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王澄: 為證馬克思有宇宙真理 中共刻意翻錯「封建」

—中共把feudal翻譯成「封建(的)」是個大錯誤

作者:

第一部分

「封建」這個詞是對從公元前1046年的西周到前221年戰國結束時期約800年歷史的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結構的確定性概念和定義。

「封建」就是封邦建國的意思。「封建」的概念最初來自《史記夏本紀》「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大概屬于氏族封建。從《左傳定公四年》,《史記殷本紀》的有關記載來看,商代大致也是如此。【1】

封建制度的重要推廣時期在西周,特別是在武王(前1046年到前1043年)和成王(前1042年到前1021年)時期。

西周被分封的有三類人:王室親戚,有功之臣,和古代帝王先賢的後代。(第三種佔比例很小)。

到了戰國時期(前475年到前221年),封建制度就開始瓦解了。商鞅變法(前356到前350年)和秦始皇(前221年)提出的「廢封建,廢井田,去阡陌,立郡縣」,徹底結束了中國歷史上800年的封建制度。

註:[氏族封建時期起始要比公元前1046年早很多,可能包括商朝(前1600到前1046)和夏朝(前2070年到前1600年)。]

中國歷史上的封建制度主要內容之一是土地制度:一是土地所有權,二是土地(使用者的)使用權。戰國以前的土地制度,文獻不足,有很多說法證據不夠。如果把戰國以前的土地制度說成是所有權在領主(諸侯),即公田,而農民只有使用權,這種說法大家都會同意。特別是井田制中提到,《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何注曰:「肥饒不得獨樂,墝埆不得獨苦。故三年一換主易居。財均力平。」耕種者每三年換地而耕,說明了農民沒有土地所有權。【2】

戰國時期是私有土地出現的時代。私有土地就是土地的佔有者可以買賣土地。

中國封建時期,從公田(井田制)到私田的變化過程反映了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的變化,其變化潮流似乎是勢不可擋。戰國以前的農業生產力極其低下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因為自家人養活不了自家人,所以需要更大範圍的集體合作。《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何休《解詁》曰:「井田之義,一曰無泄地氣,二曰無費一家,三曰同風俗,四曰合巧拙,五曰通財貨,因井田以為市,古俗語曰市井」,指出井田制是相互幫助的合作社式的古代農村社會。到了戰國時期,農業技術有了進步,出現了牛耕和鐵犁。當五口之家的一家人能夠養活自己了,就不願意和他人合作了,土地私有制的願望也增加了。(要特別指出,戰國時期的農業技術進步和完善,包括牛耕,鐵犁,肥料,灌溉,和從漢朝清朝的五口之家的人口統計數字二千年沒有再進步和變化。)

第二部分

現在我談歐洲九世紀到十五世紀的feudal system體制與中國封建社會的不同之處。feudal system體制是歐洲中世紀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feudal system和中國的封建社會完全不同,把feudal錯譯成「封建(的)」是中共的一大錯誤。(其實中共是有意篡改歷史,是對中華民族的犯罪行為。)

*一時代不同

中國的封建社會發生在公元前1046年的西周到公元前221年,(夏商可能是氏族封建社會),【3】而歐洲的feudal system發生在公元後九世紀到十五世紀,兩者之間差了約兩千多年。(中共馬列狗屎說,我們中國的封建制度比西方早2000年就結束了,歷史上我們是先進國家。---白痴)

*二目的和內容不同

西周的封建是「封邦建國」。西周是個小國,牧野之戰(前1111年)打敗了大國商朝後,只是消滅了商朝的中央政府。周人認為,只有分封制才能有效的佔據商朝這個龐大的敵國。分封制可以建立藩屏,護衛王室,鎮撫各族,抵禦外侮,使周朝成為日趨穩定的大國。

而歐洲的feudal system是為了對付戰亂。歐洲的feudal system出自羅馬帝國逐步滅亡的過程中,(比羅馬帝國小很多的)小王朝林立,局部戰爭連綿不斷,諸侯和領主們要求成立私人武裝自保。(這可能是歐洲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私人武裝。)

feudal system是領主和武士之間的一種契約,即武士為領主出征,或做參事,領主回贈土地給武士。也可以說,西周的封建制是一種國家級的分配製度,而歐洲的feudal system(最初)是起始於地方基層的社會現象。以後,歐洲的feudal system定義被學者擴大到領主和農奴之間的契約,以及教堂地產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問題。

*三農民和土地的關係不同

雖然都是公田,但是勞動的組織方式不同。戰國之前的中國農業生產效率極其低下,公田和集體勞動是唯一的選擇。但沒有歐洲從奴隸到農奴的過程。

在歐洲中世紀,除了少數自耕農,歐洲的農業生產經歷了從奴隸到農奴的過程。奴隸和農奴都是耕種領主的土地,但是,奴隸只提供勞役,奴隸的報酬只是其生命存活的最低水平,而農奴可以有自己的家,(有利於增加人口),和自己的部分勞動所得。

