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姜萍事件是徹頭徹尾的炒作,始作俑者必遭反噬

最近一個17歲的小姑娘姜萍火了,原因是她參加阿里巴巴達摩院舉辦的數學競賽初賽,獲得了全球第12名,把一眾大神都踩在腳下。這段時間短視頻上到處都是她的流量,連帶她的老師,甚至老師的老師,都開始火了。

但老鄧要說:這是徹頭徹尾的炒作,始作俑者以後必然遭到最無情的反噬!

先聲明:我對小姑娘姜萍並無惡意,整個策劃她肯定不是主謀,而只是達到他人目的一個工具,她並不了解這件事以後對她自身造成的巨大危害,所以以她的能力,根本不可能達到現在這種效果。再說了,年輕人犯錯誤,上帝都能原諒。我憤怒的是現在炒作居然已經如此沒有底線,拿大眾的智商在地上摩擦!而大眾出於對姜萍的感動與敬佩,其實被矇騙了,等於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在整個炒作過程中誰得益了?當然是……。再仔細考察整個事件中的細節,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有黑手就是整個事件的策劃者,目的是帶來流量。

為了流量,他們無比下作。是的,我用的是「下作」,他們非常非常下作!也非常愚蠢,非常無知,非常大膽。

現在我拿出分析和證據。

說到數學競賽,老鄧我還是有點發言權的。我算是有點數學天賦,但絕對達不到天才的程度,離天才差得太遠了。這不是謙虛,而是客觀評價,絕大多數人沒參加過競賽或者沒有取得過好成績,根本不知道成為競爭激烈的競賽優勝者有多難,這需要多高的智商和努力!

先說說我自己。我小學高年級有一次期末考試,數學是全年級第一。我們學校算是當地非常好的小學,這個成績很鼓舞我,因為我並沒有在數學上花太多時間,完全是和語文等其他科目差不多一樣用力去學的。但語文很一般,數學居然是年級第一,這讓我發現我似乎還是有點數學天賦的。

但是到了人才濟濟的中學,和全市最優秀的同學在一起,我那點數學天賦算個屁,也就年級前十的水平吧。我們中學是當時省里最好的中學,好到什麼程度?我的一個同學參加全國數學競賽是全國第一。

是的,全國第一,和「韋神」一個級別的,代表國家參加過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拿過金牌。重複一遍,全國第一。

甚至,大神們的外貌和表情都差不多。我相信我的中學同學看到這一句估計都會會心一笑,因為這兩位真的差不多。

回到姜萍,她15歲初中畢業之後上了中專,兩年就在阿里數學競賽預賽獲得全球第12名,如果她的水平貨真價實,這是什麼水平?

我們知道,現在初中數學簡單了,比過去簡單得多,中考比高考簡單得多。現在中考考的是基礎,高考考的是智商和勤奮,能上清北的往往兩者都不缺。

姜萍中考數學83分,而滿分是150分。漣水中考總分760分,她621分,按照現在披露的說法,這也就是上漣水普通高中的水平。按照漣水中專校長的說法,姜萍因為喜歡服裝設計,加上她姐姐和兩個同學都上了這個學校,加上家裏缺錢,所以也上了中專。

從姜萍的總分和數學成績來看,確實平平無奇,數學甚至遠遠算不上好。我說過現在中考真的不難,以基礎為主。以滿分760分為例,700分以上當然非常優秀,但680以上的大把,每個市都有好幾千人。姜萍621分的成績確實只能上普通高中,甚至偏爛的高中。

當然這也正常,可是她上了中專反而像開了掛,兩年時間在學習服裝專業的同時,居然自學完了高中數學以及大學數學系前三年的數學,至少是數學系前三年課程的大部分,而且達到了極高的競賽水平,請問這是什麼智商?

在我看來,如果她真的能達到這樣的水平,那她可以和歷史上的一個超級數學家相比了。這個超級大咖就是:高斯。

我們一定要知道,高中三年要學很多數學,像解析幾何、數列、三角函數這種,都可以出很難的題。數學系的課程就更不用說了,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學了課本、做了兩三百道書本上的題,這門課就算過關了。這只能應付學期末的普通考試。要達到高級別競賽優勝者的水平,難度要有至少三個級別的提升。對內容的理解要深了再深,熟了再熟,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是以立方級別增長的。一門課不做大幾百道難題,根本達不到高級別競賽優勝者的水平。

請相信我的說法,因為我中學時數學還可以,大學也是數學專業,我知道要達到這麼高的水平需要付出多少努力。這不僅需要極高的天賦,而且需要:大量的時間。

以我對數學大神的了解,即便他們的天賦遠超常人,也是需要花極多的時間去做難題的。我也不多說,一門課500道難題吧(請注意是難題,平均一道題一個小時,其實對於大課來說500道題還是不夠的),咱們就算姜萍學了高中到大學數學的20門課,除了花上千個小時學習基礎內容,光難題的做題時間就得達到:500*20=1萬小時。

這是什麼概念?兩年一共365*2*24=17520個小時,扣掉至少1/3的睡眠和吃喝拉撒時間,她還有11738小時,再扣掉她學習服裝以及數學基礎課的時間,她做難題的時間能有一萬小時?

