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陶傑

陶傑:關鍵意見領袖撈得4300萬 為什麼惹眼紅
2021-04-07

亦流亡海外的中國當代文藝批評家李劼,也很傲慢的說過:「本筆非常驚訝一批識字人。因為這個族群不以嫉妒為罪孽,理直氣壯地嫉妒得咬牙切齒。假如他們有本事嫉妒到了聚嘯山林的地步,倒也是回事。他們專門盯着不按照官府意志生活、不按照世俗標準行事的兒女挑剔,惡言惡語,將所有不敢向官府嚷嚷出來的怒氣,轉潑到特立獨行者的頭上,以示自己有文化。」

陶傑:KOL和民族基因問題
2021-04-06

畢竟不是陳奕迅劉德華,或者馬雲在香港賣房子吧?真是見識問題。於是這下好,堡壘可以從內部攻破。有這樣的盟友,你不需要敵人。香港人——尤其自命讀過兩本書的——沒有讀通歷史、人性、哲學,與共產黨鬥,秀才遇見兵也不如,更僅如一批小學生郊遊,森林遇到了老虎。

陶傑:幸災樂禍的哲學 小粉紅佔全了
2021-04-05

台灣的隧道車禍,技術上是一名卡車司機沒有拉上手掣的人禍,不是國家政策層面的人禍。你當初若在現場,提醒那個司機拉上手掣,他不會把你殺掉。國家政策的人禍不同:袁崇煥為國立功,皇帝凌遲處死之,押送刑場時,兩旁民眾還向袁精英吐口水,一文錢一片肉買來吃。後來清兵入關,屠殺平民,袁崇煥在天之靈若開懷大笑,也很正常。

陶傑:疫苗護照好 三道護照圍牆將至
2021-04-03

西方國家有人提倡推行疫苗護照,凡打了美國軍人運動員或武漢肺炎(此兩名稱任你二選一)防疫針者,一旦發出有效證書,即可恢復跨境旅行。但是世衛組織反對,聲稱會造成歧視。因為第三世界大量貧窮人口沒有得打針防疫,他們由此被剝奪了擁有此等護照的權利,很不公平。但是,歐...

陶傑:三等公民 快回國找公安
2021-04-02

由語意邏輯角度指出,自東方佛學文化的眾生平等說,All Lives Matter,理所當然。然而現在亞裔不可以與黑人平權,亞裔低黑人一等,自稱Asian Lives Matter者為極右法西斯。所以在紐約慘遭黑人暴打的那個亞裔女子,慘為黑白雙色種族主義的第三等公民。廣州的黑人敢在珠江邊這樣打人?我們的公安,會用百倍的鐵拳捍衛你。海外的赤子喲,快唾棄美國,回到的母親身旁。

陶傑:白人布林肯歧視黃人楊潔篪了
2021-03-30

本來是一名老婦大戰壯漢,賣點僅止於此,但一強調兩名當事人的種族,就變成國際大事。在這方面,西方白左主流媒體幾十年來本有指引:一旦有黑人犯罪被捕,不可報導其膚色,以免引起種族偏見。但是反過來,若有色人種是受害者,如明尼蘇達警察誤殺的那一宗,族裔膚色必定強調,以實踐社會公義。這樣一來,三藩市這宗毆鬥,本或只涉及社區免費飲食財富分配之爭,焦點變成種族戰爭。

陶傑:看戲 聖母婊演的不怎麼樣
2021-03-29

大陸網民對明星要求嚴格,也是對的。一來明星藝人收入人民幣以億計,二來有了錢之後個個辦了美加英國香港新加坡居留權。三來這個行業,每在國慶和春晚表演其非常精湛的愛國和民族團結的歌藝演技,中國網民稱之為「聖母婊」(這三個字相信不必詳細解釋)——我們知道你一貫在演戲,你也知道我們一貫知道你一貫在演戲,我們也一貫知道你一貫知道我們一貫知道你在演戲。

陶傑:中共沒搶走你拜登們的午餐
2021-03-28

早就不必用新疆棉,為何不用印度、美國?又要利潤,又要低通脹,川普早叫你快脫鈎,這樣就可以遠離血棉,但川普又是紐約時報說的法西斯總統。

陶傑:情關夫婦倍傷神 楊姓戰狼很委屈
2021-03-26

玩戰狼,面對美國鬼子欺凌,就是要「敘事簡直,發音剛勁」,不是叫你唱珍珠塔的「痛責方卿」:「情關夫婦倍傷神,慍怒含怨把賢弟稱,想你是赫赫天官佳公子,乃是堂堂宰相的舊王孫⋯⋯」中美關係,以前有一位政治局常委訪問美國,說應該像夫妻:若老公美國如梅鐸,妻子中國就是鄧文迪。有鄧文迪的輔助,梅鐸的新聞集團才能一統西方的傳媒江山。現在不一樣了。

陶傑:新仇舊恨
2021-03-24

為什麼紐約的警察如此仇恨亞洲家庭倫理的共浴文化?孔子學院為何沒有向美國民間宣講儒家倫理這一點?拜登可以撫吻陌生小女孩的脖子和耳珠,華人父親替幼女洗浴,卻被警察轟斃。天哪,美國是個什麼樣的地方,辛苦全家拿了綠咭,如此家破人亡,可憐還有那麼多中國人視之為天堂?

