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體制內外苦日子來了,養老金並軌只是開始;地方政府過不了苦日子,野路子搞錢,玩大了

——【阿波羅網報道】

地方政府過不了苦日子,野路子搞錢,玩大了 體制內外苦日子來了,養老金並軌只是開始 中共出台最嚴減持新規,將令經濟雪上加霜 中國5月PMI下跌至49.5!低於榮枯線,路透:出乎意料地下降

房地產時代的落幕,土地財政下行,地方政府正在不斷「創新」。

中共的養老金並軌只能延緩社保基金支出壓力,改變不了現狀,體制內和體制外,都要學會過苦日子。

中國5月PMI下跌至49.5!低於榮枯線。路透社評論指出,出乎意料地下降。

中共證監會近日發佈了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減持新規,有評論認為,這將令中國經濟雪上加霜。

地方政府過不了苦日子,野路子搞錢,玩大了

房地產時代的落幕,土地財政下行,地方政府財政承壓是常態。

那地方缺錢怎麼辦?

公眾號「馬江博說趨勢」表示,兩頭採取措施,開源和節流。

節流的辦法很多:

比如將水電氣等公用事業進行「市場化」,由企業漲價,這樣政府就不用撥款了。

再比如事業單位精簡和人員縮編,力度大的甚至做出了「531」的大跨步方案。

還比如政府單位全面縮減行政開支,架勢就是要過緊日子了。

向內動刀,勇氣可嘉。

再說開源:

浙江麗水,膽子很大,放開個人購地限制,讓有高端住房需求的群體集資拿地。

蘇州,搞起了產業園新模式和ppp新模式,成功完成千億招商。

上面的都是正面形象,但在苦日子下,地方也有牛鬼蛇神。為了搞錢,簡單粗暴「亂收費『』,舉幾個典型的打打板子:

某省大市,自行車無牌上路,直接罰款50元,老百姓也納悶:騎了這麼多年車了,也沒聽說自行車上路考試的啊,怎麼就罰上款了。

內蒙開魯縣,更誇張。農民改造「草地」變「耕地」,卻被要求繳納數百萬的增補承包費,甚至鬧出了「雲浩止耕」的鬧劇。

河北某縣,交通行政處罰案件,依靠造假卷宗和釣魚執法搞錢,比例超過9成,真是和尚打傘,無法無天了。

干出這種事的地方,仔細觀察,有共性:經濟轉型慢、財政來源單一。

心態上,過不了苦日子,也又搞不出經濟結構轉型,不搞野路子,根本就沒錢。

有的地方還能小打小鬧,有的地方可就玩的太大了。

2021年,霸州市政府就違規提出將非稅收入(罰款)與徵收單位支出掛鈎,納入鄉科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績效考核。

交通的在堵車輛來罰款,工商的去檢查企業罰款,環保的去工廠罰款,甚至連農業局都跑到養豬戶家裏去罰款。

「成果」當然是喜人的:僅僅三個月時間,就罰沒了接近2億元,佔到了財政預算的30%,是以往的900多倍,涉及企業2547家,平均每家罰款和收費2.64萬元,另外還有不計其數的個人和個體工商戶被濫罰。

運動式執法,搞得民不聊生,烏煙瘴氣。

說回到今天的主題,不管是2021年的霸州,還是2024年的各地市縣,

財政沒錢,而地方又不願過苦日子,所以他們都有着依靠罰沒收入來彌補財政缺口的強烈衝動;

所以才會上演一幕幕「釣魚式罰款、運動式執法、地毯式找錢「的無端鬧劇。

背後的實質,還是地方權力的泛濫和公權力的限制監管不足,更是地方政府「過緊日子」的思想觀念沒有真正樹立。

體制內外苦日子來了,養老金並軌只是開始

公眾號「早晚保"發文稱,史遺留原因中國的社會養老,搞的養老金雙軌制,這種制度導致了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職工在養老金領取上的差異,體制內與體制外退休老人兩種天差地別養老生活。

同樣勤勤懇懇工作35年,體制內有編制人員,退休後能拿到,退休前80%~90%的工資收入,不包扣職業年金,加上職業年金,退休生活幸福感,讓人踏實。

同樣勤勤懇懇工作35年,私企大廠企業職工,退休後能到,退休前40%的工資收入,加上企業年金,一大筆錢,退休晚年有保障。

國際勞工《社會保障最低標準公約》規定,養老金的最低替代率為55%,而世界銀行組織說,要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變,養老金替代率需不低於70%。

簡單說,如果養老金低於50%,生活水平對比退休前會有大幅下降;

如果達到60%至70%,即可維持基本生活水平;

如果在70%-100%之間,就可以維持退休前現有的生活水平。

參照中國體制內外退休養老金替代率,不難發現,退休前提保障生活水平不變,或提高。

體制內符合標準,體制外養老金替代率,差一大截,生活水平保障不了的退休,也能叫做「失業」。超過90%以上的人不在體制內~~

這種不平衡的待遇,引發了社會對公平性的討論,暴露了養老金制度中的結構性不合理。

哪裏不合理改哪裏~

一、養老金並軌

中國早在2014年啟動了養老金並軌改革,並設定了10年的過渡期,從雙軌制改單軌制。

三、單軌制後養老金替代率,會有多大變化

應該說,這種變化有限。我們的社保養老金採取現收現付制,有工作的年輕人交社保的錢,直接給退休老人領取,叫「現收現付制」。

在這樣一個歷史階段,領錢的人越來越多,交錢的會越來越少。

2022年出生人口是956萬,交社保的人是2113萬。

假如退休時間不變,等到2052年,交社保的這2113萬人,也要開始領退休金了,他們領的社保養老金,來源2022年出生的956萬人繳上來的錢。

未來,一個年輕人交的錢來養兩個退休老人,想一想,社保繳納基數該交多高,才能滿足兩個老人的退休生活。

養老金並軌只能延緩社保基金支出壓力,改變不了現狀,體制內和體制外,都要學會過苦日子。

養老主要還是靠自己,才靠譜。

中共出台最嚴減持新規,將令經濟雪上加霜

中國經濟難見復甦跡象,股市持續低迷,中共推出各種救市措施。中共證監會近日發佈了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減持新規,禁止許多公司的大股東減持,圍堵離婚式減持等各種「花式」減持行為。專家分析,這種方式是飲鴆止渴,雖然可能暫時緩解股市危機,但長期來看,市場經濟的缺失將導致中國經濟的進一步惡化。

根據Wind的數據,上海深圳上市的5000多家公司中,約有一半公司受到新規限制。台灣南華大學教授孫國祥表示,這意味着中國大陸的大股東不允許脫手股票,這顯示中共對股市管理的信心不足。經濟復甦乏力導致中國股市持續低迷,滬指在今年2月曾跌破2700點。中共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包括重罰做空、不准拋售、下調股票交易稅和放慢新股上市,但效果不佳。5月24日,滬指失守3100點關口。

中國5月PMI下跌至49.5!低於榮枯線,路透:出乎意料地下降

中國國家統計局31日公佈,5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5%,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顯示製造業景氣水平有所回落。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0.7%,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中、小型企業PMI為49.4%和46.7%,比上月下降1.3和3.6個百分點。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於榮枯線,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低於榮枯線。

路透社31日報導形容,中國5月PMI是「出乎意料地下降」,顯示中國的房地產危機持續影響企業、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推出新刺激措施的呼聲也持續。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Loading...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Loading...

 

Loading...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