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香港觀察:「買定花生等看戲」

作者:

百佳超市

香港覆蓋率最高的超市之一

香港有一句網絡潮語叫「買定花生等看戲」,就是說事情發展太精彩,形容雙方鬥得難分難解,旁人不妨將之當電影來看,津津有味如拿着花生看,最近香港發生的事情,挺有這樣的況味。

對大部份香港人來說,這陣子最關心的不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上周到立法會飯局的講話,而是李嘉誠的和黃集團擬出售旗下百佳超市集團,這可算是關係到港人的生活細節。

如果到過香港,都會知道百佳超市在香港的覆蓋度,幾乎是總有一間在左右,尤其是很多住房屋苑沒有菜市場只有百佳,很多香港人吃的和日常生活用品都往超市裏買。

本來購物方便沒有任何壞處,問題是這超市和另一間由大集團擁有的超市包辦了香港近整個市場,這代表市民實際選擇不多,而且消費者委員會的調查也指出,超市一般會賺三成利潤,售價較小店高,貨品加價的百分比更高於通脹的4.1%。

超市市場獨大

這樣的情況是源於香港的高租金環境,很多賣雜貨和賣食物的小店因為不能負擔貴租而要關門,結果發展到最後變成由超市獨攬,令大家沒啥選擇。

百佳超市還往往是同屬李嘉誠家族的長和系屋苑裏唯一的超市,成為唯一賣日常用品和食物的地方,這往往被認為是地產霸權的一個明顯情況。

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今年四月碼頭工人罷工,因為碼頭的大老闆是李嘉誠,於是有市民呼籲不要光顧同屬他旗下集團的百佳,結果很多人因為家附近只有百佳而未能參與,而罷買的結果是先罰自己要跑到老遠買東西!

現在傳出百佳賣盤的消息,自然引起各界關注,長和系主席李嘉誠回應稱「這是很正常的商業活動",而傳媒呢?當然不會輕輕放過,很自然地把眼光放在政商關係,更追問這是否出於政治考慮,更有傳媒直接問李嘉誠是否因為不喜歡特首梁振英才作出此決定?

政商暗鬥浮面?

當然其後立即有財經分析員指出,賣百佳對財團而言是好事,因為超市的利益不算多,卻要投入很多人力,若賣盤對股東可算是好事云云。

這些財金分析有待商榷,但政治角度也不是無的放矢。原因自去年特首選舉,唐英年和梁振英之爭引發的建制派撕裂,令過去政商暗鬥浮上水面,就算唐英年選情因為僭建問題一落千丈,李嘉誠都公開大力支持他,更表示"投票予唐是為港人好"。

自梁振英上台後,不少港人總認為兩人關係並不友好,政界中人尤其愛看熱鬧,當然事實如何公眾不會知曉,但不少人都巳經在「買花生"。

和黃髮出聲明證實正對百佳等超市零售業務做策略性評,惟未有時間表及達成交易的保證,並特別強調「無意從香港撤資"。

與別不同的商業決定

有別其他商業決定,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也要就此立即作出回應,又重申李嘉誠一向支持香港和政府的慈善工作。有「花生友"便問為何只點出李嘉誠支持慈善工作而不說支持政府呢?

港人一邊看戲,一邊想百佳最後會否真的放售,甚至被中資買起呢?當然大家更關心是超市貨品會否因此變便宜。

李嘉誠旗下的公司會不會賣出更多香港業務?暫時還不知道,但不少人都把這算在他當年不支持的梁振英頭上。

此事只有李嘉誠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一筆賬,便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直接走入立法會,和議員談政改事宜,成為香港主權移交十六年來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一國兩制」電影落幕?

張曉明

張曉明是香港主權移交以來首位到訪立法會的中聯辦主任

對於一些人來說,中聯辦主任到立法會吃頓飯,並不是值得大書之事,可是作為駐香港的中央機構頭頭,從大陸港澳辦派來的主任直接走進立法會,宣示中央對普選尺度,這當然不是一頓飯那麼簡單。

這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重新劃線,中央駐港黨機關和香港立法機關聯繫正式走向制度化,張曉明的行政長官篩選論,成為社會關鍵議題,但梁振英還是聞風不動,只是強調早些進行政制改革諮詢不會令普選早些進行。

社會都在將梁振英和張曉明作比較,說著誰的態度更叫人接受,這當中當然有看電影的成份,但觀者真是買不下花生,因為一國兩制可能快成落畫電影了。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BBC中文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0724/32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