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如何培養自制力 抵制誘惑

一個學生喜歡打遊戲,是因為他覺得學習是單調乏味的,而遊戲是刺激有趣的;一個賭徒把錢用來賭博是因為他覺得如果能一注賭贏很多錢是快樂的,而*勞動去賺錢是辛苦的;在一個網絡遊戲迷的眼中,遊戲雖然單調,但裏面的升級比生活中的升級要容易的多,是快樂的,與命運搏鬥是艱苦的;一個人做事慢慢吞吞懶洋洋,是因為他覺得這樣很輕鬆,而緊張的生活方式雖然能提高效率,可他覺得痛苦……可見,誘惑之所以能引誘我們去得到它們,是因為它們都能較方便、直接地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享受,所以我們迫不及待地得到它;而相比之下,學習、工作都是苦的。一方是唾手可得的快樂,另一方是顯而易見的痛苦,這時人們非常願意選擇快樂,這是人類趨樂避苦的本能,這種本能是無力抵制誘惑的根本原因。

但是,我們知道,那些取得輝煌成就的人,都是吃了很多苦才成功的,為什麼他們自找苦吃呢?是他們以苦為樂嗎?其實不然,沒有人早起晚歇的工作而不覺得累的,沒有人不覺得娛樂是有趣的,沒有人覺得累的腰酸背痛是舒服的,沒有人覺得周末睡個懶覺是難受的……大家對客觀事物的情感體驗是大致相同的,「以苦為樂」是他們幫助自己提高自制力的一種心理暗示方法而已。那麼他們為什麼要自找苦吃呢?其實他們是將目標放在了經過一定的苦而獲得的更大的更長遠的快樂上。大部分人的目光只放在了眼前,求了一時之歡,卻要在之後的日子承受長久的痛苦,「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成功的人呢,他們「不惜金縷衣」,而珍惜時間;他們堅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們想到了與將來每月多賺幾千元的快樂相比,現在打遊戲的快樂微不足道;與將來住豪華別墅的快樂相比,現在睡懶覺的快樂微不足道;與將來過清貧生活的苦相比,現在的學習之苦微不足道;與將來在這個有時並不公平的社會中受到欺侮而無力自衛相比,現在的虛榮和面子微不足道;與年老時被兒女埋怨、終日悔恨的苦相比,現在的工作之苦微不足道。他們也是趨樂避苦,不過趨的是大樂,避的是大苦。

在這方面有一個經典的例子,美國副總統威爾遜的童年。威爾遜10歲離開家,當了11年的學徒工,每年可以接受一個月的學校教育,最後在11年的艱辛工作之後,他只得到了一頭牛和六隻綿羊作為報酬。威爾遜把他們換成了84個銀美元。據他回憶,從出生一直到21歲那年為止,他沒有在娛樂上花過一個美元,每個美分都是精打細算的。然而在他21歲之前,他噎設法讀了一千本好書——恐怕這對於任何人都是難以做到的。21年沒有在娛樂上花過一元錢,這當是不為誘惑的典範了。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可以讓我們提高抵制誘惑的能力呢?

有很多書提到過提高自制力的方法,對這些方法我不是都贊同,因為有些方法的執行本身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對於一個原本承受不了痛苦的人,那樣的方法怎麼能被有效的採用呢?所以在我的研究中,注意了方法一定要容易實施,事半功倍。相比之下拿破崙·希爾的提高自制力七法,有一定啟發性。這七個方法被總結成七個c:cause,clock,contacts,concept,communication,commitments,concern。受它們的啟發,應用心理學的知識,結合自己的實際體會,我認為以下這些方法是有效的:

抵制誘惑方法一:結果比較法。

仿照那些成功人的思維方式,讓我們靜下心來,花些時間分析一下:成果失敗都是由因及果的;如果我們把心思專門用在學習和工作上,即抵制住誘惑,我們會獲得什麼結果;如果我們把心思用在別的方面,即抵制不住誘惑,我們會獲得什麼後果。這樣我們可以列一個表,在表裏我們填下現在忍耐吃苦的話,將來會獲得什麼快樂;現在就急於求樂的話,將來會承受什麼痛苦。

我們按照自己的個人情況完成這一個對比表,打印出來,貼在自己起床就能看到的地方,每天早晚各讀一遍。讀的時候縱向比較,你會發現吃小苦求大樂是值得的;橫向比較,你會發現現在的小苦小樂都是微不足道的。每個失敗者在他老了以後,都會後悔沒有吃那個小苦而得到那個大快樂,因為他們比較發現自己當初太傻了,而我們要做的是現在就比較。每天早晨或者晚上,看這個表格來強化自己這種思考方式;每當自己將要失去自製的時候,就拿眼前的小快樂和失去的將來的大快樂相比,那眼前逃避的小痛苦和將來的大痛苦相比,久而久之就會像那些成功的人一樣,能夠在面對誘惑時聰明的思考,正確的取捨了。

