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莫斯科驅趕 中南海十面埋伏

作者:

就在近期,中國與東南亞周邊各國之間緊張氣氛愈加濃烈;美國、韓國、日本、菲律賓、越南、印度等國頻頻在東南海域進行聯合軍事演習,令中方十分關注的時候,北面的俄羅斯不久前也在靠近中國邊境地區舉行了被稱為是蘇聯解體以來最大規模的實彈軍事演習,更引起中方警惕。同時俄羅斯在南海主權爭端升級敏感時期向越南、馬來西亞,印尼、印度等東南亞國家大量提供高尖端先進武器制衡中國的舉動,也令中俄官方此前一直對外高調宣揚的戰略夥伴關係被外界劃上問號,中俄之間的暗戰逐漸露出冰山一角,莫斯科的未來戰略佈局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之一。

越南、印度為俄軍火最大買家

對於誰是俄羅斯2009年武器出口的最大買家這個問題,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馬上猜出答案,但關注此類消息人士會告訴你:是越南。僅在2009年,越南就從俄羅斯購買了6艘基洛級潛艇和12架蘇-30MKK戰鬥機,合同金額共23億美元,佔了越南當年國防預算的一半。同時,深諳國際戰略之道的人能夠進一步看到,越南購買軍火不僅僅是為了有武器同中國進行南海島嶼的爭奪,而俄羅斯賣武器也不僅僅是為了賺上幾個小錢,雙方間一買一賣得背後有着更深層的動機。

2010 年8月24日,俄羅斯韃靼斯坦澤廖諾多利斯克造船廠新聞處工作人員對媒體透露,越南海軍訂購的兩艘「獵豹」級護衛艦中的第二艘艦已在8月23日交付給越南方面,第一艘是在7月份交付的。據該造船廠透露,「獵豹」級護衛艦用於搜索、跟蹤和打擊水上、水下和空中目標,執行護航和守衛任務及保衛海疆。排水量逾 2,100噸,航程接近5,000海浬,可自動航行20天,無論從技術性能上,還是裝備效率上都完全符合國際最高水平,是新一代的現代化軍艦。

獨聯體《航空觀察雜誌》編輯,軍事評論家皮亞圖甚金對俄媒體透露說,越南在2010年成為俄羅斯軍火主要買主,但另一個同中國有領土糾紛的國家印度仍然保持俄羅斯軍火第一大買主的地位。

據俄羅斯媒體在2010年8月20日引述俄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消息人士報導透露,隸屬俄羅斯海軍的「海豹」號新型核潛艇已經交付給印度海軍,並已於近日離開俄遠東濱海邊疆區海軍基地,向印度駛去。該核潛艇將提升印度的海軍戰力。

向東南亞各國出口先進武器

另據印度空軍參謀長近日在接受《印度戰略》雜誌採訪時透露說,印度空軍將再從俄羅斯訂購59架俄制米-17V直升機,此前,印度已經在2008年同俄羅斯簽署了採購80架該型直升機的合同,這樣,根據媒體透露的每架直升機的價格大致為500萬美元,139架直升機的總價值大約在7億美元左右。俄羅斯喀山直升機製造廠總經理瓦季姆‧利蓋在8月份表示說,該直升機採購合同預計將在 2011年年初交付印度空軍使用。

此外,根據俄羅斯向聯合國提交的去年的武器出口清單,俄羅斯2009年向印尼交付了3架蘇-30MK2海軍戰鬥機,向馬來西亞交付了6架蘇-30MKM戰鬥機。如果將這些俄羅斯提供先進武器的國家在地圖上標出的話,簡直就是圍繞着中國南海的「十面埋伏」。

向中國東南周邊國家大量出口先進武器,是不是僅因為俄羅斯為了賺取軍火出口利潤而不顧一切了呢? 那麼我們看俄羅斯對華武器出口的限制就能明白並非如此。除了一開始就嚴格制定的不能對華出口諸如戰略轟炸機、核潛艇等戰略武器的禁令之外,俄羅斯還在近期拒絕了中國希望購買航空母艦艦載戰鬥機、重型遠程運輸機等先進武器設備的要求。而俄羅斯向越南和印度出口的蘇-30戰鬥機,要比向中國提供的蘇-30戰鬥機更加先進一個檔次。由此可見,俄羅斯武器出口從來都是在考慮實施戰略佈局的基礎上實施的。

