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英媒:「北京如果要香港噤聲只會傷害自己」

香港示威民眾踐踏」白皮書」表示抗議

香港示威民眾踐踏」白皮書」表示抗議

英國《泰晤士報》周四的評論形容,中國「限制香港未來選舉的舉動是無意義而且最後會是自毀」。

該評論稱「因為如此將會危及香港所扮演的興盛離岸金融中心的角色」,而中國的新領導層必須「接受作為區域強權所受到的限制和遵守對香港的協議」。

香港的繁榮

評論稱,北京當年對港政策是鄧小平所定的「一國兩制」,但是現在香港的不同性質被刻意壓制,中國堅持2017年特首選舉的候選人必須經過北京的審核與選擇,而主要的條件就是必須「愛國」。

評論說,鄧小平的一國兩制如今被視為對香港居民的「特權而不是權利」,並舉例稱,中國上個月發表的對港《白皮書》當中,要求香港應該以政治資格遴選法官。

「香港人民可以看到這會走向何處」評論稱因此香港居民舉行了10年來規模最大的遊行、70萬人參加了「非正式的公民投票」。

評論說,北京必須重新思考,在中共總理李克強訪英期間,英國首相卡梅倫曾經向他表示保持香港繁榮最好的方法就是普選,「說得雖然好,但是這段評論在急於取得英中生意的情況下被埋沒了」。

評論稱,必須明白告訴北京,慢慢窒息香港本已不多的民主,只會傷害中國的國際地位,而「有着全面民主、又比香港大許多的台灣可能會對接近北京有所顧慮」。

在結尾,評論說北京官員雖然說只有維持香港的穩定,經濟繁榮才得以持續,「事實上,要繁榮能夠長期繼續,只有讓人民可以投票」。

集體自衛權

金融時報》刊出署名評論文章《反戰日本正朝向『正常』接近》,文中先形容日本政府內閣決議解禁集體自衛權,也許是讓日本加入了包括了瑞典、新西蘭之類的「煽動者」。

文章說,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保留了所謂的集體自衛權,並說就算是和日本一樣,二戰時「站錯邊」的德國,從1955年西德加入北約開始,就「有義務」保衛其盟友。

作者戴維·皮林說,日本在先進國家中算是個「異數」,也許好像是「又有一個國家」,「如果必要,就會發動戰爭」,而安倍晉三的「民族主義雄詞」也許會令我們「痛恨」。

文章說,但是必須承認日本所作的不過是向成為「正常」國家前進,作者介紹了日本憲法第九條「非戰條款」的背景和內容,並指雖然日本「沒有軍隊」,但是這「經不起檢驗」,除了名字之外,日本的「自衛隊」就是一個現代化的戰爭機器。

作者表示,以前美國希望日本放棄非戰主義,但是日本認為非戰憲法「方便好用」,把防務「外包」給美國,讓日本可以致力發展經濟致富。

但是在小泉純一郎擔任首相的時候開始有所改變,在阿富汗戰爭期間,日本提供後勤支援、雖然不能參與作戰,但是小泉派遣了小規模的部隊到伊拉克。

他說,也是小泉提出了集體自衛權這個問題,說如果不解禁,就算美國的航母在日本的海岸邊受到攻擊,日本也無法提供協助。

文章也引述學者的看法,認為安倍見到了因為中國崛起的力量與自信所帶來的「巨變」,所以組織了國安委員會、啟動保密法案以及放鬆武器外銷。

作者說,這帶來的問題是中韓對日本深感懷疑,就算日本曾經多次道歉,但是被質疑誠意不足,但是從1945年二戰結束之後的歷史來看,雖然日本是在美國的保護傘之下,但是日本在1945年之後,從未直接涉及任何衝突。

而另一個問題是安倍是否可信?安倍繞過了幾乎是必輸無疑的公民投票,學者也說日本這次沒有多少討論、一名男子自焚抗議解禁,日本媒體卻認為沒有報道價值,「在中國媒體作類似選擇的時候,我們就稱作是國家新聞審查。」

假設日本國會也批准的情況之下,安倍將如何運用解禁的自衛權?作者說,必須視其鄰國、尤其是中國的反應,部分的日本人認為,他們的國家一定會被美國拖入戰爭。

而美國的顧慮則是相反的,作者認為美國擔心會被日本捲入日中之間的領海爭端。

皮林認為,安倍晉三似乎是說,日本可以協助菲律賓之類處境類似的國家,保障領土並與中國對抗,「這也許安慰了菲律賓和越南,但是卻惹火了中國,雖然難以拒絕日本增加正常防衛姿態的權利,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就得要為此慶祝」。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BBC中文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704/41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