抵制誘惑方法二:強者刺激法。

這種方法,需要你首先選定幾個你認為噎很成功的人,比如比爾·蓋茨,戴爾·卡耐基,松下幸之助,李嘉誠,李政道……總之是你崇拜的人,了解一下他們是怎麼勤奮工作學習的,學他們是怎麼經營自己的本領的。然後再來選定幾個你熟悉的與你同一集體或同一行業的,並且噎取得令你們同類人羨慕的驕人成績的「准成功者」,回顧或觀察一下他們是怎麼做的。好了,現在你噎有了兩類人的行為樣本,第一類是噎成功的——你有可能成為的人,第二類是比較強的同類——你有可能要去競爭的人。把他們的行為列出來,能幫助你衡量該做什麼:第一類人做什麼,你就要做什麼,因為他們那麼做才成功,你要成功也要那麼做;第二類人做什麼,你起碼要比他們做的多,因為不超過他們你就不能成功。同樣需要你把這些結果統計出來,寫在紙上,掛在牆上,每天加強意識,刺激自己做正確的事。長此以往,當自己正在享樂或準備去享樂的時候,你就會想到那些人正在幹什麼,你也就可以自覺取捨了。

抵制誘惑方法三:不與無所事事的人交往。

道理不言而喻,那應該與什麼人交往呢?多與面那些人交往,與成功的人交往或與比你強的競爭對手交往。這個效果比把他們的行動列在牆上更有效,因為與他們交往的同時,你相當於在看這些人做親身示範,不但激勵你自製,還能教你怎麼自製。他能讓你學到好習慣,同時在他們面前想必你不會表現壞習慣;並且你會發現跟他們相處,你還能學到很多知識,掌握很多信息,會很快樂。一段時間之後,你的缺點改掉了,而優點多了很多,整個人也進步了。在我讀大學的時候,就有這麼一種人,他們上課的時候跟學習好的坐一起,吃飯的時候跟學習好的坐一起,去自習的時候跟學習好的坐一起……事實證明,這些人不管聰明與否,沒有學習成績差的,道理是然。但我們也不該輕易放棄朋友,我們可以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這樣不但幫助了朋友,加深了友誼,同時督促別人是對自己最好的督促。

抵制誘惑方法四:行為慣性法。

我小時候看過陳佩斯和朱時茂表演的一個小品《警察與小偷》,講的是一個小偷穿上警服冒充警察,他從小羨慕警察所以假冒警察的時候像真的警察那樣去助人為樂,結果最後竟忘了自己其實是個小偷,還幫警察把自己的同夥給抓了。當我們持續做正確事情的時候,我們的心智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假如我們經常做一些需要自制力的事情,我們的自制力會自然的隨之提高。這表現像是行為的一種慣性,那麼將這個原理用到自制力的培養上。比如我們給自己劃定一個比較容易拿得出的固定的時間,規定在這個固定的時間內,只能做哪些事情。例如每天晚上十一點(睡覺前),喝一杯牛奶,這是很容易做到的,因為這原本也是一件美事,但當你把它假想成一個美麗的任務去嚴格執行時,你的頭腦會漸漸地變得願意執行任務。而後把那個相對固定的時間表修改得更有難度一些,比如在那個目標持續一周以後,你開始給自己規定,每天晚上七點到七點半背單詞,也會很好的執行。如此循序漸進,最終你會變得想到做到,能克服一切困難而徹底執行你的任何計劃。但我們不該過於激進的把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用時間表框起來,那樣的可操作性太差,反到打擊自制力。這是通過固定時間表利用行為慣性的方法。我們還可以在我們的心態積極的時候(假如你有的話),多做幾件需要自制力的事情,目的是讓你適應克制自己欲望的那種感受。如同拳手訓練防守時,肌肉經過擊打後變的麻木一樣,我們對欲望的忍耐會在這樣的磨練中得到加強,使得即使你處在並不是那麼積極的心態時也能經受考驗。比如,你剛考試失利,這時候你的心態很激進,抓住這個機會,把自己的嗜好一一考驗一遍。打開電視機,翻開小說,走過籃球場……如果你還稍微有一點起碼的決心的話,你會明白這個時候該去學習的,因為這個時候你的想法是很積極的。而這樣的結果是,下次你再打開電視機時,翻開小說時,走過籃球場時,一種類似條件反射的反應會讓你回憶起當初你考試失敗的時候面對電視機、小說、籃球是怎麼想的,最終成功勸說自己去做該做的事。這是在短時間內一次性的利用行為慣性的方法,你也可以自己發揮應用,但一定要注意可行性。

