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家財萬貫 北宋宰相蔡京被活活餓死

 

 

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丙編卷之六載:"有士大夫於京師買一妾,自言是蔡太師府包子廚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辭以不能。詰之曰:『既是包子廚中人,何為不能作包子?'對曰:『妾乃包子廚中縷蔥絲者也。'"

這個蔡太師,就是北宋末期的大臣蔡京。

在《水滸傳》、《金瓶梅》和《大宋宣和遺事》這三部古典小說里,都讀到了他。一般來講,歷史人物都在史籍中存在着,而他卻進入口述文學的話本範疇,被說話人予以演義,說明這個人物值得關注。一位曾經擁有天大的權力,曾經貪下天大的財產,曾經陪着那個帝王宋徽宗,將北宋王朝玩到亡國的,壞得不能再壞的敗類,最後的下場,卻是誰也無法想像得到,竟活活地被餓死了。這樣的一個離奇情節,着實匪夷所思。其侈糜豪富,其窮奢極欲,其享盡榮華富貴的一生,反差之強烈,對比之懸殊,令人咋舌。

 

 

回想昔日權衡一時又是大書法家的蔡京,身後落得餓死,不由的使人想到因果報應一說。根據宋人羅大經的記載可想而知,太師府的廚房裏,有縷蔥絲者,那也必有剝蒜頭者,擇韭菜者,切生薑者的各色人等,是毫無疑問的了。連料理佐料這般粗活,都如此專業化分工,以此類推,紅案白案,酒水小吃,鍋碗瓢勺,油鹽醬醋,更不知該有多少廚師、幫手、採買、雜工,在圍着他的這張嘴轉。即使當下一個五星級大飯店的餐飲部門,也未必細到連縷蔥絲都專人負責。由此可見,這位中國歷史上數得着的權奸,也是中國歷史上數得着的巨貪。在其當朝柄政,權傾天下,為非作惡,喪心病狂之際,那腐敗墮落、淫奢糜爛的程度,到了何等地步。

一般來講,害蟲的出現,不奇怪,專制社會是一人說了算的官僚政權,是毫無監督的專制統治,從來就是滋生貪官污吏的土壤,而大的害蟲出現,還得要有一個縱容、支持、包庇,給他們撐開保護傘的最高統治者。沒有皇帝撐腰,這些權奸,不可能一手遮天,囂張一世的。因此,只要提起蔡京,就得涉及趙佶。而說到昏君宋徽宗,短不了要牽扯到奸臣蔡太師。他倆像一根線拴的兩隻蚱蜢,難拆難分,誰也離不了誰。

蔡京(1047-1126),福建仙遊人,字元長,為徽宗朝"六賊"之首。"元更化"時,他力挺保守派司馬光廢免役法,獲重用。紹聖初,又力挺變法派章變行免役法,繼續獲重用。首鼠兩端,投機倒把。徽宗即位初,因其名聲太臭,被劾削位,居杭州。適逢宦官童貫搜尋書畫珍奇南下,蔡京變着法兒籠絡這位內廷供奉,得以重新入相。從此,趙佶像吃了他的迷魂藥一樣,言出必從,計無不售。從此,無論蔡京如何打擊異己,排斥忠良,竊弄權柄,恣為奸利,宋徽宗總是寵信有加,不以為疑。

所以,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風潮掀起,宋徽宗雖然迫於情勢,不得不降黜一下,外放一下,以撫平民意,但總是很快地官復原職。從他登基的崇寧元年(1102年),任蔡京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起,到靖康元年(1126年)罷其官爵止,二十多年裏,趙佶四次罷免了他,又四次起用了他。最後,蔡京年已八十,耳背目昏,步履蹣跚,趙佶還倚重這個老年痴呆症患者,直到自己退位。一錯再錯,錯上加錯,宋徽宗反覆玩起了大變活人的遊戲實在是不可救藥了。所以說北宋之亡,亡在皇帝趙佶手裏,也是亡在宰相蔡京手裏。所以當北方的金兵,鋪天蓋地而來,趙佶遜位了,兒子趙桓登基接位成了欽宗。朝局大變蔡京多年慫恿宋徽宗窮奢極欲,揮霍無度,致使國庫空虛、民生凋敝之事東窗事發。彈劾蔡京的奏章,如雪片飛來。為此,蔡京寫下"反省書"痛定思痛,結果皇恩浩蕩,宋欽宗念及其貴為太師,也曾立下"汗馬功勞",遂沒判蔡京死刑,只是判流刑,發配到嶺南韶關。

流放之初,儘管告別了京城繁華,蔡京仍是十分張揚,他把平日從百姓那裏搜刮來的金銀財寶裝了滿滿一大船,在蔡京看來,錢能通神,沒有了權,只要有錢,不管什麼事照樣可以擺平,人間秀色照樣可以閱盡,山珍海味照樣可以嘗遍!然而他想錯了,長時間的內戰外患,北宋國人飽受戰難之苦,經常是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個個確實都需要錢,但讓蔡京沒有想到的是,儘管窮困潦倒,人們都不要其腐敗貪污的"臭錢"。於是乎,全國上下自發聯合起來,不賣給蔡京一粒糧、一滴油、一根菜、更甭說,一塊烙餅、一個饅頭。。。。。。

都說商人惟利是圖見利忘義,但北宋的商人在對待蔡京上偏偏取義棄利,在金錢面前毫不動搖,在勢利方面不為所惑。一路上,開旅社的不給他"開房",開飯店的不給他"開餐 ",開小商品百貨店也不賣他一塊餅乾一聽罐。從開封到長沙,"三千里外無家",三千里的路上,蔡京很難買到一口飯、一盤菜、一杯茶。到長沙,無處安歇,只能住到城南的一座破廟裏,病困交加,饑寒交迫,最後寫下遺言:"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無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遙望神州淚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謾繁華,到此翻成夢話。"落得個"餓死"!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李新新三才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1116/110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