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年底房價如果還漲 將是崩盤前奏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教授曹建海接受《華夏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經濟越放緩,房價就越會失去上漲的基礎,即使到年底房價還會有上漲,但或許是崩盤的前奏。


  房價降下來,消費才能打開

  記者:您認為究竟應該怎麼看待一段時間以來房價一直居高難下的勢頭?深層次的因素是什麼?

  曹建海:2000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的高房價泡沫泛濫是個全球性現象。美國房地產市場在2007年出現泡沫破裂,導致2008年出現金融危機。中國市場的泡沫經濟從2003年開始,那時,商品房是重要的供給主體,而基本忽略了保障房的供給作用。現在,房價上漲勢頭極度頑強,看起來新的調控政策呼之欲出。然而值得注意的一個動向是,8月20日國土資源部網站上有關湖南、湖北新版房產稅徵收細則正在制定的消息在被廣泛轉載後,當天下午6點左右又從該網站上消失,似乎意味深長。

  中央要依託地方經濟穩增長,而地方發展經濟現在看來除了房地產、除了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似乎就沒有任何突破口。而基礎設施建設又由於地方債務巨大,其實際潛力很有限,所以真正具備消費基礎的(其實是投機基礎),可能只有房地產。所以,要保持經濟增長,地方只有發展房地產。若要調控房地產,那就意味着不要保持經濟增長。現在到了這樣一個矛盾的階段。

  這次樓市調控從2010年4月17日開始,2011年1月有所加強,2011年10月出現效果,房價環比逐月回落,但隨着穩增長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各地進行了調控政策的微調闖關,部分城市闖關成功。這就使房價在2012年6月出現新的拐點,即從原來下降的拐點變為上升的拐點。6月份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超過了前五個月。7月份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又超過了前六個月。

  我認為,圍繞住房的消費需求非常巨大,一般家庭消費開支中,應當至少有70%與住房需求有關,比如家電家具等都是在住房裏實現消費。住房本身是消費品,但國內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把住房當成投資品,這與一般觀念完全相違背。這樣無論住房消費多麼巨大,只是在房地產投資上加以統計和體現,而不是在消費層面加以統計和體現。只有房價下降,只有人們住進房子裏,圍繞住房的消費才能展開。否則大家只是在投機,讓房子空着,也不裝修,這純粹是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因此,只有房價降下來,消費才能打開,中國經濟才能真正實現穩增長。

  房地產市場調控的真實依據

  記者:所以有輿論就指出,治樓市,功夫不止在樓市內,此乃資本流動性所致。您怎麼看?

  曹建海: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由地方政府、開發商和銀行共同托起來的,商業銀行有一半的資金都與房地產有關。地方的很多開支,都依賴於土地出讓金。這部分資金就會導致房價居高不下,無論中央政府怎麼擴大土地供給,房價也降不下來,因為地價太高了。

  地方政府獲取的重要收入是房價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商則是備受照顧,特別是商品房預售制度,更體現了這一點:開發商只要拿到一塊地,就可以售樓收費了,這讓開發商可以壟斷經營並享受很多融資上的巨大優勢,幾乎可以空手套白狼。所以那些做大的企業,幾乎沒有一個不做開發商。這樣的一個可以獲得暴利的機制,讓地方政府可以從中分成,可與開發商和銀行共同分享土地增值的利益。房地產行業現在仍然是一個可以獲得暴利的行業,很多企業因此沒有興趣做別的,只想搞多元化經營,只想跨進房地產行業,其他主業卻做得一塌糊塗。

  記者:房地產市場調控的真實依據應該是什麼?是房價的統計數據,還是城鎮房屋普查和房地產業發展的長期規劃?

  曹建海:房地產業現在是巨富,除非約束它,除非為它提供社會性的競爭對手。而所謂房地產業的長期規劃就是這個產業部門不能如此暴利,不能再具有壟斷地位,不能再享有融資手段上的巨大政策優勢,不能再繼續商品房預售制。另外,不應再允許地方政府從事土地經營。

  房價要與人們的收入相匹配,要與企業的正常利潤相匹配,實現這兩點,就需要地方政府從土地經營中退出,否則就會形成持久和巨大的房屋成本。同時也需要打破開發商的壟斷地位,允許社會團體和個人建設房屋。

  一般城市擁有多少住房,其中包括商品房存量、農村住房存量,也包括一些工廠和學校及機關團體的宿舍、政策性住房等,這些都應統計在內,尤其是空置房的數據非常重要。空置房中大部分屬於投機性的囤積,屬於社會存量、社會庫存,沒有流入消費領域。如果把住房當做消費品而不是投資品,就應有這樣的統計。

  記者:多方位、多波次的調控手段,大量推行以政府監管部門為主的行政性法規,這樣的調控主題,是否應該變革?

  曹建海:

  房地產業最大的問題,就是體制的問題。體制是推高房價的體制,體制不能改變,真正的、徹底的調控是很難實現的

  房價正在失去上漲基礎

  記者:對於中國房地產市場如今的一些現狀,政策面近來表現了決不退讓放鬆的態勢。就此背景來看,您認為還有什麼政策牌可以出?

  曹建海:具有長效機制的政策牌,第一,地方政府退出土地經營;第二,打破開發商的壟斷地位,允許社會團體和個人進行房屋開發;第三,取消預售制,結束這種允許開發商空手套白狼的過度傾斜的融資政策體系。這三個方面是根本性的政策推動,其他都是修修補補的小打小鬧。

  記者:在所有的「政策儲備」牌中,房產稅不是被看做從嚴調控的最大王牌嗎?

  曹建海:如果實施累進制的房產稅,也應能發揮一定作用。所謂累進制的房產稅,應是指居民擁有第一套住房不徵稅,擁有第二套住房可以適當放鬆徵稅,擁有三套以上住房,就應大幅度徵稅。我認為三套、四套以上的甚至可以徵稅15%或20%以上。對於房屋交易稅,恐怕也不應只是簡單減免,對於房屋增值部分,只要參與交易,原則上都應採用稅收辦法征走。另外還應徵收空置稅。只有這樣,才能徹底防範住房投機行為,使住房回歸消費領域,房地產市場才會是一個消費品市場,而不再是一個投資投機市場。

  記者:如果經濟持續放緩會否影響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

  曹建海:經濟越放緩,房價就越會失去上漲的基礎,即使到年底房價還會有上漲,但我認為這是崩盤的前奏

  。年內房價未必有下跌,但一旦再出現下跌,恐怕就沒人能救了。在明年宏觀經濟可能會更加嚴峻的大背景下,房價超前回落的趨勢,我個人認為幾乎不可避免。

  從經濟循環來看,只有房價下降,國家經濟才能獲得良性發展的生機。平衡二者之間這種矛盾,恐怕一般方式很難做到。(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商灝)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財經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0824/25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