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這3種菜是「甲醛大戶」?3個誤區讓菜越洗越髒,趕緊改!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日蔬菜攝入量為300~500g,蔬菜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不過,有關蔬菜中甲醛超標的傳聞始終不絕於耳:

有人說豆腐太白是因為添加了甲醛來漂白;金針菇若帶有異味,就被認為是甲醛浸泡的結果;擔心用膠帶捆綁的蔬菜會殘留甲醛……更有人使用室內甲醛檢測盒對食用菌進行了測試,並發現香菇等菌類含有甲醛,這一發現讓許多人感到擔憂和恐慌。

那麼,甲醛真的會如此輕易地滲透到我們的市場中嗎?我們日常吃的蔬菜還安全嗎?

這些常吃的菜竟然是「甲醛菜」?

1.豆腐太白,難道是摻了甲醛?

有人說,商家為了讓豆腐賣相更好,會偷偷添加甲醛。其實,豆腐的白淨程度主要取決於豆子和凝固劑。不同種類的豆子和凝固劑,或者過濾程度的不同,都可能讓豆腐看起來更白。所以,別一看到白豆腐就緊張,以為裏面摻了甲醛。而且,從法律角度講,加甲醛到食品里是違法的。在正規地方買菜,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啦!

2.金針菇有異味,是甲醛泡過嗎?

你打開一袋金針菇,有時會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有人說這是因為金針菇被甲醛泡過,吃了會得癌症。其實,這種異味是金針菇在運輸過程中因為溫度環境變化,進行了無氧呼吸,產生了一種對人體無害的氣體,跟甲醛沒關係。而且,商家用甲醛泡金針菇不僅不降低成本,還可能因為味道太大被發現。所以,這個說法真的沒科學依據哦!

3.用膠帶綁蔬菜,會留下甲醛嗎?

有人說,捆蔬菜的膠帶有毒,會留下甲醛。其實,這種膠帶跟我們平時用的透明膠差不多,就是塗了粘合劑的塑料膜。按照標準做的膠帶很安全,跟甲醛關係不大。而且,甲醛很容易溶在水裏,也容易揮發。就算蔬菜上有一點點,做飯的時候也就沒了。

3步教你避開甲醛食物

甲醛,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讓人有些害怕,畢竟它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定為一類致癌物。確實,如果吸入太多甲醛,我們身體裏的酶會忙不過來,導致蛋白質出問題,甚至可能讓我們更容易患上癌症和血液病。吃下大量甲醛就更不得了了,可能會肚子痛、吐、暈倒,甚至傷害到腎臟,最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致命。

其實,甲醛的危害跟它的濃度大有關係。研究顯示,要喝下一大瓶福爾馬林才會致命,這在日常生活中幾乎不可能發生。而且,吃進去的甲醛遠不如吸進去的危害大。一般來說,只要空氣中甲醛濃度稍微超標,我們就能感覺到,所以不必過分驚慌。

輕鬆3步,讓你遠離甲醛食物

第一步:購物時認準正規大超市或者有資質的農貿市場,這樣買的東西才更放心。

第二步:吃東西前一定要確保加熱到位。甲醛怕熱,加熱後它就跑得無影無蹤,這樣吃起來就更安全了。

第三步:吃東西要多樣化,不要偏食。這樣就算某種食物有點問題,也不會吃太多,風險自然就降低了。

到底怎麼洗菜才對呢?

1.流水沖洗最靠譜

直接用流水洗,邊洗邊搓,這樣既能去掉污漬,又不會傷到菜。洗綠葉菜時,記得把葉子都翻開洗洗。像土豆南瓜這種,縫隙里容易藏污納垢,可以用小刷子刷刷。

2.削皮更簡單

如果覺得洗不乾淨,削皮也是個好辦法。像土豆、胡蘿蔔、絲瓜這些,把皮一削就乾淨了,簡單又快捷。

3.焯水更安全

焯水也是個不錯的辦法。高溫能讓農藥分解得更快,還能殺死寄生蟲。而且,焯水還能去掉菜里的草酸。草酸這東西,吃多了對身體可不好,會影響鈣的吸收,還可能導致結石。所以,像莧菜、菠菜這些草酸多的菜,最好先焯水再煮。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老趙這有事兒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