抵制誘惑方法五:有針對性的改掉一個壞習慣,習得一個好習慣。

一個自制力不強的人會有很多抵制不了的誘惑,表現為很多不好的壞毛病,這時我們可以採用這個出自富蘭克林的方法。富蘭克林在他的《富蘭克林自傳》裏提到了這種方法:他首先列出了最需要習得的13種美德,他認為要想習得這些美德,不可以立刻全面地去嘗試,而是在一個時期內(比如一周內)集中精力掌握其中的一種美德。當我們掌握了那種美德之後,接着開始注意另外一種,而在一定時期內,也要注意應用前一兩種美德的學習成果,這樣下去直到13中都掌握為止。同時,因為先獲得的一些美德可以便於其他美德的培養,所以他把13種美德按以下的順序排列:

(1)節制。食不過他;飲酒不醉。
(2)寡言。言必於人於己有益。避免無益的聊天。
(3)生活秩序。每樣東西應有一定的安放地方。每件日常事務當有一定的時間去做。
(4)決心。當做必做,決心要做的事應堅持不懈。
(5)儉樸。用錢必須於人或於己有益,換言之,切戒浪費。
(6)勤勉。不浪費時間;每時每刻做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動。
(7)誠懇。不欺騙人;思想要純潔公正,說話也要如此。
(8)公正。不做損人利己的事,不要忘記履行對人有益又是你應盡的義務。
(9)適度。避免極端,人若給你應得的處罰,你當容忍之。
(10)清潔。身體、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潔。
(11)鎮靜。勿因小事或普通不可避免的事而驚慌失措。
(12)貞節。除了為了健康或生育後代起見。不常舉行房事,切戒房事過度,傷害身體或損害你自己或他人的安寧或名譽。
(13)謙虛。仿效耶穌和蘇格拉底。

富蘭克林每日都檢查自己的進步情況。他做了一個小冊子,把每一種美德分配到一頁,每一頁用紅墨水劃成7列,也就是一周的7天;然後他把每一頁再劃成13行,也就是13種美德。每天檢查時,若發現關注的那兩三項美德有過失,則在對應的空格劃一個黑點。

我不得不讚嘆這個方法的精妙絕倫,它的最突出優點是簡易。劃點的方法比每天寫總結容易的多,因而容易堅持長久;直觀的表格,令我們在一周之後總結起來簡單到只要估計一下點數。這個方法太妙了!我們還可以發現這十三種品德中的 1、3、4、5、6、11、12都是自制力方面的美德,可見富蘭克林也認為要提高情商則首先要從自制力開始的道理,並且比重應該很大。我們也可以把我們認為最重要的美德列出來,再看看我們的壞習慣屬於違反了哪一種美德,在我們有針對性的學習好習慣的同時,注意改掉那個壞習慣。但我建議您先列出最重要的不超過十種,一年內您能學習五遍,一年之後再去學那些相對來說不那麼重要的以進一步完善自己,這也符合了抓住重點的方法論。其實這樣的方法,準確的說是一個監督和審視自己的方法,因為不知道自己是進步還是退步的去學習,絕難取得最好的成績。而在執行這個方法的時候,我們需要其他提高自制力方法的支持,因為對於一個自制力不強的人,要在一周內堅持一種美德也並不容易。所以我把這種方法列在了以上這些從心志上提高抵制誘惑能力的方法的最後一個。

下面我們要介紹的是針對將要或噎遭遇的誘惑,我們要採取哪些方法抵制。

抵制誘惑方法六:充分預測困難,做好準備。

有句話叫「如果準備做失敗了,就是在為失敗做準備」,準備好迎接困難是準備中的重要一部分。我們前面說過,成功既包括人生的成功,也包括成功的做成一件不平凡的事情。不論哪種成功,都需要一些必備的品質,比如專注、勇敢、拚搏等等,但在朝着這個目標去做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困難接踵而至。這些困難既包括外力的阻撓,也包括外力的誘惑,它們並不是很容易克服的。如果你在做事之初沒有準備好,那麼這樣的突襲會很容易使你的意志潰不成軍。所以在做每件事情之前,我們要充分預測可能遇到的阻礙和誘惑,並為之做好準備,想到應對的辦法。比如上自習,我們想連續自習兩個小時,這時我們會遇到那些應該克服的阻礙呢?有電話、口渴要去買水、筆沒水、本子沒頁、不認單詞查字典、想聽音樂、遇到難題了想出去走走……這些阻礙一旦使自習停下來,往往就給了我們藉口,而可能引來更多的阻礙,使自習長時間中斷。那麼我們準備好:手機暫時關掉,帶好水,鋼筆打水,檢查圓珠筆的筆芯,檢查本子,帶上字典,不帶隨身聽,把mp3里的音樂刪掉,做好心理準備(比如寫在紙條上放旁邊)即使遇到難題換個題目做或轉去背單詞也絕不走開,事先擬定好論文結構不要半路卡殼……任何一個處於做事中的人(不同於還沒做呢),都知道做這件事是應該的,這時人們「趨樂避苦」的方法往往是給自己找個藉口,我們封住了產生藉口的可能,便是幫助自制力戰勝誘惑。

