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流亡民運人士發起「六四」20周年紀念

1989年發生的"六四"天安門民主運動明年即將二十周年,一些在海外流亡的民運人士近日聯合發出聲明,要求"紀念六四,追還正義,讓中國成為中國公民的安全家園"。

根據王丹、王軍濤、胡平、陳一諮等簽署的聲明,他們將在中國和世界主要城市舉辦紀念活動,並成立"天安門獄友連線",系統搜集當年政治迫害的事實與案例,維護權利,追究責任。

在中國年輕一代對"六四"所知甚少,而中共政府已有定論,中國媒體避而不談的現狀下,大規模紀念"六四"無疑有許多障礙。

"六四"紀念活動的聯繫人之一胡平在接受BBC中文部採訪時承認,最大的障礙仍然是中共當局將"六四"列為禁區,而在二十周年臨近時,對這一問題的封鎖還會繼續,甚至會更加嚴格。

"六四"陰影

胡平說,他也接觸到一些所謂"80後"的年輕人,對"六四"完全不了解。在他看來,他們中有些人是不願意去了解,有些則是不敢去了解。

在胡平看來,"六四"和今天中國的各種社會問題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正是六四之後,來自黨內和來自民間的自由民主的力量受到了很大的壓制,所以中國的經濟改革也就變了調,變成了赤裸裸的權貴私有化,導致了大規模的腐敗和各種社會問題。"

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1989年5月1日)
反官倒、反腐敗、民主自由是當年的訴求
民運人士

在"六四"十六周年時,胡平曾寫過一篇紀念文章,說"許多人離開了民主運動的隊伍",還有少數人"背叛初衷"。

在"六四"二十周年前夕,胡平仍然堅持,那些離開民運隊伍的人,其實並沒有改變他們對民主的信仰,只是他們對挑戰共產黨失去了信心。

他說,因此更有賴於留下來的人做一分一毫的努力,希望能積累成一個大的突破,鼓舞人們的信心。

就針對海外民運人士的批評和負面的看法,胡平說:"民運又不像當年共產黨壟斷了共產主義這一面旗幟,天下只有一個共產黨。如果你要看這幫民運人士不行,那你單搞一個山頭,單搞一個組織,做你的(民主運動)不就完了嗎。"

國際響應

在當今的中共政府經濟、政治等各方面的實力都與二十年前大不相同的情況下,有多少外國政府會響應,大規模紀念"六四"二十周年呢?

胡平說,正是在中國國力今非昔比的情況下,才需要更有力地喚醒國際社會對中國問題的關注。

"正因為中國是一個大國,如果繼續保持一黨專制的政權,它必然會為本國人民帶來各種災難,也會對世界和平造成威脅。"

責任編輯: 成圳鋒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1004/105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