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科研揭秘「學校性近視」真相

殘害眼睛的不是眼保健操,科研調查揭秘真相:學習壓力才是「真兇」。
殘害眼睛的不是眼保健操,科研調查揭秘真相:學習壓力才是「真兇」。做眼保健操近視率仍提升,不代表眼保健操有害,而是你做得不對,或者做了眼保健操卻沒有注重其他用眼衛生保健;就等於提倡全民健身後國民體質仍不佳,不是運動不好,而是你沒有運動好。

  網友近期在微博中熱傳稱,「眼保健操殘害中國青少年49年了,全世界僅中國做眼保健操,按摩毫無作用的穴位,49年來中國青少年近視率升至世界第二,達3.6億人,做眼保健操無法改善視力,許多學生用髒手按摩導致紅眼病、眼部感染等。眼保健操是於1963年,由北京醫學院體育教研室劉世銘主任自創的,結果被強制在全國推行,毫無科學根據。」其實2007年方舟子也曾撰文稱,做眼保健操並非完全無害,經常用不潔的手接觸、揉按眼睛,增加了眼睛感染乃至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因病毒會從鼻淚管進入上呼吸道。

  方舟子5年前的觀點尚算合理,因為單純靠推廣眼保健操,確實無法起到預防近視的作用。因為眼保健操最多是一個引子,希望藉此引起人們對愛護視力的關注。但是,可以說這種意圖沒能實現,因為社會環境變遷帶來的壓力,導致人們將視力問題放到了次要位置。眼保健操從來都不可能改善視力,其名字噎寫明只是「保健」。

  中國青少年近視的大多問題是指後天因素所引發的近視,這類近視即所謂的單純性近視,也叫「學校性近視」,一般認為,它主要是由環境與自身的行為引發的,是造成目前兒童與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因素。 目前,幾乎所有的業界人士均普遍認為,造成單純性近視的原因是:用眼環境太差,例如,光線不足,氣氛污濁,視空間狹小,視對象閃爍變動頻繁等等;沒有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例如:讀書寫字時坐姿不正確,長時間臥床看書、看電視,長時間上網,玩電腦遊戲等等;此外,學習負擔重,心理壓力大,營養結構不合理,缺乏應有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等等,也是導致學生近視的原因。

  近視別賴眼保健操

  我國學生近視率僅次日本真相揭秘

  我國學生近視率本世紀飆升 世界第二僅次於日本

  網友炮轟眼保健操的證據之一,是「49年來中國青少年近視率升至世界第二,達3.6億人」。根據相關報道顯示,早在2002年,我國學生近視發病率噎上升至世界第二,僅次於日本。甚至有調查認為我國50%至60%的學生近視率噎位居世界第一,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我國學生近視人數肯定是世界第一。

  2002年全國中小學生近視眼防治抽樣監測結果顯示:小學生近視率為26.96%;初中生為53.43%;高中生則超過72%;而到了2011年,小學生近視為28%,初中生近視為60%,高中生近視為85%,大學生近視為90%,上升勢頭持續迅猛。

  學生近視率飆升是90年代末之事:學習壓力激增 近視低齡化

  網友稱眼保健操殘害我國青少年49年,並無根據。因為我國兒童近視率在70年代中期較低,約佔15%至20%。直至90年代才急速飆升到55%甚至80%左右,1998年學生近視發病率排名世界第四位,進入21世紀更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原因不難理解:社會競爭的加劇滲透到學校的教育領域,使得學生負擔增加,造成學生患近視的比例日益上升。90年代後期教育改革,大學生畢業後不再分配工作,只能靠自己求職,這讓學生考好學校的壓力激增。

  調查顯示,中國學生近視率的總體趨勢是:隨着年齡增長增高;城市學生高於鄉村學生;女生高於男生;大城市學生高於中小城市;重點學校學生高於非重點學校學生。這足以說明近十年來學生近視率增長迅速,與學習負擔重、升學考試壓力大有關。如今,不少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噎報了名目繁多的早教、奧數等培訓班,緊張的學習、巨大的精神壓力,讓孩子的眼睛不堪重負,在巨大的升學壓力面前,保護眼睛的措施很難落實到位。

  科研顯示中日韓學生近視率高 因教育及運動

  日本、中國和韓國三國的近視率在全球29個國家的抽樣調查中分別排至世界前三位。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教授伊恩·摩根(Ian Morgan)今年5月在《柳葉刀》上發表文章稱,東亞地區的教育傳統和體系有可能是造成這一地區近視學生數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閱讀習慣不好、學業壓力過大同近視的產生存在密切關聯。東亞地區在教育領域所取得的成績明顯,但學生因負擔較大缺乏戶外活動,很少享受陽光。

  該報告指出,東亞學生的近視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環境而不是基因。最易患近視的人群其實是閉門不出的人,不管他是在室內閱讀、玩遊戲還是看電視。澳大利亞科學家的《悉尼近視研究》(Sydney Myopia Study)發現,閱讀習慣不好、書本距離臉部過近、以及讀書時間過長的兒童更容易近視。而適量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可有助保護視力,防止近視。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0717/25373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