擴大閱讀【4】

Life in the countryside in1066-1485。英國歷史書上對1066年到1485年feudal時期的農村社會結構的描述如下:

[中譯文]

當時大多數(英國人)住在農村,農村在行政上被分為數千個領地。每個領地通常包括一個村莊和周圍的土地。農村的土地是大面積的窄長條型的。(犁地時減少轉彎)。租地的農民要把年收入的一部分交給領主,另一部分交給教堂。有些不是自由的,他們只出賣勞力。當農民繼承土地的時候和(長)女兒出嫁時,這些農民要給領主提供勞役,並向領主付費。

領主的責任是在戰爭時期保護農民,並作為「法官」調節鄰里糾紛。有些騎士(貴族)只有一到兩個領地,而多數騎士有更多的領地。他們會通過中介人來管理。也有特別大的領土,分散在鄉村,他們大都是大教堂的財產或世俗的領主的財產。【4】

The majority of people lived in the countryside, which was divided into thousands of landholdings called manors. A manor usually included a village and its surroundings, although some manors incorporated several settlements. Fields were open, long narrow strips of land. The peasants who worked the land paid part of their annual harvest to the load of the manor as rent, another part went to the Church. Some peasants were free tenants, others were unfree(villeins), who worked the lord’s own fields. They were required to give the load labor and to pay certain fines(fees) such as heriot, when inheriting a landholding, and merchet, on the marriage of a daughter. The lord of the manor protected his tenants in times of war and acted as judge in disputes between neighbors.

Some knights owned only one or two manors, but most had several, and managed them through an agent called a reeve. Large estates consisting of numerous manors, often widely scattered around the county, were cathedrals owned manors, as did secular lords.【4】

*四社會成份不同

西方比如英國的feudal時代,基層(做具體工作的)只有三類人:武士,農民,(後來有了)神職人員。而武士是專業級別的。在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這樣的職業(人)。只有日本歷史上有過專業武士。古羅馬和歐洲feudal時代的軍人和武士都是社會上層人,社會下層人比如奴隸是不可以做軍人的。

*五西方的feudal制度強調個人之間的服從即武士對領主的忠誠

英文是the bonds of personal loyalty and dependence.比如,貴族(count) William of Poitou在1020年對他的武士們說,You are my man, and your duty is to do my will,你是我的人,我想讓你做什麼就做什麼。【5】

*六社會進步程度不同

中國到戰國時期才出現了牛耕,而西方在公元前3000年的兩河流域文明即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文明就出現了牛耕,灌溉,和長條田。【6,7】中國的牛耕歷史比兩河流域文明晚了3000年。(見下圖)

圖註:兩河流域的Uruk晚期(前3200-前3000)出現的牛拉播種機和犁的混合機械seeder-plow。【7】

中共把feudal翻譯成「封建(的)」是個大錯誤/王澄

中世紀的歐洲城市化從羅馬帝國入侵開始已經非常發達,商業興旺,帶動了農村的手工業產品的豐富。無論是商業水平還是城市化水平,中國的封建時代距離二千年後的歐洲中世紀顯得太原始了,不能相比。

*七法製程度不同

古羅馬帝國之後的歐洲已經進入法制社會,而中國人是臭名昭著的歷史上沒有民法的野蠻人種。比如,歐洲的feudal system中領主和農奴的契約是互利的,農奴要交稅,領主要負責保護農奴,比如戰爭爆發時允許農民進入城堡躲避。契約是有法律效應的。

*八後來的演變不同

中國的封建制度的瓦解是為了建立一個皇權一統天下的更加低級更加野蠻的人類社會。而歐洲的feudal system的瓦解是因為戰爭消失了,領主和武士之間的互利也就沒有了。同時,獲得土地的農民也不願意把土地還給領主,特別是他們過世後,要留給後代。不管怎麼說,歐洲feudal system利用了其優勢內容最終轉變為資本主義。

中國的封建社會是歷史上思想最活躍的時期,從封建社會走向以後二千年的皇權大一統專制等級農業社會,是地地道道的向下沉淪。之後的二千年,中國的自耕農和佃農,收入極其微薄,勉強餬口,(五口之家如果多出第六個人,那個人就得餓死),民間從未有過大量的剩餘資本,無法進行再投資和擴大生產。一個「窮」字伴隨中國人二千年,一直到1980年。(我說的是人均所得)

歐洲的feudal system是歐洲從古羅馬帝國文明邁向公元1600年的過渡時期,是自1750年開始的工業化資本主義時期的一個中世紀轉型階段。這個階段歐洲繼承和完善了城市化,教育,法律,基督教,農業生產技術提高,手工業發達,商業,金融,航海,火藥槍炮等,為下一階段的歐洲文明做了準備。

*九近代西方學者不願意使用「feudalism」。【8-11】認為歐洲中世紀的feudal system發展在各個地區並不平衡。除了歐洲歷史學家重點關注的法國,英國,德國(發展不平衡)外,其他小國,比如斯堪的納維亞並沒有過feudal system。(因為沒有被羅馬佔領過。feudal system起源於晚期羅馬帝國。)