用腦子稍微想想就知道,這不僅不可能,而且是遠遠不可能。

而且,你們以為像韋東奕一樣的數學大神真的能用兩年把高中到大學數學前三年的數學都學完而且極為優秀,達到世界級的競賽水平?我告訴大家,韋東奕都做不到,他大學四年也是按部就班下來的,碩博連讀也用了四年,你們覺得姜萍兩年之內不僅學完了高中、大學數學系的前三年數學而且達到了學習偏微分方程的水平,可能嗎?

附韋東奕部分簡歷:2010年9月—2014年7月,在北京大學就讀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2014年9月—2018年1月,在北京大學碩博連讀,師從田剛院士,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咱們就說偏微分方程,爆料者居然說中國沒有像樣的偏微分方程教材,所以姜萍(及其老師)不得不讀英文版。拜託,偏微分方程早就是一個成熟學科了,在1980年代的我國也早就是一門成熟的課程了,國內教材大把,真的沒一本好的?到噹噹搜搜,偏微分方程的教材沒有一千本也有幾百本,中國數學家寫這方面的教材難道沒有一本入姜萍和她的老師王閏秋的法眼?還得學習英文版?

以我數學專業的背景,我可以告訴大家,本科階段的數學教材,我說的數學系的教材,中國的教材不僅多,而且早就很成熟了,內容也很好。因為數學哪兒有什麼門檻?我們早就學習西方和蘇聯上百年了,西方咱們不多說,就說蘇聯,蘇聯/俄羅斯數學之強是國際公認的,蘇聯數學教材之好也是國際公認,而且再1950年代早就翻譯進了我國,我國數學學者博採眾長再寫出教材,真的會很差?因此,姜萍及其老師王閏秋可以學英文版,但踩中國教材就過分了。

這裏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些我國在偏微分方程領域的情況,這是我國數學上的強項。谷超豪(1926—2012),數學領域的都知道他是我國的數學大牛。1959年他從前蘇聯回國時,研究能力和成就已經很了不起,他帶着當時復旦大學數學系的幾個年輕人一起轉向了偏微分方程,並取得重大突破。為了表彰他的終身成就,2009年10月20日,國際行星命名委員會將紫金山天文台於2007年9月11日發現的、編號為171448的小行星命名為「谷超豪星」。

編寫過《應用偏微分方程》、帶領中國數學工作者在偏微分方程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的谷超豪,姜萍不知道也就罷了,她的老師王閏秋難道不知道?還說中國沒有像樣的偏微分方程教材?矇騙外行有個限度好嗎?

寫到這裏我想說:雖然姜萍的中專數學老師王閏秋是江蘇大學數學專業畢業,但他可能真的不知道中國在偏微分方程領域的實力,不知道谷超豪是誰。

因為:江蘇大學的數學專業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一個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凡是帶「應用數學」的,都不會學偏微分方程,其他就更不可能學了。下圖是江蘇大學的數學專業的設置,大家看看:

我查了查,江蘇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的主要課程是: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微分幾何、近世代數、複變函數、實變函數、常微分方程、泛函分析、點集拓撲、概率論、初等數論、計算方法、數學模型、普通物理、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程序設計。

這裏把「普通物理和電腦程式設計」都列出來了卻沒有偏微分方程,可見就沒有這門課。因此,王閏秋老師不了解偏微分方程,不知道谷超豪是誰,也就可以理解了。雖然江蘇大學有偏微分方程的博士後研究點,但那是「博士後」,碩士畢業的王老師不知道谷超豪很正常。

我這麼說絕無貶低王老師和江蘇大學的意思,因為偏微分方程是實力雄厚的理工科大學數學系開設的課,比如北大、復旦這種學校,很多大學的數學系都不開的。即使在這種學校,偏微分方程也是數學系的「限選課」,也就是一部分本科生不一定會學它。

舉個例子,北大,夠牛的吧?這次阿里達摩院預考上榜最多的大學,它的數學系有9門數學限選課一共27個學分,拿到21個就可以了,也就是只需要學其中的7門。這9門課中就有偏微分方程,而且放在最後。其他8門是數論基礎、群與表示、基礎代數幾何、拓撲學、微分幾何、微分流形、實變函數、泛函分析。由此可見,連中國最牛大學的最牛數學專業,也不是每個本科生都要學偏微分方程的。

只有到了研究生階段,偏微分方程才成了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某些方向的必修課。

但令人遺憾的是,偏偏有人拿偏微分方程出來炒作,嚇唬外行人。大家一聽偏微分好像很高深,中國沒有好教材,甚至讓人覺得中國在偏微分方程領域都不行,就會更加覺得一個上了不到兩年中專、服裝專業、初中數學平平無奇甚至可以算是相當平庸的女生,居然已經在學英文版偏微分了,就會更加覺得神奇,傳播效果也就更好了。其實,把偏微分方程換成泛函分析、點集拓撲,一樣可以蒙外行,王老師也更熟悉,你們說是不是?

