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中南客:江胡鬥 江澤民最危險的時刻

作者:

《血統論》在文化大革命中猖獗一時,「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是劉京這類聯動分子的旗幟。(聯動:文革初期,高幹子弟紅衛兵為鎮壓黑五類〈地主、富農、反革命、壞人、右派〉而成立的聯合行動委員會)

在這種階級論的長期影響下,中共老幹部們還真看不慣江澤民的逢場作戲。

因為江戲子大破外交傳統,如訪夏威夷,摟州長夫人跳舞;在北京見布殊總統猛唱《我的太陽》;揚臉對着西班牙國王梳頭,抄起勳章,自己授勳,諸如此類作秀,大出風頭,被譏為:「江戲子人來瘋」。本來視江戲子如新四軍後代而不斷加以提攜的張愛萍上將,對此氣得關掉電視,連呼上當,斥江戲子為資產階級政客。

另一方面,江氏當時卻得到一些嚮往民主的人士的好感:以為江氏布爾喬亞作風攪亂了中共普羅傳統,要真是資產階級政客篡奪了中共政權,篡改中共的主義,那才更好呢?與江氏論起「鄉誼」,表示胡錦濤上台後肯定要整肅江氏賣國獻土內奸罪行,到那時,一定要為江氏辯護,因為列寧也作過俄奸,向德皇威廉二世駐外領事領取德幣馬克,出賣俄國情報,後來也是自作主張簽定了出賣俄國領土的《布列斯特和約》。

其實,左派、右派,誰都不了解江氏複雜的私人歷史。

更難盡知「江胡鬥」內幕,只見胡錦濤被動上當,沒見過他主動出擊。俗話說「泥人還有土性」,「狗急了也跳牆」,真急了,也難說。

其實江胡權鬥,生死關鍵的一仗,是胡書記看出江大拿一再食言,耍賴到底,眼看自巳接班要黃之時。

那時互聯網上江氏醜聞,一時沸沸揚揚,突如其來,來了個大揭底﹕

諸如「有事找大哥,大哥什麼事都能辦」這是江氏乘宋祖英謝幕,首長上台接見,江氏偷偷塞入宋氏手心的小紙條。網友們都嘲笑江戲子像個偷情老手,七十多歲了還打孫女輩歌星的主意;

宋氏在一次飲宴時把小紙條當笑話講,被當時的央視大導演趙安聽到了,一不小心又跟朋友泄露了這一「國家機密」而下獄。

因為宋氏是當時海軍文工團演員,於是海軍招待所成了江以權勢、名利,誘人就範的恣意荒淫之所,這在海軍招待所無人不知,沒牌照的準是老江頭換來換去的轎車,都成了公開的秘密。江在密室不堪入目之態,全被監視錄相。

主持對江黨魁歷史徹查的是位耿直的中共老黨員呂加平,其網站長期公開,無人敢封,而且就在江氏眼皮底下,開始徹底清查江氏全部歷史的工作,家就住在南苑(網上公開詳細住址,並有在電腦前工作的室內照片),他的工作得到海內外一切真正愛國者的支持,尤其在南京大屠殺之後與江氏同在日寇統治下的人士,不斷檢舉江氏行為;連當地派出所對呂先生都很尊敬,每到年、節、五一、十一必送禮慰問。

在呂加平以前,江系文化特務對江醜聞總在遮掩,為江主子開脫,大力渲染宋祖英夫妻如何美滿,家庭不可能被破壞,或者說江宋之間本無穢事,只是大家恨江,才這樣猜想;貌似公允,但對人民為什麼恨江?是否因為巨貪、賣國?絕對地不提。

呂先生一出來,江系特工一律緘口,怕捅出更大的漏子。

在醜事已然抖落出來之後,江氏卻要下毒手了,而互聯網上對方回應如閃電,馬上警告江氏﹕若敢逮捕呂加平,24小時之內讓你和宋在海軍招待所之密室錄相在全世界曝光,江氏被嚇住了,

暫時無可奈何。

於是江氏最怕的事出現了,呂加平網上曝出有人檢舉江氏在南京日偽中央大學參加特工培訓,是職業學生(即學生里的日本特工)還親眼見過丁默根、李世群主持的青年幹部培訓班的畢業典禮照片,第二排就有江澤民....