我個人非常同意這個意見。歐洲歷史上feudal system是存在的。但是,把她變成一個-ism即具有共性的概念,並用這種人為的概念去套用其他國家和地區類似的社會形態,太勉強了。特別是給中國的馬列邪教鑽了空子。

[維基]

Since the1970s, when Elizabeth A. R. Brown published The Tyranny of a Construct(1974), many have re-examined the evidence and concluded that feudalism is an unworkable term and should be removed entirely from scholarly and educational discussion or at least used only with severe qualification and warning.【11】

Outside a European context, the concept of feudalism is normally used only by analogy(called semi-feudal), most often in discussions of feudal Japan under the shoguns and sometimes medieval and Gondarine Ethiopia. However, some have taken the feudalism analogy further, seeing it in places as diverse as ancient Egypt, the Parthian empire,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and the Antebellum and Jim Crow American South.【11】

The term feudalism has also been applied—often inappropriately or pejoratively—to non-Western societies where institutions and attitudes similar to those of medieval Europe are perceived to prevail. Some historians and political theorists believe that the term feudalism has been deprived of specific meaning by the many ways it has been used, leading them to reject it as a useful concept for understanding society.【11】

結束語

人類主流文明即西方文明的歷史和中國野蠻人的支流文明歷史好有一比,一個是陽間一個是陰間。陽間和陰間互不相通,西中之間從未有過歷史上社會形態的相似時期。(見第一圖:西方主流文明的發展經歷了五個階段:兩河流域文明,古希臘古羅馬文明,中世紀,歐洲現代文明/工業文明/資本主義,美國文明。而中國歷史經歷四個階段:古代簡單社會和古代複雜社會,封建社會,皇權大一統等級制小農經濟社會,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有進步,中共執政後一踏糊塗。【3】)

非要把feudal翻譯成「封建」,是中共農民黨為了追隨其馬列邪教祖宗的教義,用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詞彙來編造中國的歷史,所以中共要中國一定要有奴隸社會,即商朝,和feudal society。中共把歐洲的feudal貼上「封建」的標籤,才說明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在中國也是對的---宇宙真理。

(注:歐洲古羅馬有奴隸制,但是沒有奴隸社會,【12】中國更沒有奴隸社會。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是錯的,馬克思只用生產關係來評估社會的發展是片面的。)

中共農民黨的那些農民起義將領,大都是半文盲。中共的文化人也都是出賣自己良心的華人敗類,比如郭沫若。他們先是「削履適足」把feudal錯誤翻譯成「封建」,後是「削足適履」,把中國近二千年的皇權大一統等級小農社會說成是「封建社會」。(連秦始皇都不會同意他之後的中國社會是「封建社會」。)

中國共產黨的無知和無恥是人類歷史上極其罕見的。

中共編寫的歷史書最終要全部燒掉。

我的結論是,中國歷史上的「封建」一詞是周朝到秦朝的用詞,我們不能改。你爺爺姓張,你能改嗎?能改的是對feudal一詞的翻譯。最好像日本人那樣,用片假名(音譯),或不用翻譯,直接用英文。

(我在這裏多說一句。人類農業生產的文明進化經歷了三個階段:古代勞役,佃租,土地私有(交稅)。古代勞役就是奴隸制度,中共1950年代到1970年代的人民公社就是古代勞役水平,就是奴隸制度。奴隸制度下,農民總是吃不飽飯,有病只能使用中草藥。由於西方社會制度的文明進步,科學技術進步,和生產能力的提高,西方到了1845-1852年愛爾蘭饑荒之後就再也沒有過饑荒了。而中共在1958年到1961年間餓死三千萬到四千萬農民,比古羅馬的奴隸制度還不如。)

參考閱讀

*【1】中國國家博物館編:文物夏商周史。中華書局,北京,2009年,71-74頁

*【2】戴晉新:有土有財---土地分配與經營。中國文化新論,經濟篇,《民生的開拓》。聯經,台北市,1982年。143頁-184頁。

*【3】王澄:中共寫的中國歷史有重大錯誤(上)(下)。博訊2011年7月25日首發

*【4】History of Britain& Ireland. The definitive visual guide. DK, London, First American Edition, May2011。88頁

*【5】Colin Jones: Franc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1994

*【6】王澄:不是勞動創造了世界,是剩餘物質(資本)的有效利用推動了人類進步。博訊2013年9月03日首發

*【7】Mrio Liverani: Uruk. The first city. Equinox, Sheffield,2006

*【8】Elizabeth A. R. Brown:The Tyranny of a Construct: Feudalism and Historians of Medieval Europe.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79, No.4(Oct.,1974), pp.1063-1088

*【9】Marc Bloch馬克布洛赫:封建社會。(該書的法文版於1939年-1940年出版。中文版根據1989年英文版譯出。)商務印書館,北京,2009年

*【10】F. L. Ganshof: Feudalism. Third English Edition, Harper Torchbooks, New York,1961

*【11】 Feudalism.(英文)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 趙亮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222/377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