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真慌了!連出十一道文件

—中共接連出台支持民企政策 民營企業家不買賬

中國政府周三(7月19日)連出十一道文件,要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今年民營經濟普遍萎靡的情況下,文件的用意似乎不難理解。但民營企業家到底如何看待這些新文件?

這十一道文件在周三發佈後,中國多個財經媒體,包括財聯網、第一財經、財新等網站都把相關新聞放在顯著的位置。財新網在主頁右側置頂了最主要的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財聯網則在其微博帖文中列出了這十一項文件的具體名稱,除了《意見》之外,還包括《中共中央、國務院: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融資支持真政策制度》、《中共中央、國務院: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等等。

只是財經網稍有不同,在主頁「要聞」欄的十四條新聞里乾脆就沒有相關政策發佈的消息。頗有意味的是,「要聞」第一條是「發改委將研究制定關於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的政策文件」,這似乎與中央政府強調對民營企業的幫扶顯出不同的旨趣。

就看明天A股的反應

中央政府在一天裏連出11道旨在幫助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在近年中國經濟政策制定過程中似乎是少見的,但也正映襯着這一時期民營經濟發展遭遇困境,尤其是去年結束疫情封控政策後,民營企業信心不足、復甦乏力的現狀。

中國政府從地方到中央,今年顯現出對民營企業境況明顯的擔憂,多次召開與民營企業家的座談會,了解他們的境況。據《證券日報》周二(7月18日)報道,中國發改委在15天內召開了三次座談會,邀請傳化集團、方大集團、飛鶴乳業等多家民企的負責人,尋求對民企發展的政策建議。

但這麼多看似利好民企發展的政策在一天時間集體出台,似乎並沒有在市場濺出多少漣漪。周三(7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開盤在3195點,收盤也僅有3198點,基本上沒有漲幅,創業板更是收跌23點於2177點。深圳證券交易所成份股價指數收盤時價格為10,972.96,僅比開盤時多出13點。全球三大金融網站之一的英為財情(investing.com)對當天中國股市的報道標題為《中國股市盈利大降!於3200點下方徘徊,成交額萎縮至7000億》。

《中共中央及中國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網頁截圖)

身在浙江杭州的諮詢類小微企業主葛平對這種局面似乎稍顯謹慎,他告訴記者,「看明天A股的反應,這個最真實;如果沒啥變化,基本當作是個外交部發佈會。」

葛平在2019年創業做管理諮詢類小企業,同時從商業企業和政府拿諮詢合同。他的企業在疫情期間經營困難,所以葛平本人十分在意政府是否出台了實際的幫扶政策。

2022年10月,杭州市政府出了一項針對中小微企業的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就是在2022年新招⽤畢業年度⾼校畢業⽣,簽訂12個⽉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社保費1個⽉以上的,可以每⼈⼀次性補貼1500元。

這個政策出來後,葛平的企業倒是拿到了錢,但他坦承,「這個政策是補貼企業的,並沒有落實到就業者身上;」他解釋說,大部分企業會直接把這種補貼用在繳納本應由企業交的社保上,等於說沒有剩下來給求職者的。並且他擔憂這種政策是否具有延續性,「政策要有連續性,一次性的東西不會帶來信心,而且這個都是小錢。」對於2022年初的政策,2023年是否會延續,他並不是很有信心,「這樣讓企業很難做。」

在新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中,第八條提到,「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直達機製作用,推動涉企資金直達快享。......針對民營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建立支持政策『免申即享』機制,推廣告知承諾制,有關部門能夠通過公共數據平台提取的材料,不再要求重複提供。」

葛平看到這條就笑了,他給記者發來一個微笑的表情符號,在回復短訊里無奈地寫道,「我舉個例子,有些公民取自己公積金里的錢都要審核還不能到賬,這種直接從財政拿的錢可以馬上到賬嗎?」實際上,葛平在做政府的諮詢合同過程中,他自己的結算經驗就不很愉快,「我一個項目和政府結算費用都要等半天,所以公信力有問題。」他細細地算了一下,「上十萬的尾款項目要等三個月,零星五萬以下的更久。」

對於新出的這一系列針對民企的政策,葛平依然是沒有信心的,「套話居多,人民的信心不是靠開幾次會和發幾個文件就能提升的。按照5W1H,我們清楚了中央為什麼要急於提升民營經濟以及目的,就是解決就業問題;那麼我們民營企業需要知道什麼時候用什麼方法由誰去落實中央的文件。」

他解釋說,所謂5W1H是企業管理中常用的術語,分別是指,Why(原因)、What(目的)、When(時間)、Where(地點)、Who(誰)、How(方法),社會事件也照此分析。

"一看就是喊口號"

社媒上對這十一個文件的意見似乎更加直接,名為「沈彤」的網友在推特上發文說,「這次的刺激政策還不如不出,出成這個樣子,讓市場一看還是喊口號,一下子泄氣了。」

身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民營企業家胡力任看了其中最主要的文件《意見》後,直說這些政策中國政府實際做不到,「可能是這樣的,就是如果你和政府的關係好,有些政策可能做得到,其實還是走老路。以前我在國內做企業的時候,很多人就是這樣,他需要政府關係,需要去賄賂官員,有些政策你可能拿得到。」

胡力任2009年在上海創業做科技企業,但因為知識產權被侵犯,在2018年被迫關閉企業來到美國。他在自己創業的企業上曾投資600萬,但並沒有從政府拿到一分錢的政策性資助。他認為,民營企業要拿到政府的資助難度很大,「小的民營企業拿得到嗎?拿不到。關係搞不好,你拿不到。拿到的都是些什麼企業,都是一些有關係的企業,『紅頭』的企業。為什麼那麼多企業家要去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是這些有關係的企業老闆在那裏搞。」

胡力任現在雖然已經遠離中國本土,但他一直和國內的企業家群體保持緊密聯繫。據他的觀察,他在國內的企業家朋友目前處境都不太好,「很多的行業都已經不行了,比如製造業,做化妝品的,義烏的那些小商品,這些東西可能都已經不行了;再比如說金屬類加工的東西。」

他也提到,可能還有少數的行業,包括醫藥類企業,以及和汽車有關的金屬加工企業還有不錯的市場。但對於目前中國經濟下行的趨勢下民營企業家的前景,胡力任保持悲觀的判斷。

《證券時報》周一發佈了一項調查報告,詢問了60位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知名院校的經濟學家,對中國2023年上半年經濟表現的評價和下半年的預測。其中76%的人認為上半年經濟發展「偏冷」,有86%的人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的主要風險是「企業家信心不足、投資意願不足」。

胡力任認為,關鍵是中國政府並沒有真正把民營企業家當成自己人,現在經濟出了問題,出台一些幫扶的政策也主要是為了緩和,「應該說現在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很多老百姓承受不了的地步,因為老百姓還有房貸,有的房貸甚至是一家人頂着。那麼,他要緩和一下,比如說讓人家開個麵館,你不能說麵館都開不下去了,那就完蛋了。」

胡力任強調,這些緩和政策必須是在不影響政治的前提下,如果民營經濟讓老百姓過於有錢,影響到中共的統治地位,那掌權者就要打壓了。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20/1929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