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沒人看還是沒錢了?中共停辦大量「基層喉舌」

大陸地方政府近日大量關閉其微信公眾號和微博賬號,因預算削減、人力短缺等原因,使維護這些賬號的日常營運成為一種負擔,也讓地方公務人員苦不堪言,大陸政府對此公告,對於使用頻率低、實用性不強的政務應用程式,應及時關停註銷並提前發佈公告。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大陸近2個月有超過10個省的市政務微信公眾號和微博賬號宣佈停更和註銷,層級覆蓋省、市、縣、鄉鎮和村,涉及多個行政部門,相關資訊將集中到上集單位的賬號,或是在政府網站或官方應用程式發佈。

江蘇省寶應縣安宜鎮工作人員近日關閉多個村委和社區微信公眾號,對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基層人少事多,手裏的工作千頭萬緒,有這個運營維護公眾號的時間,還不如給老百姓多做幾件實事。」

陝西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他和幾位同事在本職工作之外,還負責科室公眾號的更新。

長官要求日更三條,必須要有關於科室工作的推文,其他則是鎮上活動和會議推文,長期以來個位數的瀏覽量讓他苦不堪言,「發出去基本沒人看,連自己人都懶得去瀏覽,這種加班做的活沒一點用,大家都不願意做。」

報道指出,大陸國家網信辦2023年5月發佈《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政務新媒體賬號已發展至11萬個。實際瀏覽這些停止運營賬號,有的更新頻率低,有的雖然保持穩定更新頻率,但整體閱讀量不理想,大多數閱讀量長期保持在兩位數。

大陸許多地方的政令宣傳徒具形式,浪費人力與經費維護,多地已陸續關閉官方社群賬號。圖為浙江烏鎮多年前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場景。

南華早報報道,曾被大陸地方政府視為重要宣傳工具的機構應用程式和網站,因預算削減、人力短缺等原因,許多機構不得不縮編負責更新網站和社交媒體賬號的約聘人員,使維護這些平台的日常營運成為一種負擔。

大陸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已在2023年公告,對於使用頻率低、實用性不強的政務平台,應及時註銷並提前發佈公告。

南華早報引述地方官員和分析人士觀察,此一趨勢顯示,地方政府必須縮減發展規模併合並職能,這是制度改革、資金縮減以及負責維護這些平台的基層幹部日益疲憊的結果。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聯合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