不信?我們可以做個測試,各位讀者絕大部分不是數學專業的吧,你們覺得偏微分方程、泛函分析、點集拓撲、複變函數,哪個更高深呢?

所以我才覺得把姜萍拿出來當工具的幕後操縱者,極為大膽和瘋狂,對數學也極為不尊重,也極為下作,他們為了製造轟動效應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也必將遭到反噬。

而且,數學好往往是從小就好,從小學開始就表現出了天賦。姜萍初中數學說得好聽點是平庸,說得難聽點是……(150分只得了83分而且中考以基礎為主),算了,小姑娘我還是很包容的。她怎麼上了中專就像開掛一樣,不到兩年就達到了碾壓全國大多數科班出身的數學學霸的水平?你們覺得這種可能性有多大?

寫到這裏,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姜萍說對浙江大學很嚮往,但浙大對她卻不冷不熱,是否可以理解了呢?其實行內人士稍微想想,都會覺得這事兒很蹊蹺,兩年都學到牛逼大學數學的高年級選修課了實在太匪夷所思,所以浙大的反應很正常。如果這時浙大回應很熱烈,但事後證明這就是一場騙局,中國著名高校被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營銷騙子玩弄於股掌之上,是否更為丟人呢?那個時候,各位吃瓜群眾是否會更加嘲笑這些名校的水平,反而忘記了自己之前是多麼為姜萍們喝彩歡呼了呢?

好吧,寫到這裏,我們仍然不能排除一種可能,那就是:姜萍上了中專之後確實開了天眼,比《倚天屠龍記》裏的張無忌還要開掛,數學天賦已經直追甚至超過了高斯,所以一日萬里。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6月22日的決賽,她必然會取得好成績。以前是全球第12名,決賽時成為前幾名甚至第一名,都更加合理。

現在為她辯護的人說她畢竟是自學,預賽時間充裕(兩天)而決賽只有八小時,她可能考不好。但在我看來這就是為造假辯護,因為一個兩年開掛到這種程度的人,天賦已經可以和高斯相比了,可能僅僅遜色於牛頓。兩年(其實是一年半多一點)都達到碾壓眾多超級學霸十幾年苦功的水平,再多幾個月還不應該更加碾壓嗎?怎麼會反而考不好呢??

如果姜萍決賽可以取得好成績,我願意為我說的話正式道歉:我低估了她幾百年一遇的天才水平。照這個天賦和成長速度,國際菲爾茲獎非她莫屬,別說韋神,就是丘成桐、陶哲軒,在她面前也得甘拜下風。長此以往,她將躋身於人類最偉大的十幾個數學家之列。

以上是我從數學本身的難度來分析的,現在說一些具體細節。

網上流傳一張圖片(視頻),說阿里達摩院也覺得一個17歲的中專女生能取得如此佳績,感到不可思議,於是親自去漣水中專考察,現場出題讓姜萍做,姜萍做出來了,於是達摩院放了心,才公佈了成績。好吧,我們看看這張圖片:

按照常理,達摩院給姜萍出的題,怎麼着也應該不太容易吧?可是姜萍在黑板上推了幾行就做了出來,你們覺得可能嗎?

再看細節,上圖放大,請問這是什麼?:

其實她抄錯了,把sinπz抄成了sinπ的z方,那個z寫的太靠右上,成了方值,稍微有點相關知識的都不可能寫成這樣。

再看這個無窮級數,學數學的不可能把「∑」(西格瑪)寫成這樣,因為如果真學了高等數學,寫∑都是無數遍,怎麼着也得像模像樣:

甚至高中生都不至於寫成這樣。初中數學一般是學不到∑的,何況姜萍的初中數學很一般,因此姜萍不了解它的意思,也就容易理解了。

好吧,我們假設天才的寫法就是與眾不同,那麼再思考一個常識:達摩院要考姜萍一道難題,最正常的做法難道不是在紙上完成嗎?

一道難題,寫寫畫畫幾張紙才正常吧?一個破黑板能寫多少?姜萍這得多大的才能,現場,而且是在黑板上,完成了達摩院的難題?而且言簡意賅幾行就證出來了,有這水平決賽更應該取得好成績,你說對嗎?

