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諾貝爾評委 文化傳承 繁體字終究會在大陸恢復

知名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針對爭議稱,方塊字堪稱世界上最發達的文字,中國大陸所使用的簡化字終會恢復為繁體字,這種信心從未動搖。
    
    馬悅然:符合漢字發展規律
    
    馬悅然說,1950年代時,曾有人認為中國的方塊字不夠「現代化」,並提出了用拼音代替漢字的想法,以向字母語言靠攏,但事實上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國各地方言千差萬別,同一個詞就可能有多個發音,假如真的使用拼音代替漢字,那麼至少需要十幾個拼音方案以適應廣東話、閩南話那些方言,換句話講,一個國家內會出現十幾種語言,這與當年秦始皇『書同文』的做法相比,豈不是歷史的倒退嗎?所以,漢字的發展、變化是有規律的,不可以被硬性改變。」
    
    馬悅然稱,秦漢以後,直到簡體字出現前,漢字幾乎是沒什麼變化的。而這件事情最大的意義就是使中國的歷史得以傳承。舉例來說,明清人讀唐宋人的文章沒有任何障礙,因為他們讀、寫的是同樣的文字,但在使用簡體字的現在,卻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讀懂古籍了,其中主要原因是很多人根本就不認識繁體字。
    
    馬悅然認為,繁體字與簡化字相比,在讀、寫甚至領會文字內涵上更具美感。「很多人反對繁體字的理由是認為繁體字難寫、難學,但事實並非如此。」
    
    馬悅然說,當年他教外國學生學漢語,是把繁體字、簡體字同時教給他們的。馬悅然也承認,把在中國大陸使用了近50年的簡化字改回繁體字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但考慮到中國5000年歷史的傳承,以及漢字美學的表達,付出這些代價是值得的。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東方早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312/122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