抵制誘惑方法七:全局思考。

通常當我們想去做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尋求快樂的時候,為了讓自己心安理得,我們會給自己找一些藉口,比如鬱悶沒心情學習、工作得有點累了、身體不太舒服、這場足球賽千載難逢、演唱會不看就沒了、學了一天了也該放鬆一下了(實際不見得是真學了一天)等等,這時我們應該做的是制止自己的藉口。這些藉口大部分都是過分強調即時性,「我現在累了,現在學習的話沒效率」,「演唱會只有一次」,「電視劇只放一次」,而這些處理完了我還會回來學習的,學習什麼時候都行,那些事情卻只能現在做……實際上我們是有意識的過分誇大了這些看似緊急但毫無意義的事情。這時我們可以微笑着問自己:「是不是藉口?」然後我們從全局來考慮:我們是不是追求遠大的目標,長久的快樂?我們的人生目標難道是看更多的精彩節目?這些即時的東西對我們有什麼實質幫助?相比學習,如果去貪圖眼前的小快樂,自己將會損失那個遠處的大快樂,值不值?有一種處理事務的方法是把事情分為四類:重要而緊急的,重要而不緊急的,不重要而緊急的,不重要不緊急的。我們要先做的是前兩種,而不要被那些不重要但看似緊急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

抵制誘惑方法八:自我暗示。

成功學核心是意識和自製,為了提高自製,我們也可以運用意識,選擇一個有利於自己的情境來自我暗示。比如當自己學了一會兒就感到靜不下心時,閉上眼睛,調整呼吸,然後有意識地把自己學習一段時間後產生的厭倦情緒忘掉,暗示自己其實是剛剛馬上要學習,然後做出奮鬥的表情開始繼續學習。再比如,遇到朋友拉自己去打遊戲或泡酒吧等娛樂消費時,如果控制不住,那就把自己想像成個對電腦遊戲和喝酒過敏的人。這似乎有點像催眠,有些人的自我暗示能力強,用這種方法甚至會漸漸地真的認為自己是個喝酒過敏的人,所以還要用之有度。

【小結】

成功學其實有兩個核心,一個是自我意識,另一個便是自制力。自我意識是精神升華、指導行動、引向成功的不二法寶,成功學的精華;而自制力則是培養一切有利的意識與行動,消除不利的意識與行動的保障。假使這兩點能夠運用自如,那麼成功便只是早晚的問題;有一個做不到的話,要成功也是不可能的。而上面的這些方法均基於心理學的原理,又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因而我想一定能幫助大家提高自制力,成為一個意志強悍的人。

最後送大家一條名言。我們知道「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名言語出培根,而實際上培根還說過另外一句話:「一分克制,就是十分力量。」可見自制力的力量了吧?讓我們把這句話也掛在你的牆上。好了,我想我噎佔用您牆壁的太多地方了。

【結束語】

假使我最開始讀勵志書籍的時候,先了解了自製的理論,把這個最重要的問題解決了,也就不會有後來反覆勵志失敗。然而當我試圖在各種書籍中找到解決的良策時,我發現,很多書籍並不是把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介紹的不全面,而只是滲透了一些類似的道理如禁慾、不要發怒等;提供的方法也不太有效,恐怕執行那些方法本身就需要較強的自制力。
於是我決定寫一篇全面、清晰、透徹的闡述自制力的文章,明確自制力的概念、重要性,提出最有效的修煉方法。我搜集了大量的資料,經過細緻地思考、提煉、體會、總結、試驗而形成了這篇比較系統的闡述自制力的文章。完成本文的本身其實就是一件需要一定毅力的事情,因為這並不容易,這篇文章幾乎是我四年來最用心的作品,僅次於畢業論文;況且沒人要我這麼做,我做了沒人會給我好處,我的生活費尚且*自己解決。這麼做完全出於自救與救人,救的是你我的精神。正因為需要自制力,在完成寫作的過程中我的自制力也在提高。尤其是我接觸了一些同樣迫切想要提高自制力的人,使我越發覺得所作之事是有意義的,這激勵我更好地完成了此文。同時要感謝給我支持與鼓勵的房東阿姨。此刻我有種莫名的激動,其中有虛度年華的悔恨,也有成功完成了一件事的喜悅,更有對未來的空前堅定的信心。

成功的心態始於理想,成功的行動始於自製。在完成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噎在成功的路上先你一步了,希望讀過文章的你抓緊時間,立即行動,我們共同做個自制力強悍的人,開始我們的成功!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網絡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0209/23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