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太監

當太監入宮條件超嚴苛 「看家世」還要先考試(圖)
2024-10-18

在古裝劇中,有人為了生活選擇自宮當太監入宮,希望平步青雲,受妃嬪或是皇族的重視,生活一路順遂。但實際上,在古代太監一職還得經過重重關卡,唐代規定得出身官員之家、家世清白,明清時期甚至要先受訓,結業測驗如果不合格,就沒有資格成為太監、進宮服務。據《梨視頻》報道,古代醫療並不發達,一...

從公共知識分子到公公知識分子,是譏諷,亦是失望
2024-07-04

傳統語境中,男女之別在於陽剛或陰柔。陽剛是敢負責、敢擔當、直面壓制或收買而不彎腰之正氣。太監,俗稱公公,是受了宮刑,侍奉權貴之人。在常人看來,缺乏男根的那就不是真正的男人,就不會具備男人本有的風骨。現代科學也可以做部分解釋——器官影響激素的分泌,而這些激素...

周曉輝:中共常委們為何都像太監般俯首帖耳?(圖)
2024-03-14

蘇東和那些極權專制國家早已提供了結論,那就是最高統治者與官員之間並沒有真正的政治忠誠,有的只是利益的交換和權力的爭鬥,真正的忠誠和權力、利益是無關的。比如斯大林中風後,他的幾個所謂的忠誠下屬竟然故意拖延救治時間,等着其咽氣。如果類似的情況在北京發生,貌似忠心耿耿的六常委們會如何選擇呢?

【微博精粹】在太監面前站着撒尿 就是尋釁滋事
2024-01-07

寶兒姐種地:唐山地震死亡二十四萬多人,汶川地震死亡近七萬人,玉樹地震死亡兩千六百多人,積石山地震死亡一百多人。那些為地震叫好的,你們想過幾十年內因地震死去的這些同胞嗎?看到叫好的用戶里還有四川ip 的,真服了。

林保華:李克強不是太監 但無力回天(圖)
2023-10-29

中國上一任總理李克強10月27日凌晨在上海猝死,報道是突發心臟病。在上海他住在東郊賓館,是當年毛澤東的行宮,裏面的員工應該都是高政治標準,聽黨的話。因此爆出許多陰謀論不奇怪,因為習近平目前危機重重,最怕黨內政敵的反撲,而李克強是影響力最大及負有民望者。在清晨8點央視簡略報道他的死...

晚清改革與太監問題(圖)
2023-07-27

宮廷里有閹人的,不止中國,東方好些國家都有。但只有在中國的朝廷里,閹人是被叫做宦官的,因為,他們的確是一種官兒,底層的小宦官暫且不說,但凡混出點名堂,就有官職,有品級,在有些朝廷,比如南北朝,宦官還可以封王。到明朝,由於宦官的衙門,是十三監,所以他們又被稱為太監。太監可了不得,不...

古代太監大都不識字!他們怎麼「宣讀聖旨」?真相曝(圖)
2023-06-24

▲一般太監不會「宣讀聖旨」。(示意圖/翻攝自後宮甄嬛傳微博)現在的古裝電視劇里,大部分聖旨都是有太監宣讀的。不過太監作為奴才,能識字的機會極少,那到底要怎麼宣讀聖旨呢?其實,皇帝的聖旨一般有欽差大臣宣讀,太監並不過多參與。古代朝廷里有一個叫做「翰林院」的機構,裏面有一處是專門起草...

戲說皇帝造反(圖)
2023-05-27

康熙皇帝畫像。(示意圖/翻攝自維基百科)一.漢桓帝劉志——與太監謀事漢桓帝劉志能夠當皇帝,是由於他看起來比較笨,好控制,當時把持朝政的大將軍梁冀因此立十五歲的劉志當皇帝。一晃十五年過去了,劉志也做了十五年皇帝,可這十五年中,沒有感覺到當皇帝有什麼過癮的啊!...

