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余愷)

作者:
路西法曾是上帝寵愛的天使,但因反對上帝要求他尊重亞當,而離開天界,墮落成為魔鬼撒旦。津巴多用路西法效應解釋好人轉變為魔鬼的現象,是想要說明,魔鬼原本就是天使。壞人並非天生的惡,而是情景(situation)的力量讓好人逐漸墮落。

這場爭吵的結果是津巴多最終屈服了,從他監獄長的角色、從他對試驗理性的準確和客觀的追求中脫身而出,向他的愛人道歉,並且決定在第二天早上終止試驗。召集所有與試驗相關的人一起,反省整個過程:一場模擬的試驗是如何逐步演化成一個真正的監獄,一個外人嚴重的瘋狂之地(madhouse)?

此刻,津巴多感到的不是失望,而是如釋重負,如釋重負的,還有他和Christina,當時他的女友,後來變成了他的妻子,之間的關係。

但真正讓Christina後怕的,是她作為系統挑戰者、不服從者的角色:如果她一直參與試驗,她能夠有如此巨大的感情觸動嗎?如果她參與了設計,每天目睹事情的發生而產生心理的適應性,眼前的這種瘋人院會不會像所有其他參與試驗項目的100多個人一樣,變成一種正常?

她真的不能夠作出肯定的回答。

就像莫羅的那句老話:「我們都是自身經歷的囚徒(we are prisoner of our own experience)。」

+米爾格拉姆實驗(權力服從實驗)

津巴多設計斯坦福監獄試驗的靈感來自於他的高中好友、一生的良朋,偉大的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Milgram)。米爾格拉姆是猶太人,與津巴多一樣,成長於紐約內城的Bronx區,一個充滿了罪惡的地方。作為猶太人的出身與成長環境的惡劣,讓Milgram提出了疑問:「為什麼大屠殺會在此時此地發生?」得到的回答是:「不對,那是納粹德國,你要知道,那是在1939年的時候。」「我知道,但是如果希特拉要求你,你會不會電死一個陌生人?」「不會不會,我是個好人。」「為什麼我們不嘗試一下把你置身當時的情景,看你會怎麼做?」

於是米爾格拉姆以每小時4美元的報酬找來了1000名實驗對象(全部不是大學生,年齡在20到50歲之間),在耶魯大學開始了世人稱為米爾格拉姆實驗的傳世經典。試驗對象在實驗中擔任教師的角色,共同進行實驗的還有一位學習者,和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心理學家。

這1000名米爾格拉姆的小白鼠被擔當權威角色的心理學家告知,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試學習效果與懲罰的關係,「你擔任教師的角色,負責提供材料給學習者;你負責提問和懲罰的工作,如果答對了,給他一點獎勵;如果答錯了,給他一點懲罰,你要按這個儀器上的這排按鈕,第一個按鈕寫着15伏,意思是懲罰是給予學習者15伏電擊,這排按鈕是以15伏遞增,如果第二個問題答錯了,就給他通30伏電以作懲罰。最高電壓是450伏。」

家用的電壓是220伏,450伏的效果不用說也知道。學習者其實是一名演員,他的任務就是故意答錯,並且發出受到電擊時的慘叫。

米爾格拉姆真正的問題是:有多少人會一直懲罰學習者的錯誤,直到最高的電壓——450伏?

為了考察擔任教師角色的實驗者在實驗條件下的反應,米爾格拉姆還故意在375伏的電壓下貼上一道該死的提示:「危險:嚴重的電擊」。同時他還要求扮演學習者的演員要不斷地發出慘叫和哀求,要求「停止實驗」。

說這道提示該死,是因為這與演員的慘叫和哀嚎一樣,是個心理上的暗示:對實驗對象的道德和良心的喚起。而正是這種道德意識和對心理學家所代表的權威角色服從之間的掙扎,成為對實驗者人性的最大考驗,也是Milgram試驗設計的絕妙之處。如果說道德意識和良知是天使的化身,喚起人性之美好一面;那麼心理學家將要扮演的,是魔鬼的角色,但是這名魔鬼將穿上白大褂,打着科學研究的旗號,頭頂心理學家的光環,以一種權威的身份隱藏着魔鬼的真面目,讓人無法辨認。

米爾格拉姆曾經問過40名精神科醫生:「你認為在這個實驗中,有多少人會一直懲罰學習者直到450伏,而把整個實驗完成?」「1%。」因為這是撒旦式的行為,在美國人當中,有撒旦行為傾向的統計數據,正是1%。這些精神科醫生的專業知識還是比較紮實的。

錯了,全錯了。

米爾格拉姆實驗結果之所以讓世人震驚,是因為有2/3的實驗對象,而不是1%,按下了450伏的按鈕。這只是第一組實驗的結果。米爾格拉姆一共進行了16組相同的實驗,而在最後一組實驗中,有90%的人完成了整個懲罰的過程,把所有的電壓按鈕都按遍了,一直到450伏,最高電壓的懲罰。

當然,這些試驗對象並非哼着小調心情愉快地按下按鈕。在試驗過程中,受到作為學習者演員慘叫聲的不斷刺激,他們向飾演權威角色的心理學家提出要終止試驗,而他們得到的回應是「請繼續,試驗對象只是身體上的疼痛,不會造成創傷。」據Milgram的觀察,很多試驗參與者的身體反應都反映心靈上的折磨:流汗、顫抖、咬嘴唇、呻吟、指甲無意識地插入自己的身體、甚至有參與對象身體出現抽搐。

但他們卻都遵從了身穿白大褂的心理學家的要求,痛並掙扎着執行科學試驗的要求,儘管不斷受到自身良心的譴責。

對米爾格拉姆試驗質疑者如Orne和Holland撰寫論文提出,或者這些試驗對象都不是傻子,他們早就察覺了學習者其實是個演員,沒有真正地受到電擊。所以他們才會一直把試驗進行下去。

心理學家Sheridan和King為了求證,在1972年進行了另一組試驗。這會受電擊的對象不再是演員,而是一條可愛的小狗。小狗不會表演,每一次電擊都是實實在在的痛苦,小狗每受到一次電擊就痛苦地跳起來,慘叫!在接受測試的男性對象中,有50%完成了整個試驗,按下了每一個梯度的電擊按鈕,一直到最高強度的電擊。

女性對象的結果更是讓人驚訝:100%的女性完成了試驗,按下了每個梯度的電擊按鈕,儘管女性比男性更溫柔、沒有男性天生的攻擊性和暴力、甚至更喜歡小狗,但女性與男性相比,更聽話、更容易屈從於權威的要求,即使是無理的要求。

這讓我想起了《朗讀者》(The Reader)中的Hanna,一個熱愛文學、在生活中熱心幫助陌生人的好人,一顆納粹機器順從的螺絲釘,那個因「終於職守」而緊鎖教堂的大門使300人命葬身火海的女人,那個在法庭上被世人唾罵、權力和理性制度的犧牲品。

+米爾格拉姆試驗與斯坦福監獄實驗的現實版本

1961年,另一位Hanna,漢娜阿倫特以《紐約客》記者的身份踏入了耶路撒冷的軍事法庭。審訊的對象是納粹特務頭目阿道夫艾克曼。化名隱匿潛逃於阿根廷的「專家」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TED中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304/376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