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十七大選舉方式:中共領導層產生微妙嚴重分歧

韓聯社10月18日披露,在中國領導層內部,圍繞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選舉方式進行着一場微妙的「暗鬥」。消息人士稱,以胡錦濤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十七大)中央委員選舉之際,圍繞候選人多於當選人的競爭選舉機制即差額選舉比例產生了立場分歧。

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歐陽淞1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2200多名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們將以不記名投票方式選出約200名中央委員會委員。對於如何確定差額選舉比例的問題,目前還在進行討論。」歐陽淞還表示:「也不排除採用西歐式民主選舉方式的可能性。」

這表明在距離選舉不到三天的時候,中共中央還沒有確定選舉方式。中國共產黨於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中央委員會委員的選舉中首度引入差額選舉方式,之後始終按照5%的差額選舉比例選舉產生中央委員會委員和候補委員。

在中共十六大上,代表們從208名中央委員會委員候選人和167名候補委員候選人中分別選舉產生了198名中央委員會委員和158名候補委員。差額選舉比例分別為5.1%和5.7%。

主張黨內民主化的胡錦濤體製成立後,中國共產黨一直在擴大各種黨政選舉中的差額選舉比例。選舉中共十七大代表時,全國38個選區的差額選舉比例達到15%,比選舉中共十六大代表時提高5個百分點。

選舉方式遲遲未確定引發了許多猜測。有分析稱,胡錦濤為了提高差額選舉比例正在與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勢力作鬥爭。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專家張卡貝斯唐(音)分析稱,認為胡錦濤為擴大差額選舉比例而努力的看法比較合乎情理。

據分析,為削弱在目前的中國權力結構中有着強大基礎的「上海幫」勢力,並支援力量較薄弱的共青團勢力,提高選舉競爭力有利於胡錦濤。中共十七大主席團計劃於17日通過中央委員會委員候選人名單,並從18日下午開始向代表們公開,使其開展評估和討論,進而於中共十七大閉幕的21日正式進行選舉。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7/1019/59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