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陶傑

陶傑:取締「中國好聲音」 為樣板戲鋪路?
2021-05-31

人家AGT是美國的節目,全球有叫座力,參與的才藝人士五湖四海的膚色雜陳,「中國好聲音」則登台者全部清一色為黃種漢人,不要說單廣州一地已經有五萬非洲黑人長期居住,非洲人會擊鼓和舞蹈,難道一個才藝的好聲音也無?是否黑人在中國的才藝,僅限於拍洗衣粉廣告時表演鑽入洗衣機的膚色漂白魔術,其他表演天才不獲承認?或維吾爾和藏族一個天才也無?

陶傑:毛澤東文革須先要有一個劉少奇 當下二次文革劉少奇在哪
2021-05-28

一九四九年之後,此艱辛探索在毛澤東領導下進入實驗的第三臨床階段。毛主席很聰明,以文化人為白老鼠,利用中國文人之孔乙己自卑寒酸基因,促成其自我告密批鬥。前之胡風反革命集團和反右,尚無紅衛兵,只一場熱身。一批文人知識分子熱烈自我撲擊撕咬。以達爾文主義物競天擇定律,文革受害人巴金、老舍、傅雷、錢鍾書、曹禺、冰心,幾全皆曾告密批鬥過他人。

陶傑:此店從來不必開
2021-05-24

港督麥理浩和布政司夏鼎基都知道,開這種鬼辦事處,政治敏感其次,必浪費公帑,派去的香港AO,只會利用此優差到處尋覓美食。誰是錢穆徐復觀、殷海光梁實秋,AO們一問三不知,鼎泰豐和張媽媽牛肉麵在何處,則中國口腔期小農基因發達、眉飛色舞的如數家珍。英國人省得那邊長駐一名鬼佬拍桌子「掟快勞」,只須一個信得過的鄧蓮如,花蝴蝶一樣,只往來大西洋兩岸,嬌笑之間,呷兩口香檳,經貿文化,一路暢通。

陶傑: 聯合國原來是奸角 官員嘴臉比屠夫
2021-05-23

聯合國在火線上的這幫官員,嘴臉都變成如香港特區林鄭月娥班子機械木然的那一批,雖一批是白人,香港的是黃種,在其五官表情,這種跨界別跨種族的招牌臉孔,就叫做全球化。

陶傑:領土「自古以來主義」 中以兩方當並肩作戰
2021-05-20

論維持自古以來的領土完整,以色列和中國都是全球千百年來數一數二的受害國。以中國模式仲裁,邏輯清晰、事實確鑿、文獻齊備、因果圓滿,根本無可辯駁,於以色列巴勒斯坦領土爭端,當然以色列全勝。

陶傑:以色列打擊哈馬斯 CNN定期露出左媒面目
2021-05-19

以痛苦的歷史記憶而論,猶太人的被迫害遠遠深重於阿拉伯人。中國可以因自一八四〇年以來受到的列強侵略史,在西方左翼知識界中贏得長期的偏袒和某種「中立」的體諒,但對於猶太人的立國夢,西方左翼的選擇和批判嚴厲得多。

陶傑:雞蛋與高牆
2021-05-1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到底誰對誰錯?很簡單,去美國叫一個女性主義者站出來,純由女權的角度,即刻有一個邏輯的結論——在左膠的世界裏,一切政治道德爭議,只簡化為種族和性別兩大規條。但是西方白左女性主義者,遇到這個問題,即刻顧左右而言他,這是左膠的偽道德主義最令人作嘔的醜陋面之一。

陶傑:凡可憐人 要想可恨處
2021-05-17

若想共享一點財富,不是不可以,但要「走程序」。例如,貧民可以聯同學院的知識分子,connect主流傳媒和黑命組織一起,四年一度的選舉,由黑命貴率先在幾十個城市掀起暴動,文職左膠留守輿論和思想,將拜登和賀錦麗送入白宮,再宣佈大幅加稅,印鈔派錢,那時就可以實現美國式社會主義大愛分享。這就叫做遊戲規則。

陶傑:美國留學要避加州
2021-05-10

社會主義仇視競爭,共產主義導致均貧,整個加州的中學數學教育,當然會因此而逐步陷入不分種族大愛平等的「均愚」狀態。正如中國五十年代初必須鬥地主,將來加州的華裔學生,在學校凡到了十六歲竟然還能將九因歌的乘數表背誦如流者,遭到黑命貴支持的黑同學拳打腳踢、白左教師以華裔學生故意炫耀數學天才、加強華人優越感、以種族歧視行為責令其退學者,只是時間問題。

陶傑:中共草船借箭 美國要翻盤只有一條路
2021-05-09

南韓和台灣兩國早年的獨裁者,並無極端的意識形態信仰,此兩國當初獨裁,目的是防止共產主義極端儀式信仰的蔓延。朴正熙和蔣介石的獨裁,第一不帶有意識形態,第二屬於防禦性,而且都同時親美。最終可以放棄獨裁。中共則不同。