其實,達摩院更合理的做法是給姜萍出幾道題,比如三道或五道,覆蓋不同的數學領域,看看姜萍能做出多少,題目可以比預賽題簡單一些,因為這僅僅是測試姜萍是否有足夠的水平。相反,僅憑一道題就判定水平,萬一姜萍做不出來,是不是說明她水平不行甚至造假呢?達摩院的人既然從杭州跑了上千公里到了漣水中等專業學校,多出幾道題不過分吧?這樣才能獲得更全面的評價,是不是更合理呢?

甚至姜萍做不出來也沒關係,因為推理和計算過程就能看出她對一個領域到底了解多少,如果了解得足夠多,這就夠了。但現在的情況是:姜萍現場就在黑板上推出來了,實在是神奇!

所以這就是擺拍,造假。

至少,達摩院的這次所謂的現場測試,造假嚴重。

現在網上對她質疑的越來越多,比如她的老師王閏秋,去年考試成績和他老婆一模一樣,就是兩個人一起參加考試的。王閏秋是數學碩士,難道他妻子也是數學專業畢業?我現在沒有更多信息所以無法排除這種可能,但兩個人一起考試而且成績相同,這好像也很蹊蹺。

進一步推理,如果王閏秋敢給她妻子造假,那麼再給姜萍造假又有什麼難度?他的成績不如姜萍也容易解釋,那就是刻意製造轟動效應。考慮到達摩院的所謂「驗證」,我們也很難排除達摩院也參與了整個造假過程。

寫到這裏,我真的很為王閏秋老師擔心。本來是一個精彩的勵志故事,但玩兒大了可就不一定好玩了。

關於達摩院的所謂驗證,這裏還可以進一步提出質疑。比如,迄今為止,達摩院並未正式出面說「驗證」了姜萍的水平,而是網上非正式的小自媒體放出來的消息,然後被傳播進而廣為人知。為什麼這種消息是小自媒體放出來的?為什麼短視頻上到處都是這種推流?達摩院至今沒有正式說明又為什麼?

雲山霧罩,虛虛實實,看似達摩院為姜萍的水平做了背書,但真的細究起來又沒有確鑿證據。這難道不是刻意的炒作?如果這是一場炒作,背後的操縱者水平實在是高。

但有一點我相信大家都很容易明白:作為出題和評分的一方,如果達摩院參與造假,實在是太輕鬆太簡單了。

====

正寫着呢,突然發現網上又傳來一條消息:達摩院否認去漣水中專二次考試姜萍。

但這條消息是真是假呢?如果是真的,那麼網上到底是誰在造假達摩院二次考試姜萍?要知道這是為姜萍的水平背書,顯然要繼續打造其天才少女的形象,難道民間有圍繞姜萍的一個系統造假工程?

但如果是假的,也就是達摩院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對姜萍的二次考試,又是誰在造假呢?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達摩院確實對姜萍進行了二次考試,但現在一看影響這麼大,擔心以後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所以現在出來否認二次考試,以便為自己留退路。是這樣嗎?

管它真真假假,都不影響本文對姜萍水平的質疑。現在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網上那些姜萍在黑板上答題的視頻,是有人故意拍攝的,顯然幕後肯定有推手,做這些的目的就是為了流量!

那麼我們就等6月22日的決賽,看看塵埃落定之時,姜萍的水平到底怎麼樣。我還是堅持前文的分析:以她如此神速的進步速度,多幾個月的準備時間只能考得更好,而名落孫山只能證明是赤裸裸的造假,沒有任何藉口!

====

第四個質疑是:現在說有幾百個人工智能團隊也參加了比賽,最高分才34分,平均分只有十幾分。這更顯得姜萍了不起。可是最近已經有網友用AI大模型做了阿里的試題,得了80多分,所以網友質疑網上那500多個團隊用的都是什麼大模型?

總之,漏洞太多,可質疑的也太多了。

寫到這裏本文也不短了,在此老鄧要重申:千萬不要低估高級別數學競賽的難度,這不僅需要百萬里挑一的天賦,也需要投入超大量的時間。我們都敬佩自學成才的人,敬佩沒有背景、放飛自我、勤奮學習、改變命運的人。如果姜萍及其老師以及阿里達摩院沒有造假,那當然是極令人欽佩的,姜萍也將成為不世出的天才,被包括我在內的所有人所敬服。

但是,如果這是一場令人作嘔的造假,尤其是某些人為了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而無底線地造假,玩弄人們的美好願望,愚弄人們的智商,那就要被千夫所指,被定在恥辱柱上。所有參與造假的成年人和機構,以後必將遭到成倍的反噬!

立文為證!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老鄧說江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19/2069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