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華爾街日報:《舌尖上的中國II》有點變味兒

上周第一集播出之後,很多中國觀眾對央視提出質疑,他們指出《舌尖上的中國II》似乎已變成一檔愛國主義教育節目,而不再是一部純粹的美食紀錄片。還有人稱該片似乎存在傾向性。一位微博用戶寫道,片中大部分內容攝製於邊境地區或與少數民族菜餚有關,卻忽視了漢族的食物。若說該片不甚隱晦地包含了政治宣傳元素,那或許並不稀奇。畢竟製片方是中國官方媒體CCTV。該片是否標誌着一種新的政治宣傳形式?
《舌尖上的中國II》導演承認抄襲BBC

《舌尖上的中國》贏得滿堂彩,這部追尋中國飲食文化傳統的系列片獲得國內外觀眾的一致讚譽。

現在,央視拍攝了續集,不過這一次中國觀眾的反響並沒有前一次那麼熱烈。在第二季中,該劇製片人似乎更在意扣動觀眾的心弦,而不是味蕾。食物的製作者和食用者成了主角,而不是食物本身,有喧賓奪主之嫌。

《舌尖上的中國II》每周五晚在CCTV-1播出,同時也可以上網看視頻。第一集的內容詳盡無遺地展示了各種獨具中國特色的美食,從酥油蜂蜜(honey shortening)、清燉跳跳魚(stewed mudskippers)到雷山魚醬(Leishan fish sauce),再到泉州蘿蔔飯(Quanzhou radish rice rolls)。但真正的重點是這些美食背後的故事。

第一集中,一個藏族青年為了幫助哥哥製作酥油蜂蜜而入深山尋找原料。為採集需要的蜂蜜,在沒有使用任何安全設備的情況下,他花了4個小時攀登一棵高達40米的樹。片中說,酥油蜂蜜是當地家庭最喜歡的食物之一。

該片還前往了浙江省南部進行拍攝,講述了一個漁民花費兩年時間研究怎樣捕捉跳跳魚,他的女兒對此期盼已久。跳跳魚是一種罕見的魚類。

在四川,一對夫妻跑遍全國各地售賣蜂蜜,用賣蜜的錢支付兩個兒子的教育支出。另一對苗族夫妻在做了一年的農民工之後返鄉。為了彌補沒能與孩子共處的時間,他們精心準備了雷山魚醬,這種魚醬用非常難釣的小魚曬乾後加工製成。

片中另一段講述了一位從美國重返故鄉福建泉州的華僑。他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是邀請同鄉們品嘗一道傳統泉州美食──泉州蘿蔔飯,這道美食由蘿蔔、豬肉、魚肉和米飯做成。

上周第一集播出之後,很多中國觀眾對央視提出質疑,他們指出《舌尖上的中國II》似乎已變成一檔愛國主義教育節目,而不再是一部純粹的美食紀錄片。

社交媒體上有許多用戶對第二季表示失望。

一些人認為該片嘗試將個人情感上升至政治層面,尤其是意圖藉助食物來宣揚民族和諧。有人問道,他們試圖宣傳什麼價值觀?

還有人稱該片似乎存在傾向性。一位微博用戶寫道,片中大部分內容攝製於邊境地區或與少數民族菜餚有關,卻忽視了漢族的食物。

若說該片不甚隱晦地包含了政治宣傳元素,那或許並不稀奇。畢竟製片方是中國官方媒體CCTV。

在本月早些時候的第二季首映禮上,CCTV台長胡占凡在講話中使用了許多常見於宣傳式演講中的詞句。

他套用國家主席習近平常說的「中國夢」一詞講道,舌尖里的中國夢是美食背後的中國人對幸福圓滿的追求、對生活樂觀的態度、對和諧自然的樸素情感。

據該片官方網站,第二季還將涵蓋教育、富士康(Foxconn)以及單親家庭等主題。而這些與食物有何關係還不得而知。

該劇令觀眾們讚揚的是它能勾起人們對家鄉和童年的懷念。

一位微博網友寫道,《舌尖上的中國II》讓他有許多話想說,主要是因為該片使他想起了父母和奶奶,他記得父親在他小時候開始學捕魚,還稱他已經好久沒回家了,所以決定過幾天回去一趟。

該片是否標誌着一種新的政治宣傳形式?亦或僅僅只是一部引發轟動,令人熱淚盈眶而非垂涎欲滴的劇集?無論如何,正如老話所言:民以食為天。肯定會有很多人觀看這部紀錄片。

對於一位遠居美國的觀眾來說,單是想想所有的中國菜就足以讓她鄉愁滿腹了。

這位觀眾在微博上寫道,都不用說瞥一眼這部片子,光是看網上的評論就足以讓她這樣假裝高端冷艷國際化的人暴露出真實的愛國情懷。

責任編輯: 趙亮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430/392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