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藝術世界 > 正文

我們以為的驚天動地的書法作品 卻原來只是煙火生活的小便條

翻看一些書法貼,總是會暗自偷笑。我們以為的驚天動地的書法作品,傳世幾百年,蓋滿收藏章的書法貼,卻原來只是煙火生活的小便條,像現在的短訊。

夜雨剪春韭的韭花貼,本是楊凝式寫給友人的小便條,不過是午睡醒來覺得肚子餓了,忽然發現韭花,食之,香之又香。

看此貼,會發現生活之妙,書法之美——那書法,那裏是隔着天上人間不着痕跡的物質,卻原來,本是與我們絲絲相連又環環入扣的生活之味。

貼,多麼生動,短小,精緻。帶着隨便的味道與氣息。古人的貼與生活,是腳踏實地的溫暖與踏實。是日常,是煙火,是肚子痛時的一種感受,是贈送三百個橘子的一張便條。

貼之生活,真實,生動,不神秘。但卻帶着一種天生的歡喜之氣。

王羲之《喪亂貼》《姨母貼》《平安貼》《何如貼》《奉橘貼》,流蕩自在,並無神秘感,《何如貼》——不知你近來身體如何?「何如」二字瀟灑自在。他又說,遲復奉告,回信為何遲了?是因為羲之「中冷無賴」,多麼好玩呀,大書法家王羲之,覺得人生是虛無的,是沒有熱情的。中冷呀。無聊呀。——他的一生,是這樣俗氣而煙火,生病了,無賴了,奔喪了。與我們的生活,並無二致。

他的《蘭亭序》千古佳名,隔着多少年仍然這樣彌香。可是不過是一幫文人墨客的雅集,王羲之醉了酒,借着酒力的微熏,在一種迷幻狀態下寫就《蘭亭序》。上面有塗有抹,因了這塗抹,而興趣而盎然。千古大美,就是隨意和一念之間。

據說王羲之曾經想重寫《蘭亭序》,去掉那些塗改,可是居然,再也不能了。

當然是不能了。

這是書法可貴之處,不可能同一時間跨進同一條河流。這樣哲學意義上的味道,讓它更有了不可複製、不能再來的孤獨美感。

雖然《蘭亭序》如此之美,我卻仍然迷戀這些生活之貼。更顯生活真味。

王獻之《鴨頭丸貼》:「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十五個字的便條,不過是抱怨丸藥不好。《快雪時晴貼》,不過是說天氣,下了雪,又放了晴。只短短几字,卻看得人心裏暖意盎然。這般情趣,這般滋味。而後人卻蓋了許多帝王玉璽,收藏印記,名家再題跋,有一種故弄玄虛之感,小題大作了。

那平凡生活,與書法相交,生出極玄妙又極生機盎然——那俗世煙火中,書法,以青竹的姿態,書寫着人間的暖意。它的好處是把日常與文字和書法有了一種莫名的交融,你說它俗麼?當然。

《肚痛貼》——「忽肚痛,不可堪。」不被拘束,不想進《古文觀止》,甚至有些幼稚和可笑。肚子痛也要寫出來麼?張旭在書法家中是這樣的:嗜好飲酒,常在大醉後手舞足蹈,然後回到桌前,提筆落墨,一揮而就。被人稱為「張顛」。但他肚疼了,他不能忍了。於是,提筆寫下這六字,以草書最放肆的形式,看後破涕——那肚子痛時,一定也很糾結。

這些可愛的帖,不空談,不論道,只腳踏實地寫着微小的事件,傳遞着真實的情感。

懷素在《苦筍帖》裏寫着:「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徑來,懷素上。」這樣的文字,清淡如水,14個字,沒有廢話,表達足夠清晰。這樣的帖子,新鮮動人。

帖,就這樣清清爽爽地走來,只需要一剎那的靈光,只需要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

相比那些長卷,怎麼就喜歡這些隨意寫下的文字呢?本來就是小便條,本來沒想留下來。朋友看了,捨不得,就留下來了,被後人越來越珍重地收藏了。今天看來,依然洋溢着鮮活的生命氣息,令人感喟。

看書法展,怕那些過於豪華的裝裱和耀眼的燈光。我更喜歡夜晚在燭光下,一個人慢慢地翻看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雖然是摹本,但王羲之的書法精髓和生活情味,全在其中。

每看一次,就覺得心裏溫暖。千百年來,光陰就這樣漸漸地流逝,在一粥一飯之間,在你來我往之間。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新浪悅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222/518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