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生態 > 正文

大陸人抗霾史 盡力挖掘着風格各異的民間智慧

2013年3月26日,北京央視新大樓樓下,藝術家Matt Hope調整他自製的空氣過濾面具,這個面具連接在自行車後座的過濾器上,通過自行車輪子的轉動運行過濾系統。REUTERS/Petar Kujundzic

2013年1月12日,一名女性和她的朋友帶着口罩在公園活動。形形色色的口罩成為霧霾天裏人們苦中作樂的標識。AP/Alexander F. Yuan

2013年1月30日,北京地鐵中,戴口罩讀書的女子。2013年僅一月初,北京就連續遭遇四次霧霾天。CFP/王苡萱

2013年1月24日,上海外灘,一群活動者帶着口罩着風衣大褂抗議空氣污染。REUTERS/Carlos Barria

2013年12月24日,河南省鄭州市,位於金水區東風渠公園的雕塑被飽受連續霧霾折磨的市民戴上了口罩。CFP/王威

2013年12月8日,安徽省亳州市某小區健身廣場,亳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志願者在霧霾天氣里向市民宣傳環保知識,志願者自製「環保」口罩,手舉低碳環保標語,宣傳霧霾天氣的危害及預防措施。CFP/張延林

 

2013年12月24日,北京天壇祈年殿前,一名6歲女孩展示了從此刻直到北京空氣質素達到國標的約17年間,她需要佩戴的共425個口罩(長約3.1米)。據計算,一個生活在北京的人,2013年有150天需要戴口罩,假設每個口罩可使用3天,那她在2013年需要使用50個口罩。按北京現有的2030年PM2.5濃度達國標的目標計算,從2014年到2030年她每年需要戴口罩的天數比上一年依次減少10%,那麼到2030年她一共需使用425個口罩。CFP/綠色和平/吳迪

 

2014年1月19日晚,浙江省義烏市區某餐廳,工作人員加班加點製作「川貝燉雪梨」。義烏餐飲市場的不少商家專門針對霧霾天氣推出「抗霾食品」如川貝燉雪梨、蓮藕骨汁湯等水果甜品。目前每天銷售總量超過2000份,時常賣斷貨。CFP/呂斌

2013年4月22日,一名臉部繪有黑色圖案寓意霧霾的環保志願者在「世界地球日」宣傳橫幅前。南京農業大學的8名志願者分別穿着代表空氣污染和水污染的黑、白上衣,向過往同學發放環保倡議書和宣傳單呼籲人們保護環境。CFP/柳一凡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網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125/367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