陶傑:看兩國交鋒 精武門風對左膠書生
2021-03-23

當對方說:「美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但我們中國人民也是偉大的人民。」布林肯可以插嘴反駁:「根據我們的政治正確左膠原則,你不可以這樣說。因為閣下在暗示:世上只美中兩國人民偉大,菲律賓人民不偉大,孟加拉國人民不偉大,非洲的索馬里和莫三鼻給的人民,不但不偉大,而且很渺小。你雖然沒有這樣明講,但按照我們美國文化準則,與你們三千年文化的有罪推斷和誅心之論,這一點我們倒和你一樣:Mr Yang你是一名種族主義者。在我們美國領土,請你停止宣揚種族主義。」

陶傑:這是戰爭 沒法平視
2021-03-22

像法國前總統奧朗德在法國爆發接二連三的恐怖襲擊之後,嚴正宣佈:這是戰爭。以總統之尊說出這個名詞,應該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戰爭不可以靠獻花和點蠟燭、手牽手唱愛歌來贏得,戰爭是一種狀態。若一九四〇年,德國的飛機正在轟炸倫敦。在倫敦的溫布頓若有一戶德國人,在一條街的英國人中間,到了聖誕節,總不可以期待其英國鄰居會像去年一樣邀請他們過來一起聚餐,然後一起聽貝多芬或華格納。在那種狀態,他家的窗戶若沒有被襲石頭,應該感激鄰居都是聖人。

陶傑:50年代的香港「第三勢力」
2021-03-20

香港進入動盪期,美國被指為外國勢力介入香港所謂顏色革命。連美國駐香港領事館幾個職員確診所謂冠狀19病毒,也被描述成抗拒隔離,但美國領事館隨即發表聲明,指為造謠。50年代初期,香港曾經是美國介入台灣政治的策劃基地。1948年起,國軍大陸內戰節節敗退,國府高層...

陶傑:未登天子位 先置殺人刀
2021-03-18

梅根指摘英國王室種族歧視她,不賜予其子阿奇王子名銜,事件發酵,令英國獨立電視台著名主持莫根(Piers Morgan)與一名非洲裔的客座主持討論時口角:莫根認為,梅根的話不可信。僅此一句招至四萬觀眾投訴,莫根憤而辭職。莫根辭職之後,仍然在社交媒體留言:我還...

陶傑:毒蝴蝶效應 梅根越玩越大
2021-03-17

紅樓夢嚴格來說,也可以是因為林如海的孤女自從進了榮國府,蝴蝶效應造就了「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的結局。梅根這等眉目,出身二流電視明星,現代的中國人還有一個江青備案,你問北京胡同里,在竹椅子上搖扇的任何大媽,給她看看照片,講述其人其事背景,該大媽也會坐直,把手上的扇一丟,一拍大腿:這妖精,不是個東西。

陶傑:袁國勇 香港的伽利略
2021-03-16

袁國勇身先士卒的深入民間,仔細檢查基層民居的通風系統和糞渠,一副專注嚴謹的態度,令我想起在實驗室里用一把孤獨的望遠鏡窺視天象的天文學家。然後遲至一年之後,雖然「高弗十九」冠狀病毒源來自美國、意大利或澳洲,已經成為十四億中國人民的堅固共識,但袁國勇還在「灼見名家」論壇,一個人、一把聲音,滿座衣冠,喃喃自語的重複:我還是認為這種病毒源自於武漢。一時四座俱靜。此語令我想起伽利略面對火刑。

陶傑:疫苗、社會科學和符咒
2021-03-15

袁國勇、梁卓偉、港大醫學院楊紫芝前院長、曾蔭權爵士,此俱氣質精英、智商高端之士,卻不聲不響排了外國勢力的另一條隊,選打曾經參與八國聯軍侵華的德國人研製的復必泰。本來有識之士早有呼籲:打針抗疫就打針,不要政治化。加入什麼中國人不中國人的,打一枝針要扯上百年帝國主義屈辱,加入負能量,與「快樂接種疫苗」不符。

陶傑:港女論梅根 真是照妖鏡
2021-03-13

拜登政府白宮女發言人讚揚:梅根真情剖白,很有勇氣。正如英女皇那簡短的三句聲明,表面好像很憐恤梅根一家三口在皇室里遇到的種族主義問題,在政治層面,這種詞語很有政治哲學的辯證內涵。發言人說梅根很有勇氣,可以解釋為表揚梅根雖然平時享受奢華、大包小包的名牌到處跑,...

陶傑:一國兩制B版 就像金庸改寫黃藥師梅超風有一腿
2021-03-10

以後要不要反對派呢?當然要。一個大老闆營運公司,不會完全相信CEO。大老闆不希望行政總裁和他的副手情如手足,兩個高級打工仔結拜兄弟,只會讓高層B與高層A不和,B來打A的小報告,A也與B勢不兩立。B反對A可以,因為我想從B的嘴巴里知道A在搞什麼鬼,交上來的數目是否真確,我可以分而治之,但B不可以把我的廠也想拆掉。

陶傑:再遊牧也不離一盤生意 趙婷不是劉亦菲
2021-03-09

趙婷的電影,主要國際市場,不靠「內需」,因為她不是「花木蘭」的劉亦菲。香港政治家兼前人大代表飛天朱說:愛國是一盤生意。同樣,中國人不中國人,對於一部電影,有時加分,有時影響利潤,百份百更是一盤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