上世紀四十年代前期在偽國都南京及上海十里洋場,最橫行的是漢奸日特,把同胞當亡國奴,江氏表面的淫亂隱藏着江氏歷史上早期的墮落,其表面的出格現象(不僅李瑞英、黃麗滿等多人,江在部長任上,在美國嫖娼,被白人妓女稱「黃臉胖子最大方」,賴昌星透露的江氏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與藝術學校女生集體淫亂等等)都有甚深的歷史根源。

中共老幹部呂加平已查明﹕江的父親江世俊投靠日寇,化名江冠千,是日本帝國主義漢奸政府宣傳部長,主持對日寇統治下的中國人民搞欺騙宣傳,灌輸奴化教育的日寇喉舌日偽《中華日報》,為社論委員會主任。

江澤民隱瞞了個人身份與家庭出身,謊稱是其叔新四軍幹部江上青之子,冒充烈士子弟混入黨內;1949年中共打進上海,江澤民作為國民黨直屬工廠的技術員與該廠一起被中共接收,以一個新四軍烈士江上青遺孤的身份,先後哄得江上青戰友上海市長汪道涵、上將張愛萍的照顧或提拔;向上爬到上海市長後放出手段,拉攏中共中央領導人,功夫做到了都以為江氏是中共國家主席李先念義子(乾兒子)的地步;為敲開黨中央大門,打聽好李先念的生日,李先念正在上海,江在門外專等了四個小時,當李先念得知江氏作為市長為他祝壽,在門外捧着賀壽大蛋糕站立了四個小時,李為自己和老友攀談之久,於無意中把市長擋在門外深感歉疚,看着特製的大蛋糕尤其感動不已,因為親生兒女都無此表現,從此視江如親人;與鄧小平地位等同的中央領導人上海人陳雲愛聽評彈,江氏就能讓他欣賞所有評彈,能讓他得到意外的滿足。雖然在特工們眼中這只是「小兒科」,但是正因為如此,中共八大元老在1989.64之前,都齊力推舉江氏取代趙紫陽為黨國之魁,使屬意天津市長李瑞環的鄧小平也不得不屈服,致使江氏盛情難卻,成了中共第三代偉大領袖,---中共中央核心--「承前啟後的領路人」!

呂加平調查剝去江氏偽裝,按中共除奸標準﹕江氏隱瞞出身、歷史,欺騙組織是混入黨內的階級異己分子,是俄共修正主義埋伏在中共黨內的定時炸彈,理應開除黨藉。

江氏只能拚命開脫自己,中共之內沒有一個人像江那樣熱衷生前搞個人傳記,編造整套故事……如何從小就嚮往革命;如何過繼成了根紅苗紅的高幹後代(長子根本不准過繼於人,大漢奸江世俊極怕日本人知道有個新四軍的弟弟,早己斷絕往來,劃清界限,不可能把長子給已成死鬼的「共匪」過繼當兒子);如何在日寇眼皮底下勇敢遊行抗日......

當時林保華、三山五嶽等許多人參與「奇聞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為什麼江氏刻意編造在日寇鐵蹄下的南京大街上遊行?用這種不可能的奇談,為掩飾什麼?事實上當時江澤民是在幹什麼勾當?為什麼不可告人?

