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未普:「小平同志地位不變」之謎思

作者:

本篇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李鵬趙紫陽都將鄧小平推向前台,為何鄧能容忍李卻不能容忍趙?對於趙紫陽對戈氏說的那番話,鄧家人和李鵬的看法是一致的。鄧家認為趙在學生運動緊鑼密鼓之際拋出鄧小平,是為了嫁禍鄧,出賣鄧伺機取而代之。李鵬認為,趙紫陽在關鍵時候,把鄧小平推到了前台,暴露了中共由鄧小平垂簾聽政拍板定案的決策實質,因此是出賣了鄧小平。

其實要說出賣,李鵬早就出賣了鄧。4月25日,鄧小平在聽了李鵬等人的匯報後,立即同意把學潮定性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動亂」。本來這是內部講話,但當天夜裏,李鵬即把鄧的講話向各級幹部廣泛傳達,並立刻將其寫成4.26社論發表,公開把學潮定性為「一場有計劃、有預謀的動亂,其目的是反黨反社會主義」。李鵬把鄧小平推上前台讓鄧很不滿。5月17日,在鄧家開常委會決定是否戒嚴,鄧對李鵬說:這次不要像上次那樣搞了,不要把我決定戒嚴的事捅出去(《改革歷程》,p34)。

那麼,為何鄧對李輕描淡寫,對趙則窮追猛打?我想,原因有這樣幾個:1)趙是鄧下定決心要拿下的目標,而李則是他要重用的人;2)趙搞資產階級自由化,李鵬則對鄧愚忠;3)無論李鵬怎樣無德無能,都是自己人,而趙則不是。《李鵬六四日記》指責趙紫陽出賣了鄧小平。而趙紫陽生前留下錄音講話說,是李鵬出賣了鄧小平。趙自辯是為了維護鄧,但鄧不買這個賬。

從「攤牌論」演變到「放棄責任論」

本篇第二個要討論的問題是:改革派學者對趙紫陽會見戈氏那番話的認知,從「攤牌」論到放棄責任論是如何演變的?戴晴在她的《鄧小平在1989》中說,趙對戈說的那番話「一丁點錯誤都沒有」!顯然戴晴並不認為,趙的「小平同志地位不變」之說是向鄧攤牌。但是,另一些改革派學者當時認為是攤牌,後來在獲得一些新的信息並經歷了極為痛苦的思考後發現,趙對戈的那番話,可能並非是向鄧小平攤牌。

譬如,嚴家琪先生現在認為,趙怕鄧,放棄了自己應付的責任。陳小雅說,趙紫陽只考慮道德倫理,不考慮責任倫理,就是為了自己的身後名。閻淮在接受明鏡電視何頻的採訪時,也提到趙的責任倫理和信念倫理問題。鮑彤曾經對吳偉說:紫陽作為一個從政經驗豐富的政治家,當總理、當總書記是遊刃有餘的。但他在性格上也有一個弱點,就是缺乏主動進攻精神,缺乏在尖銳複雜的政治鬥爭中大刀闊斧、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而大膽爭取的精神。這種性格上的弱點,對一個政治家說來,在關鍵時刻可能是致命的。(吳偉,2014年12月22日)

趙的智囊團認為趙要和鄧攤牌,於是出台了5.17宣言和5.19六點聲明。廣場的學生5月17日風向驟變,矛頭全都指向鄧小平。鮑彤、高伐林和陳小雅提供的資料顯示,造成學生反鄧浪潮陡生,和陳小魯的一段話密切有關。陳小魯對鮑彤說,鮑彤被判刑後,他去找過楊尚昆,問楊尚昆:「鮑彤又不是壞人,為什麼判他的刑?」楊尚昆說:「怎麼不是壞人?要趙和鄧拉開距離還不壞?」陳小魯說:「那句話是我說的。」陳小魯的確在5月初的一次會議中說過,現在鄧在學生中的形像很壞,趙紫陽最好和鄧拉開距離;不然,學生會對紫陽不滿。

趙的智囊人物要趙和鄧拉開距離於是就成了「攤牌」論的根據。之後,至少有三個因素導致「攤牌」論向「放棄責任」論演變:1)趙紫陽自辯;2)鮑彤承認自己在趙紫陽的5.16講稿中塞進了「鄧小平是中國的最高決策者」一句話和3)趙性格上的弱點。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13/206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