陶傑:亞裔女性優越主義 比爾蓋茨啟示錄
2021-05-07

中方本來不知道,二十年來摸得清清楚楚。都知道蓋茨、梅鐸、朱克伯格,只看到一種動物,瞪眼睛流口水的生理反應是相同的。在這方面,我同意,中國吃定美國,而且以觀眾的身份為中國鼓掌打氣。

陶傑:印度變種病毒 印度人被欺負?
2021-05-02

論欺凌印度,聲稱大愛包容的拜登政府一馬當先,拒絕施以援手,繼承川普的「美國優先」,直到智囊提醒:印度洋還要靠印度看守着,不要把印度逼到某國那一邊,拜登如夢初醒,說好好,疫苗就來就來。

陶傑:香港特區裝修研究
2021-04-28

殖民地很多法律條例,包括查冊,是上一手業主的見識和經驗。你搬進來,當然可以大裝修,當然可以在廳堂掛一對紅燈籠,甚至最終將Butler改為一隊穿金黃旗袍的酒家女招待。除非日後另有來自同一文化背景的大豪客再出貴价接手,否則這座古堡,在英國、英聯邦、整個西方世界,不會再有洛克菲勒或羅斯柴爾德那一級的白人買家。

陶傑:捉蟲三部曲
2021-04-27

節目在外獲獎,擁有國際專業認可,香港電台當局拒絕為僱員負擔訴訟費用,聲稱蔡小姐只是「合約僱員」。官司可贏可輸,香港電台搶先劃清界線,連押注也不敢,先假設這位編導必輸、而且極可能入獄。以此類推,你會明白「文革」時期,為何會有批鬥劉少奇、他全家子女爭相與罪惡父親劃清界線吐口水的文化基因現象。

陶傑:天下的筵席 蘋果日報的結局
2021-04-23

若認為這張報紙是言論自由的殿堂,是美的化身,那麼根據三島由紀夫的火燒金閣寺美學境界,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會消逝,與其任其在人間腐朽,不如早日讓她永存於記憶之中。因為美是時間之外的第五空間。如果這樣講太深,長話短說,不如用口腔期的層次解釋比較明白:中國人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就是這個意思。

陶傑:由後藤新平到後新冠世代 借鑑了馬戲團
2021-04-21

日治台灣初期,行政長官後藤新平巡視台灣全島,深入觀察台灣山地土著與後來的閩南移民的人類學特徵。發現高山族土著刀耕火種,不足為患,惟渡海來的漢裔有點文化歷史,性格奸詐。近藤提出了「治台三策」:第一,台灣漢裔閩南人貪財愛錢,可用利益誘惑。其次,貪生怕死,得用高壓手段威脅;第三,非常愛面子,可用虛名籠絡。後藤新平參考了英國東亞殖民經驗,仿效英文說的「胡蘿蔔與棒子」,改以日本稱呼,叫做「糖飴與鞭」兩手策略,一方面嚴刑峻法對待異見者,另一方面積極建設台灣經濟。

陶傑:你好,愛丁堡公爵
2021-04-19

這段故事,溫情無限,正能量爆燈,在這個悲情的亂世,如暴雨中一縷回憶的驕陽,簡直是「你好,李煥英」的全球化跨性別跨地域跨種族的時空超越催淚劇。

陶傑:叔本華在三藩市
2021-04-14

叔本華沒有錯,不過次序顛倒而已。不論愛國劇、反種族主義正氣劇,美國慘遭川普四年之精神創傷,又經網絡跟車起鬨瘋狂抽水,演變為笑劇收場的風險甚高。我早說過此案疑點多。川普四年再由拜登接棒,民間智商崩陷更甚。遇到這等小事化大的泡沫新聞,隔岸觀賞者更不必戰狼上腦,買包咸脆花生,翹起二郎腿,睇定啲好。

陶傑:男人分等級 英王室三代解讀
2021-04-13

至於哈利,懵仔一名,娶了梅根,即淪為全球明眼人的超級笑話,若說如五成似游龍戲鳳的正德、三成像萬曆、兩成末代崇禎的混合體,也辱沒了明朝的任何一個皇太子。因為這些太子至少雖聽說過墨西哥是一個盛產鷹銀的未開化之地,不會去娶一個土女回來為貴人,讓她指指點點的教大明大清國為何容許蘭陵笑笑生的那本金瓶梅,構成對女性的侮辱,應予禁毀。

陶傑:關鍵意見領袖撈得4300萬 為什麼惹眼紅
2021-04-07

亦流亡海外的中國當代文藝批評家李劼,也很傲慢的說過:「本筆非常驚訝一批識字人。因為這個族群不以嫉妒為罪孽,理直氣壯地嫉妒得咬牙切齒。假如他們有本事嫉妒到了聚嘯山林的地步,倒也是回事。他們專門盯着不按照官府意志生活、不按照世俗標準行事的兒女挑剔,惡言惡語,將所有不敢向官府嚷嚷出來的怒氣,轉潑到特立獨行者的頭上,以示自己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