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中國發現5.41億年前奇特「非主流」生物化石

 




這個生物長得像「太陽」本組圖片由陳哲提供




採集現場





「霧河管」化石及復原圖



  5.8億~5.41億年前,有一群奇特的「非主流」生物群:它們有的像一張大葉子,有的像水母,有的像蠕蟲……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埃迪卡拉生物群。過去中國一直沒有發現它們的身影。昨天,現代快報記者獲悉,中科院南京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在三峽首次發現了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並發現了一個新類型:霧河管。現代快報記者胡玉梅

  埃迪卡拉生物群

  你們長得太「非主流」了


  「1947年,澳大利亞埃迪卡拉山發現了一群奇特的生物化石,由於發現地是埃迪卡拉,於是被命名為埃迪卡拉生物群。」陳哲說,現在人們把5.8億~5.41億年前的生物群都叫做埃迪卡拉生物群。目前,全世界有30多個地區發現「埃迪卡拉生物群」,它們長相奇特,有的身體像太陽一樣,散發着「光芒」;有的身體巨大,長得像一片葉子;還有的就像小管子、像肉餅、像小船……反正,怎麼古怪,就怎麼長。它們究竟是動物還是植物,至今還是個謎。

  南京科學家首次找到「非主流」生物化石

  中科院南京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哲的辦公室里,到處都是化石。推開門,聽到的是「注意,別碰到了化石」。這些化石,是陳哲他們的團隊通過多年採集而來—這些化石標本,是在中國首次發現的典型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

  2011年,陳哲他們在湖北宜昌夷陵區的三斗坪鎮發現了第一塊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化石,之後,陸續又有新發現。

  「我們一共採集到了400多塊埃迪卡拉生物化石,太珍貴了,絕大部分化石都還沒捨得解剖。」陳哲說,「以前發現的化石,埃迪卡拉生物群在砂岩和粉沙岩中大多留下清晰的印痕。」事實上,當時的生物,普遍沒有骨骼,甚至沒有任何硬體部分,它們怎麼會留下移動痕跡的呢?這也讓科學家們感到好奇。

  新物種「霧河管」:長得像蚯蚓,但中間是空的

  其中一塊化石上,到處都是一條條褐色的「小絲線」,有點像漫無目的生長的樹枝,又有點像調皮的蚯蚓……陳哲說,這是一種生物化石,別看它纖細,根據化石圖把它三維還原,就可以看出來是一個上面稍大、下面稍小的「管子」,科學家們給它命名為「霧河管」。

  「這是我們國家獨特的種類,是一種中間空的管狀生物。」陳哲說。那麼「霧河管」怎麼生活?陳哲說,它可能附着在海底,但具體是怎麼生活的,還不好說。

  更為特別的是,世界其他地區發現的埃迪卡拉生物群都保存在砂岩中,很細碎,只有這些生命的痕跡,沒有實體的構造,而在中國首次發現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則是保存在石灰岩中的,它們留下了實體的標本,為我們日後研究這些「怪異而神秘」的生物留下了依據。

  追問

  為什麼這些生物長得很「非主流」?


  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埃迪卡拉生物群」生物最大的長1米左右,也就是說,個頭相當於一個3歲左右的孩子。為什麼這些生物都長得很「非主流」?陳哲說,這可能和生存有關。科學家們猜想,當時的生物大多靠身體表面和海水接觸,滲透吸收營養。為了獲取更多的營養,它們的身體不斷膨脹,於是出現了「巨大體型」,形成管狀、扇狀等各種奇特的形狀。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現代快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309/378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