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藝術世界 > 正文

國寶之最 台灣故宮十大稀世珍寶系列:散氏盤

西周〔散氏盤〕(銘文字數多,銅質特佳)

散氏盤應為西周晚期出品,它最引人注意的是盤內共三百五十七字的銘文,記載了西周時散國和鄰國解決土地糾紛的協議。

西周晚期

散氏盤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徑:54.6公分底徑:41.4公分

重:21312 g銘文:19行357字

早在商朝中期,青銅器上便已出現銘文,比甲骨文的時代還早。但是在西周之後,在銅器上鑄刻銘文的風氣才大大風行,舉凡祭祀、戰爭、賞賜等大事,甚至是契約,都被紀錄在青銅器上。

西周散氏盤拓文

散氏盤流傳有緒,根據張廷濟的〔清儀閣題跋〕等數據,散氏盤在康熙間出土於陝西鳳翔,嘉慶十一年由鹺使額勒布以重價購得,十四年進貢內府。根據考證,十四年乃嘉慶皇帝五十壽辰,當時曾申命臣子不准進獻珠玉等物,但書冊字畫等文物卻是准許呈進的。由此可知,額勒布進貢散氏盤,是為嘉慶皇帝的生日賀禮。盤上的銘文共357字,記載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約。位於今日陝西寶雞鳳翔一帶的散國,被西北方的國侵佔了土地,兩國議和,戡定國界,國割地賠償,過程與合約均鑄在盤上,作為證明。

散氏盤造形與紋飾均呈現西周晚期青銅器簡約的風格,文字線條宛轉靈動,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

散氏盤又名「矢人盤」,是西周曆王時期重器。清乾隆初年陝西風翔出土,曾藏於乾隆內府。以其長篇銘文著稱於世。

散氏盤銘文鑄於盤內底上,共三百七十五字。是一件風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書法渾樸雄偉,字體用筆豪放質樸,敦厚圓潤,結字寄奇雋於純正,壯美多姿。

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開「草篆」之端。

散氏盤銘文並器全形拓,整幅托裱本,珂羅版原大精印,尺寸145/81厘米。四大國寶之一的西周散氏盤,原藏清內府,與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盤並稱四大國寶,原拓本極珍罕,海內學者爭求而極難得。

散氏盤腹部飾夔紋,間以三浮雕獸首,高圈足上飾獸面紋。銘文的字與字間隱約可見陽文直線界欄,是典型西周晚期銘文的風格。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搜狐旅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1021/223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