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台灣中共竹聯幫沖立法院 揚言應用坦克鎮壓學生

—台灣反反服貿抗議活動午後散去

中華統促黨率領上千群眾至台灣立法院,在警方出動了大批警力維安下此一引起數波衝突的「反反服貿」在午後五點左右散去。中華統一促進黨的領袖是具黑社會幫派背景的張安樂。統促黨幹部此前表示應用坦克鎮壓學生,以及「自六四開始好久沒有鮮血的味道」等說法也曾引起了側目。統促黨的此一「反反服貿」引起了學運的不安氣氛及台灣媒體廣泛報導,而從網絡論壇反應上來看批判與嘲諷者聲音居多,該黨的支持者有限。警方派出了包括全副武裝的防暴警察維安,並事先警告有任何違法暴力行為者將被立即逮捕。

台灣反反服貿民眾

統促黨的抗議引起了學運的不安氣氛

中華統促黨率領上千群眾至台灣立法院,在警方出動了大批警力維安下此一引起數波衝突的「反反服貿」在午後五點左右散去。

中華統一促進黨的領袖是具黑社會幫派背景的張安樂

警方派出了包括全副武裝的防暴警察維安,並事先警告有任何違法暴力行為者將被立即逮捕。

統促黨的此一「反反服貿」得到了台北捷運工會及華航工會等理事長支持,但他們說支持是以個人名義,並非其領導的工會。

原本稱不會到場的張安樂在午後到場,他將矛頭對準了太陽花學運學生領袖以及民進黨,與其帶領群眾對他們叫罵。

民進黨派出該黨民意代表在立法院議場內外保護學生。

他們與反服貿靜坐者對張安樂高喊「黑道滾回去」,而張安樂一度也跟着喊同一口號反控對方才是黑道。

佔領議場學生對張安樂回應說他搞錯了對象,學生領袖陳為廷表示對張安樂要求理解尊重,但學生沒有權力,不應要求學生退出國會,應要問有權力的政府與立委何時才要解決問題。

在大批警力下,幾波衝突被迅速化解。

張安樂稱,若警方不逮捕學生領袖林飛帆與陳為廷,他將會再度組織上街。

統促黨幹部此前表示應用坦克鎮壓學生,以及「自六四開始好久沒有鮮血的味道」等說法也曾引起了側目。

統促黨的此一「反反服貿」引起了學運的不安氣氛及台灣媒體廣泛報導,而從網絡論壇反應上來看批判與嘲諷者聲音居多,該黨的支持者有限。

評論員對此一現象的一種看法是:獨裁國家面對民主浪潮都會有類似反應機制,先出現反制的一定是民兵與愛國份子,黑社會大多是保守的民族主義者,他們若參加政治清一色屬反民主陣營。BBC


圖片:由「台灣勞工福利聯盟」掛名主辦的「反反服貿」遊行在台灣的立法院附近集結。(RFA記者李潼攝) Photo: RFA

RFA/在台灣,具有黑道背景的「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周二率領四、五百名群眾意圖進入被學生佔領的立法院,遭到警方阻擋。「反服貿」和「反反服貿」兩撥群眾並沒有接觸。

這場打着「反反服貿」大旗的遊行周二中午在立法院附近集結。遊行由「台灣勞工福利聯盟」掛名主辦,到場參與的大多是統派團體。而其中最受注目的就是具有幫派背景,此前長期在中國大陸經商的「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

這場遊行設定以立法院為目的地。主辦單位表示,如果「反服貿」的學生能夠佔領議場兩個星期,為什麽別的團體不能進入立法院。因此他們要求進入立法院與學生領袖陳為廷及林飛帆「對話」。

在佔領國會的學生團體之間,原本經過周日的大遊行後,場外的響應的人數已經減少。但張安樂將率眾前來「踼館」的消息一傳開,支持者又再度聚集在立法院外。民進黨也下令黨籍立委及議員到場「保護學生」。學生和群眾組成的方陣在警察的人牆背後,重重保護立法院議場。

張安樂在下午兩點半現身,發言之初還語氣平和地試圖說明日前簽下的兩岸服貿協議是中國大陸向台灣「讓利」。以旅行業為例,台灣人到大陸開的旅行社,可以在十三億人的市場裏自由發揮;但大陸到台灣設的旅行社,只能做台灣人在內部旅遊的生意。

但張安樂一現身,在警察人牆另一側的群眾就開始齊聲叫罵「黑道」、「滾回中國」。這使得話講到一半的張安樂也忍不住回罵:「無恥到極點」、「數典忘祖」、「你們不配做中國人」、「雖然你們是中國人生出來的,但是孽種」、「中國人不要你們」。

張安樂指着民進黨議員,質疑他們「誰沒有和黑道打過交道?」「誰沒有貪污?」說到最後,張安樂甚至以極其不雅,記者無法引述的粗口當眾咒罵對方。

佔領立法院的學生及公民團體則由中研院研究員黃國昌在場外觀察情況。

他受訪時說,在馬政府日前以國家暴力發動血腥鎮壓學生之後,如今又有另一批疑似有黑社會背景的人士出面「陳情抗議」。但荒謬的是,他們陳情的對象不是握有權力的政府,而是學生和一般人民,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但黃國昌也強調學生仍然堅持「和平」、「非暴力」的理性訴求,尊重任何人和平表達意見的權利。希望對方不要有過於激動的進一步行為,引發不必要的衝突。

張安樂在時間接近下午五點時宣佈集會解散,但臨走前他說只要警察一天不驅散非法佔領議場的學生,他們就還會再回來。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402/38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