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雞蛋有三種「最差」吃法,浪費營養、不利健康,您知道是什麼嗎?

雞蛋的吃法很多,煮、炒、煎、蒸、拌餡、做湯都可以。

其中,煮雞蛋因其營養最大限度地保留,而最受營養學家推崇。

不過,雞蛋還有三種最差吃法,您知道是什麼嗎?

雞蛋最好不要這樣吃!

01

茶葉蛋

茶葉和雞蛋本身都是很好的食物,但在製成茶葉蛋的過程中,茶葉中的鞣酸會與雞蛋中的蛋白質結合,產生鞣酸蛋白,從而抑制腸道蠕動,延長糞便的排出時間。

02

溏心蛋

烹飪雞蛋時,徹底將蛋煮熟是非常必要的。

因為,一般雞蛋中可能會攜帶沙門氏菌,如果在烹飪過程中沒有充分煮熟,就可能會有殘留,吃後可能會引發腹瀉、嘔吐、發燒等問題。

因此,如果實在喜歡吃溏心蛋,建議選擇可生吃的滅菌蛋。

03

生吃

生吃雞蛋的營養其實並不如熟雞蛋,因為,生雞蛋中有一種名為抗胰蛋白酶的物質,它會阻礙雞蛋中蛋白質的吸收,使雞蛋的營養被白白浪費。

此外,生雞蛋的蛋清中還有阻礙維生素B7吸收的成分。

每天吃多少雞蛋比較合適?

整體說來,吃雞蛋這件事,需要放在膳食結構中去考慮。

如果肉、奶、水產品等消費較高,可減少雞蛋的攝入;但若以素食為主,可略微加大雞蛋的攝入。

我國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因此,《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議每人每周應攝入蛋類300~350克,需分散在每天各餐中。

一般來說,一個中等大小的雞蛋約為50克,換算一下,大約就是每天吃一個雞蛋,每周進食6~7個雞蛋就可以了。

而2020年2月發佈的《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疾病指南》中也指出,健康成年人應每周攝入3~6個雞蛋。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吃雞蛋,冠心病、高膽固醇血症患者、膽結石患者、腎功能不全人群、肝硬化血氨升高人群以及蛋白質過敏者不適合吃雞蛋。

如果是高脂血症、糖尿病人,建議每周少於3個。

雞蛋怎麼選?

雞蛋屬於生鮮產品,儲存不當很容易變質,影響口感和安全。

因此,「會買」、「會存」很重要。

01

買雞蛋記住3件事

購買雞蛋時,建議大家首選正規超市的大品牌產品,生產日期越近越好。

如果是購買沒有標註日期的散裝雞蛋,要做到以下幾點。

摸一摸:如果雞蛋太光滑,說明蛋殼膜已經「消失」得差不多了,新鮮度明顯下降。

掂一掂:同樣大小的雞蛋,手感越重說明水分蒸發越少,雞蛋就越新鮮。

看一看:透過光看一看,氣室越小,雞蛋越新鮮。

02

存雞蛋記住4步驟

第一步:買回的雞蛋裝入乾淨的包裝袋中,再放入冰箱蛋架上保存。如果覺得雞蛋表面太髒,可用干紙巾輕輕擦拭。

第二步:大頭朝上,小頭在下。雞蛋的氣室主要集中在大頭一端,相比小頭向上,大頭朝上更能保持雞蛋的新鮮度。

第三步:隨吃隨取。從冰箱中取出的鮮蛋要儘快食用,不宜再久置或再次冷藏。

第四步:不要過度地囤雞蛋。一般來說,在20℃下,雞蛋保質期為45天;在0~4℃的環境下雞蛋可保存60天以上。

本文綜合自中國中醫藥報、科普中國、生命時報、我是大醫生官微等。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

來源:家庭常用指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