陶傑:中國人的報紙,還是中國太監用的廁紙?
2023-05-23

64另有中國字,叫做「六十四」。明報曾自稱「辦一張中國人的報紙」,那麼堂堂正正的「祝賀明報六十四周年報慶」,「六十四」與「六四二十四」的那個64,在數學上和哲學上,都是兩回事。若用中國的數字來表達,當中隔一個「十」,你們香港特區中國人倒不必見64就像一群老鼠見到陽光、吸血殭屍見到太陽,嚇得個個大小便失禁。

記者證考核要求貫徹習思想 前記者:無冕王成太監(圖)
2023-01-11

中國有關部門近日出台新規,要求在預計今年七月實施的全國統一記者職業資格考試中,"深入貫徹"習近平思想,以及落實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等。有評論認為,此舉赤裸裸摧毀新聞自由,中國媒體已完全成為黨的宣傳機器。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去年12...

十常侍的故事(圖)
2022-12-17

所謂的十常侍,就是東漢末年的若干宦官,他們是漢靈帝時的中常侍,一共有十二個人,分別是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張恭、韓悝、宋典。漢朝人對數字比較馬虎,明明是十二常侍,偏說十常侍,叫開了,約定成俗,也就這樣了。當時中常侍還不止這十二人,但作惡多端的,就是他們這...

中國歷史上被太監害死的八位皇帝
2022-05-13

一、秦始皇秦始皇,秦莊襄王之子,13歲繼承王位,39歲稱皇帝,一生在位37年。他在位期間先後滅掉楚、燕、韓、趙、魏、齊六國,首位完成華夏大統一的風雲人物,建造了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王朝君主,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和改革家。秦始皇三十七...

最可敬太監!故意念錯1字救下了千餘人性命(圖)
2022-03-01

太監在古代皇宮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作為服侍在皇帝身邊的人,有時難免恃寵而驕;歷史上就有過宦官專權的情況,由於皇帝的寵愛,導致宦官對權利慾望過度膨脹,最後埋下了禍根;所以,有時候我們對宦官有着極不好的印象,但也不是所有的宦官都是這樣的,也有心存仁厚為皇帝着...

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選擇(圖)
2022-02-23

說到底,崇禎只是一個思有所作為的皇帝,卻同時是一個不知如何作為的皇帝,性子又剛愎自用,喜歡恭維,聽不得別人的意見。屢屢犯錯,卻都能怪到別人頭上,自己一丁點反思都沒有。致死,還固執地認為,是群臣誤了他。

晚清改革無法迴避的問題:太監(圖)
2022-01-18

宮廷里有閹人的,不止中國,東方好些國家都有。但只有在中國的朝廷里,閹人是被叫做宦官的,因為,他們的確是一種官兒,底層的小宦官暫且不說,但凡混出點名堂,就有官職,有品級,在有些朝廷,比如南北朝,宦官還可以封王。到明朝,由於宦官的衙門,是十三監,所以他們又被稱...

太監: 明代最有前途職業 照樣娶妻養子
2021-11-16

明代宦官之盛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明前期雄主們拿宦官當工具人看待,不讓他們識字,只使之灑掃、傳命令而己。可隨着後繼帝王質量下降,要麼志大才疏,要麼貪圖享樂,皇權雖依然強力,可權柄卻被閹人竊取。二十四衙門的宦官參差數萬人,除了控制宮廷內務,還隱隱將影響力...

太監宮女不能說!皇帝吃剩的飯菜藏玄機
2021-09-24

中國古代皇帝有着至高無上的待遇,不僅每天早上用頂級茶葉水來漱口,用膳時也總是十多道菜擺滿桌。但畢竟這麼多菜,皇帝自己也吃不完,且每一頓價值不斐,難道剩菜剩飯就全部丟掉嗎?還是有其他處理方式呢?這就是皇帝身邊大臣宮女不能說的秘密了!據悉,古代皇帝對吃相當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