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出台最嚴減持新規 將令經濟雪上加霜

圖為上海證交所。(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國經濟難見復甦跡象,股市持續低迷,中共推出各種各樣的方式救市。中共證監會近日發佈所謂「史上最嚴」的減持新規,禁止許多公司的大股東減持,圍堵離婚式減持等各類「花式」減持。專家分析,這種方式是飲鴆止渴,即使是度過這一波股市危機,但長期來看,市場經濟沒有,中國經濟就垮了。

一半公司受到新規限制

繼4月推出資本市場指導性文件《國九條》強化股市監管後,5月24日,中共證監會再公佈《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管理暫行辦法》(簡稱減持管理辦法)《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規範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行為,同時增加大股東透過大宗交易減持前的預揭露義務,自發佈之日起施行。

《減持管理辦法》共31條,明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在破發、破淨、分紅不達標等情形下不得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或者大宗交易減持股份。

當局將減持與分紅掛鈎引發關注。Wind數據顯示,A股上市滿三年(2021年前上市)的公司中,2021年~2023年淨利潤持續為正、年度現金分紅總額均為0元。

據Wind的數據,在上海或深圳上市的五千多家公司中,實際上約有一半公司受到上述新規的限制。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對大紀元表示,「當然,暗示的是中國大陸現在這些大股東不准用任何方式脫手自己手邊的股票。」

他說,所謂史上最嚴的減持股份新規,代表《國九條》部分失效,也說明中共當局對於股市管理的信心不夠,這項新規只不過把定時炸彈的時間往後拖延而已。

大陸資本市場資深人士徐真對大紀元表示,「目前來說就是整個經濟下行,股市的維穩壓力也是非常非常大的,它就限制大股東、不讓大股東減持,術語叫鎖倉,證監會叫維穩,不能讓股價跌下來。」

受經濟復甦乏力影響,中國大陸股市持續表現低迷,滬指曾在今年2月一度跌破2,700點。中共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包括重罰做空、不准拋售、下調股票交易稅和放慢新股上市等,但效果不佳,滬指只是略微回升,在3,100點左右徘徊。5月24日,滬指失守3,100點關口。

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對大紀元表示,「現在你想,如果大股東一塊來拋售的話,這樣肯定就拉動股市整體下滑。現在叫做保3,000或者保3,100,這都是證監會主席吳清的一個最重要的目標了。」

大股東減持股票的規模龐大

中國股市一蹶不振,市場普遍對股市悲觀。中國私募基金經理Leo曾一直看多中國股市,但是現在他說,「我的建議就是,現在正好這個反彈上來了」,「就趕緊賣掉,就算割肉也得儘早地走。」

近年來,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的現象越演越烈,大股東減持股票的規模龐大。Wind數據顯示,最近幾年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減持規模在近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到7,000億元之間,其中2020年減持股份數量分別為422.75億股、7,072.79億元;2021年減持股份數量分別為325.19億股、6,111.33億元;2022年減持股份數量分別為322.18億股、4,950.11億元;上市公司重要股東2023年減持股份數量分別為240.76億股、3,996.80億元。2024年以來A股仍有556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發生了減持。

李恆青表示,「為什麼要減持?減持就是(股價)在相對高位上,規避未來的風險,趕緊減,就是逃了,先逃出去。」

「你限制了那麼多的辦法不讓賣,可是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他老惦記着要賣,老惦記着想跑,那什麼招都會有的,他怎麼變通也都能夠逃出去。」

近年來,「上市僅一年邦彥技術董事長被指『技術性』離婚」,「上海滬工股票連續漲停實控人申請離婚」等離婚減持套現的新聞頻現報端。據《財經》梳理,2023年A股共計有11家上市公司發佈大股東離婚公告,

李恆青說,「現在把這些投資人或者生意人都給逼急了,假離婚,說夫妻兩個共同財產,然後離婚,資產分割,分割了以後割到妻子名下,然後就可以賣了。所以現在這塊也禁止。」

本次修訂後的《減持管理辦法》的另一個特點是防堵繞道減持,特別列出技術性離婚減持、轉融通出借等各類「花式」減持。

分析:沒有市場經濟了

中共證監會最新的《減持管理辦法》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減持新規」,將原有的規範性文件上升為規章。

禁止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中共證監會早在2020年就出台了《上市公司創業投資基金股東減持股份的特別規定》。2023年8月27日,中共證監會再發佈了關於《進一步規範股份減持行為》的文件。

2023年9月15日,上市公司東方時尚董事長因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340萬股(涉及金額2,203.2萬元)被捕,是首家遭處罰A股公司。

李恆青表示,「用自由市場經濟規律來治理,動作太慢。怎麼辦?直接就派公安部副部長帶隊去上海股票交易市場去抓人。一抓人,大家都害怕了,說只能買不許賣,那真的就不敢賣了,誰賣抓誰呀。」

「這樣的話就是破案了,那就不是生意了,就不是資本市場了,所以談不上什麼市場經營了。這個時候就是有病亂投醫,飲鴆止渴了。」

「如果離開了自由市場經濟,即使是把這一波股市危機渡過去,這樣沒有市場經濟了。股市的最核心的就是自由交換。如果沒有自由交換了,你只能買不能賣,那還能怎麼活躍股市?你不活躍股市,資本市場就沒了,形同虛設,那中國經濟就垮了。」

孫國祥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特別是從A股來看,不管是轉賣、私下交易、漏洞減持等等,可能都會對目前中國的股票市場造成信心或信任上的打擊,對目前可能比較雪上加霜的中國經濟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另外一方面也代表的是中共對於目前股票市場能夠管理的信心還是不夠的,也就是說中國股票市場似乎還是有一點岌岌可危,才會有這麼更嚴厲的暫行辦法的出台。」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大紀元記者黃雲、駱亞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