江氏無可招架,到這份上,調查突然結束,呂加平全家被送往外地.....但目前網上還可看到呂加平其它論文,有針對美國的軍事論文。

文化大革命中出現過類似事件,當時全大陸「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大寨領頭人陳永貴紅得發紫,大寨是全大陸農業樣版,陳永貴是毛親自選拔的中央領導人,宣傳到了全世界,美國記者都在向西方專文介紹這位「腳踏實地的實用主義實幹家」;

但文革後期,在全大陸範圍展開的清理階級隊伍運動如火如荼時,江氏開溜,在工作單位「失蹤」,逃過一劫;陳永貴是大名人,無可逃避,被鄉里檢舉:是獻媚日寇,也紅得發紫的有名的大漢奸,毛澤東再次調查屬實,反而替他保密,永遠加以保護,因為泄露出來,「偉、光、正」就沒了,對中共的聲譽損失太大了,不啻給自已抹大黑臉。

前有車,後有轍,真查實了漢奸,反倒不敢動了,連江氏把大面積的北方領土讓給俄國也替江包起來了,替江代勞在獻土條約上簽字。鄧小平死,江高興,而胡沒有這魄力把這兩個天大的罪過捅破;即使鄧在經濟上大反毛路線,也不敢公開否定毛而公諸於世。胡氏也是往往在得到人民支持的時刻退縮,為黨的生存而放棄,妥協於政敵,以至於合作!這和鄧小平從開始利用北京西單民主牆走到1989.64屠民,大體上是一個路子;所以共產黨為了活下去,沒真的,沒善念。誰抱幻想,誰付代價。

清理階級隊伍成了莫大的諷刺;多少人因為家庭出身不被信任?階級鬥爭,搞來搞去,自延安整風以來,多少人被疑為敵特而被逼自殺?

一次又一次的鎮反、肅反,殺的都是幾千萬同胞;日本戰犯全部大赦,沒見共產黨抓過任何一個漢奸,真正抗日的國軍高級將領被統戰,中下級軍官卻成了刀下鬼。

到頭來,中共反而葬送在漢奸敵特之手!

正應了斯大林那句咒語﹕「堡壘是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的。」

江說趙紫陽篡了黨,其實是江用拜金篡改了共黨意識,用「悶聲發大財」從內部毀了共黨(名存實亡)。

知情者說這也是中共絕對自私,不講善惡是非,自利為準,勾結日寇,收拾中國軍隊,棄民族大義去昧心謀權的結果;黨員知道什麼?只知跟形勢,跟着走,不知何來天災人禍,最後跟着倒霉。

余自加入中共,整人、挨整,鬥人、被鬥,批人、被批,既是工具、同為幫凶,上上下下,溺於循環,閱盡滄桑,化名退出,不報字號。

中共全黨盲從盲信,沒有獨立思考,試想克格勃退休人員在俄國報刊一再泄露江澤民1955年留蘇加入克格勃遠東局,難道是偶然小事與俄國政府無關?而不是向江澤民發出要挾?與江澤民獻上領土無關?

沒有江加入克格勃遠東局的檔案在,江怎會被俄國要挾?難道江澤民瘋了,接連6次訪俄,上趕着偷割領士去行賄求饒,請俄方高抬貴手?背着中央,先斬土後奏,以造成既成事實,難道他賣國有癮?

歷史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事。1945年蘇俄對日宣戰,百萬俄軍直搗日偽滿洲國都長春,克格勃首先接收土肥原進二特工系統中關內、關外日偽特工體系的內部檔案。

當年蘇俄格勃遠東局若無江氏在丁默根、李世群系統中的檔案,憑什麼就能馴服江澤民就範?江澤民不是特工生手,難道那麼好對付?

那個年月,留美學人背歷史包袱,能有機會去蘇俄鍍金的,全國只有幾億分之幾,簡直是鳳毛麟角,篤定前程似錦,沒有把柄,誰肯為幾個蘆布去當那個會殺頭的克格勃?

江那時還是無名之輩,李鵬周恩來義子,價值看漲,俘獲李鵬更中俄意,為什麼就不敢對李鵬下手?

丁默根是國民黨王牌特務,投降日寇,日本投降後,蔣介石先穩住他,後來把這個漢奸判決槍斃。李世群是中共黨員,曾被送往蘇俄受特工訓練,回來後被逮捕投降國民黨,日冠侵華,又投降了日寇,這類特工經歷過日寇、蘇俄、國民黨與中共四種世界,精得很,可以騙一切人,包括你、我,鄧小平,這種人渣很不容易被人識破。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來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807/427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