說光緒「歸自西安(指庚子事變後從西安迴鑾北京後),尤養晦不問事,寄位而已。」就是說,光緒什麼事也不管也不問,只希望先保住皇帝這個位子,免得多事惹惱慈禧,又謀劃廢黜之事。

在此之前,立大阿哥欲廢光緒時,光緒也是唯唯諾諾,慈禧說什麼就是什麼,慈禧讓他退位,他就說願意退位,此事《景善日記》有記載,說是慈禧命各大臣都到勤政殿恭候,等人到齊後,商討給皇帝立嗣的上諭怎麼寫,所定的光緒退位的日子安排在新年的元旦。眾人於是都來到勤政殿。慈禧來了之後,就命李蓮英去接光緒。隨後光緒就來了,先向慈禧叩拜。太后坐殿內寶座之上,招皇帝入殿,帝復跪下,諸王公大臣仍跪於外。「太后曰:『進來,不用跪下。』令皇帝坐,又招諸王公大臣皆入,約三十人。太后重述前意(即廢黜光緒立大阿哥為皇帝),皇帝曰:『太后所說極是,我意亦同。」想來當此時,光緒帝只希望先保住性命而已,對於皇位,對於性命,都掌握於慈禧之手,被幽禁的光緒無能為力,只有保住一樣是一樣,而最重要的自然是先保住性命。

光緒的養晦都是被動的養晦,是在無能為力時採取的消極辦法,他的「不問事」,是因為慈禧不給他問事的權利,並不是他在有權利問事的情況下主動規避,讓權與慈禧,另外,光緒一直不會裝糊塗,他雖然不發一言,但總是冷眼旁觀着一切,並偶然間說出一兩句話,讓慈禧或其他人知道他還極其明白,比如當袁世凱在朝堂上就立憲中的改官制問題大肆表演,為自己準備後路時,光緒就忍不住發言。這一段的事情大致是這樣的:

慈禧太后即命袁世凱進京,然後在儲秀宮召集眾官商議他的方案,將光緒皇帝也請了出來。袁世凱振振有詞的解釋自己的方案,說:「皇上太后明鑑,改官制須得先行,立國會不妨稍後。憲政之行,上下阻力必大,阻力的來源便是舊官制,舊官制不打破,官員們人人為自己的利益而爭,立憲之事如何能順利施行。立國會卻不用着急,當待民智漸開,各項法律制定完成之後,方可實施。如今《國會法》、《選舉法》都沒有制定,光憑說幾句話就能把國會立起來嗎?」

慈禧對立憲一竅不通,袁世凱一番說辭,似乎很有道理,但她總感到那兒不甚妥當,卻又一下子說不出來,所以就繃緊了臉不說話,鐵良、榮慶等卻立刻發言,駁斥袁世凱的方案,不過,袁世凱在提出這個方案之初,早已想好了對付反對意見的辦法,鐵良榮慶卻是臨時尋找理由,因此,被袁世凱三言兩語,輕輕的就將他們說倒,駁得兩人返不上話來。此刻的袁世凱如坐春風,滿臉得色,奕劻、載澤、徐世昌等又在一旁為其叫好助威,越顯得袁世凱氣勢如虹,袁世凱趁鐵良等銳氣受挫之時,爬下「咚咚」叩首,說:「請皇上、太后速下決心,以立內閣,為我大清萬世皇圖就此奠定基石。」

慈禧猶豫未決,正自沉吟。坐在旁邊的光緒卻是旁觀者清,看清楚袁世凱要利用改官制,以奕劻做傀儡,自己從中漁利,致使今後即便自己復出,也對其無可奈何。光緒猛然間就冷笑起來,大聲說:「袁世凱,你的心思我全知道!」

袁世凱大吃一驚,嚇壞了,冷汗直冒。他忙垂下頭,不敢和光緒的目光相接,心下一個勁想:「我的心事皇帝怎麼會知道,這可怎麼得了?」(《黃花賦》第三十九章)

光緒的一句:「袁世凱,你的心思我知道。」與其養晦的本意大相逕庭,養晦是麻痹敵人,讓敵人對自己放鬆警惕,光緒卻是提醒袁世凱:「我心中明白着呢,你最好小心點。」袁世凱得此警告,不將光緒帝看作將來的大威脅那也由不得自己了。

慈禧在將死前的一段日子,曾假裝對光緒關心,勉勵他鼓起精神,並讓他慢慢開始接觸一些敏感問題,比如選擇大臣等問題,有諭旨也讓他審閱,似乎有交權的意思。此時戊戌政變時與康有為等人一塊出逃的維新黨人王照歸國,並自首投案,慈禧別有用心地問光緒該怎樣處理,此時光緒就犯了一個大錯誤,他不願違背自己的良心,要求保住王照的性命,王照的命保住了,光緒自己卻暴露了對百日維新時那些舊人的顧念眷戀之情,為慈禧毒殺他埋下了伏筆。

這一事《慈禧與光緒賓天厄》中有記載,原文如下:

當維新黨人王照由外國歸,投案自首時,太后問帝應如何處置,此人以前乃太后所欲殺之者也。帝思之良久,言請赦其命。太后曰:「我本想繞他性命,但想聽你的意思何如,我深曉得,你極恨康有為等人,所以我怕你定要辦王照的死罪。」

對百日維新中曾幫助光緒變法的那些人,慈禧是一直恨之入骨的,沒逃走的戊戌六君子被慈禧毫不猶豫地砍了頭,逃走的康梁等人,一直到慈禧死,也不赦免他們。當預備立憲開始,慈禧裝出一幅維新的樣子,四處搜羅人才為立憲做各種準備工作。此時大臣瞿鴻機翼為慈禧真的改掉了以前撲殺維新變法派人士的劣行,就趁慈禧高興之時,藉機奏道:「太后,如今上下一心,行立憲大事,康梁二人一向負有才名,可否赦其大罪,命其回國為立憲效命?」

慈禧正言笑晏晏,一聞此言立刻斂了笑容,默然不語。瞿鴻機嚇得不敢再說。

但隔了一段時間,遇慈禧心情不錯時,瞿鴻機又再次小心翼翼的提起,當第三次提起此

事時,慈禧終於發怒了,將煙袋一扔,狠狠說道:「康有為梁啓超乃是小人之才,專會造謠惑眾,以博才名,這樣的人最是可恨,絕不能赦免!」

對康梁是這樣,過去的仇恨決不相忘,對王照怎能例外呢,或許光緒明顯知道這只是慈禧試探自己,但他仍舊不合時宜的表示了對王照地關心,這讓慈禧怎能不大動殺心呢。慈禧說「我深曉得,你極恨康有為等人,所以我怕你定要辦王照的死罪。」這話說得十分明白了,光緒只有極恨康有為等人,才是慈禧希望看到的。王照過去是光緒的帝黨人物,與以慈禧為首的後黨作對,慈禧豈能「怕」光緒殺了他,真是天大的笑話!

總之一句話,光緒的韜光養晦做得十分失敗,他不善於偽裝,不善於掩飾自己真正的想法,在慈禧精明無比的眼睛裏,光緒不得已下的那一點點養晦樣子,根本騙不過她。或許慈禧在拿王照之事試探光緒時,有饒了他命的打算,究竟慈禧也要為大清的將來着想,不可能完全置大清的命運於不顧,但是光緒在處理王照的事情上沒能讓慈禧滿意,慈禧於是最後下定了殺他的決心。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1109/469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