對此,俄羅斯總理普京一語中的。普京在當選總理後出訪印度,在和印度簽訂了一百多億美元的軍火大單之後,普京明確表示:俄羅斯和印度具有共同的地緣戰略利益,普京還稱俄印是真正的戰略夥伴關係。此言一出,一些評論人士驚呼:中國北方屏障不保也。無疑,普京所說的俄印共同的地緣戰略利益具體指的是什麼,那是再明白不過了。印度近期對中國的態度變得不斷強硬就是佐證。

成為掌控中國能源的戰略夥伴

但認為俄羅斯有可能會同中國展開一場直接對抗的全面戰爭的想法並不一定是正確的。的確,俄羅斯在2010年7月在遠東中國邊境附近舉行了大約有2萬名士兵、70架戰機和30艘戰艦參加的此次代號為「東方-2010」的實彈軍事演習,其規模為前蘇聯解體後規模最大。俄軍主要演習了在遠東和西伯利亞爆發軍事衝突的時候,俄軍能夠迅速向該地區增派部隊,此次俄羅斯軍事演習被媒體普遍猜測是將中國作為假想敵。對此,俄羅斯武裝力量參謀長尼古拉‧馬卡羅夫還特意對外澄清說:「此次演習是一次純粹的防禦性演習,旨在確保俄羅斯的安全和國家利益。不直接針對任何具體國家或軍事政治集團。」

如果說俄羅斯對於此前一直將自己稱為「老大哥」的中國小兄弟勢力坐大不感到心焦氣躁,可能很少有人會相信,但如果說俄羅斯為此會直接出兵中國,那就是太小看這個至今仍佔了地球上最大國土的民族了。就如同當年斯大林成功逼迫毛出兵朝鮮,使數十萬中國官兵傷亡、長眠異國他鄉一樣,不但使中國軍事力量大打折扣,而且還讓中國人以此引以自豪的手段一樣,俄羅斯也同樣有更宏觀的戰略佈局:將中國趕向南海的十面埋伏的衝突當中。

那麼如何趕?斯大林當年是在物質上保證給予軍火支持,當然不是無償的,在精神上抓住了毛這個曾親口對日本人侵華表示感謝的共產黨黨魁,利用他視民如草芥,欲借同西方的鬥爭獲得公產陣營中地位的心理,達到了目的。今天,克林穆林宮同樣使中南海相信他們在共同對抗西方陣營,互為戰略夥伴,而在物質上,俄羅斯也作出將成為中國能源後盾的姿態。

2010年8月29日,俄總理普京親自在遠東出席了俄羅斯通往俄中邊境地段的石油管道的開通儀式,並親手擰開了注油啟動閥,該消息被中國官方媒體解讀為中方努力多年後獲得了勝利。但實際上,如果俄羅斯真的很希望賣石油給中國,就不會從1994年就開始談判,到2011年才開始正式供油。而且也不會打壓積極向中國出口石油的私營尤克斯石油公司了。除了石油價格等因素之外,俄羅斯從來都是利用能源供應控制達到地緣戰略目的的高手。烏克蘭最近一次總統大選中,親俄羅斯的亞努克維奇在俄烏天然氣爭端之後就任總統就是個例子。

尋求西方科技技術與資金

當然,除了感到來自南部鄰居勢力坐大的威脅之外,俄羅斯本身在多年的反西方思維下的掙扎之後已經認識到,沒有西方的科技技術和資金,俄羅斯是不可能高速發展的,完全依賴石油天然氣出口畢竟不能稱作發展。這也是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近期訪美期間首站前往施瓦辛格的加州,要求參過高科技企業並尋求合作的原因。並在此後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世界所有媒體的注視下,一起到小店兒吃漢堡,享用一份炸薯條,展示親近關係。兩人還在此後對外宣佈美俄關係實現了重啟。梅德韋傑夫在今年9月份有可能出訪北京,不過希望到時候看到梅胡一起到小店兒吃油條豆漿的朋友們很有可能會失望的。

綜上所述,我們仍會看到中俄兩國領導人高調對外宣揚戰略夥伴關係,強調發展合作,但雙方間的暗戰仍將繼續,並將因雙方利益出現交叉的擴大而愈來愈激烈,俄羅斯在實現戰略調整後的地緣戰略佈局需令中國警惕,但是如同當年的毛一樣,中南海為了轉移國內民眾對各種社會矛盾激化的注意力,需要一場戰爭來維持自己的政權,那時候,被趕進十面埋伏的就是無數中國民眾和數十年的發展機遇了,當然了,還會有被灌輸的自豪。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新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0/0917/179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