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讀書思考 > 正文

讀《趙紫陽的道路》

在六四22周年前夕,香港晨鐘書局推出一部紀念與研究趙紫陽的文集《趙紫陽的道路》。

文集收錄了蔡文彬、鮑彤、嚴家祺、馮崇義、丁東、陳子明、吳國光、辛子陵、張顯楊和我共10位作者的文章。正文之前有本書主編張博樹寫的一篇長長的導言。

這部文集的作者都是八十年代的過來人。其中,有趙紫陽的部下、故交,也有研究中國轉型問題的學者,有體制內的老共產黨人,也有海內外的民間反對派人士。當初,他們大都曾以這種或那種方式深度地參與了當年的改革。在這部文集裏,這些不同身份的作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趙紫陽的經歷與思想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並引申或發揮出不少精闢的觀點。

此外,有幾位作者和趙紫陽有着多年的工作關係或朋友關係,對有關趙紫陽的一些有爭議的事情相當了解,給讀者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澄清或說明。

一位是蔡文斌。蔡文斌出身於河南許昌縣農家,文革爆發時就讀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文革中是成都兩大派造反組織之一紅衛兵成都部隊的頭頭,因觀點溫和,不搞武鬥,頗受周恩來賞識,1968年5月四川省革命委員會成立,周恩來親自提議蔡文斌當省革委會副主任。1975年10月趙紫陽調到四川主持工作,對蔡文斌也很欣賞。四人幫垮台後,全國各地的結合進省市革委會的造反派頭頭都被驅逐,很多人還下了獄,唯有蔡文斌和另一位學生造反派頭頭、成都地區另一大派川大「八二六」的江海雲給保了下來。可見趙紫陽對造反派是比較寬容的。接下來,趙紫陽又把蔡文斌派到邛崍縣任副書記,開展農村的經濟改革。由此,兩人結為至交。再加上兩人是河南老鄉,雙方乃至雙方的家人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來往。趙紫陽被軟禁後,蔡文斌曾多次前去探望。

蔡文斌在文章里特地澄清了有關趙紫陽的兒子倒買倒賣的謠傳。我們都還記得,在八九民運之初,學生們反腐敗反官倒,有人也把趙紫陽當作批評對象。那時有句順口溜:「毛主席的兒子上前線,趙紫陽的兒子倒彩電。」事實上,早在1988年,中共內部就湧起過一股「倒趙」的暗流,那時就有趙紫陽的兒子倒彩電倒汽車的傳言。在《李鵬日記》裏,1989年6月7日和9日,李鵬寫下:噎查明趙紫陽的長子倒彩電,次子倒汽車。那麼,到底有沒有這回事呢?蔡文斌親自做過調查,證明並無此事。1990年6月,王任重親手把中共中央趙紫陽項目組整理的審查材料交給趙紫陽,這份材料共三十條,其中根本沒有所謂其子搞官倒的問題。王任重還專門對趙紫陽說:關於你兩個兒子的事情,我們調查清楚了,就不要再提了。正如蔡文斌分析的那樣,以李鵬的報復心理,如果趙紫陽的兒子真有官倒的問題,他怎麼會只在1989年6月的日記里提一句?他怎麼在那以後就不再在這個問題上大做文章了呢?

另外,對趙紫陽還有一條非議,說他和胡耀邦的關係不好,在胡耀邦被迫辭職的問題上曾經落井下石。長期擔任趙紫陽秘書和政治局常委秘書的鮑彤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我看胡趙關係」,對此做了很詳細很平實的說明。

這部文集取名為《趙紫陽的道路》,那麼,什麼是趙紫陽的道路呢?所謂「趙紫陽的道路」,不是體制內的修修補補,而是體制性的根本變革;是體制內外聯手,共同開創民主政治的明天。

作為與胡耀邦齊名的中共改革派開明派代表人物,趙紫陽因拒絕作鎮壓學生運動的總書記,被中共保守勢力廢黜,被軟禁長達十幾年,始終拒絕「認錯」,直至去世;鄧小平兩次派人請他復出,都被他拒絕,晚年的趙紫陽大徹大悟,否定一黨專制,認同憲政民主。這無疑是非常了不起的。趙紫陽先生是值得我們敬仰和懷念的。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說中共內部是負淘汰--用哈耶克的話叫「最壞者當政」,那怎麼又會讓胡耀邦、趙紫陽這樣的人登上權力最高峰呢?

我認為這是由於文革導致的反彈所致。文革把共產制度的邪惡推向極端,搞得山窮水盡,連一大批中共高級領導人都深受其害。物極必反,窮則思變。於是,朝野上下,包括中共高層都不得不尋求變革。像胡耀邦、趙紫陽這類人,他們的寬厚與務實的品質,本來在黨內是吃不開的,是不能挑大樑的,頂多可以用來低頭拉車,不可用來抬頭看路的,唯有在改革初期的特定情境下,這種品質才能大放異彩,這種人也才能有升到權力高峰的機會。

其實,不只是胡趙,在八十年代的中國,很多領域裏的風雲人物,以他們的性格、氣質和思想傾向,要是放在前三十年或者後二十年,都不可能嶄露頭角。例如某些右派分子,如果沒有文革,他們最好的命運無非是哪一天黨給你摘了帽,但仍然會戴着「摘帽右派」這頂無形的帽子,被「控制使用」。正是因為有了文革這場大災難,然後又有了文革後政局的大翻盤,過去因言獲罪的苦難變成了敢講真話的先知的光環,這些在黨內長期被壓到下面的人才可能一下子翻到了上面,昔日的邊緣分子反而一度站在了舞台中心。

極權主義必然會遭遇危機,為了擺脫危機就必須進行改革;改革則使得一批原本在體制內不那麼吃得開的、比較開明比較寬厚的人顯露身手,甚至佔據要津。改革的深入勢必觸及到體制本身——要麼是體制的終結與轉型;要麼是保守勢力用最無恥最殘暴的手段維護住體制,那必然是比較好的人出局。這就又回到了負淘汰,又回到了最壞者當政的窠臼。

責任編輯: 楊秀  來源:中國人權雙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0617/209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