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當局下場抓人,這行業正進行史無前例「大清算」

理財行業正在進行史無前例的大清算。

最近有一個關於中植系的消息非常醒目:

中植系的恆天財富5名理財顧問被抓,後續還會全面追繳所有理財顧問的違法所得。

公安執法機構進入恆天財富內部帶走了5名理財顧問,原因是這些理財顧問拒接公安電話,或以各種理由拒絕退賠。

這還只是開始,北京公安已經擬定了未完成退繳的打擊名單,這是針對中植系理財顧問們發起的專項行動,這個名單主要有幾類人:

1)公安多次聯繫仍然拒接公安電話的。

2)公安聯繫完之後就各種理由拒絕退回,死都不退錢的。

3)只退了一部分的,還在繼續拖延的。

這是我印象中首次對理財師和理財顧問群體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國家下狠手了。

而在此之前,中植系和四大財富公司的高管們已經相繼被抓,中植案的風暴,在進一步向下滲透。

這次追贓的主要是理財顧問參與銷售的定融和自融產品,保險、信託、二級市場證券產品暫時不涉及。

啥是定融和自融產品呢?

簡單解釋一下。

發行金融產品是要報備的,比如發行債券、私募基金、公募基金都要向證監會報備,發行保險跟銀行理財要向金管局報備。

但是證監會和金管局審核都很嚴,中植想發行動輒8%以上的理財,根本通不過。

那怎麼辦呢?

中植財富另闢蹊徑,跑到地方金交所甚至偽金交所去備案。

因為這些金交所是地方發了牌照的,屬於正規軍,只要在這裏備案了,中植的理財產品也算是合法的。

而這些金交所才不管你風險什麼的,只要給錢,一律報備通過。

所以中植也就肆無忌憚地鑽法律空子,開始搞起了資金池和自融:

中植系底下的公司缺錢,但是資質不夠,拿不到正經渠道的錢,於是到金交所備案一個定融產品,用超高收益吸引客戶,讓自己的四大財富公司去銷售。

這些自行募集來的錢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資金池,專門給自己填窟窿,哪個子公司需要錢就往哪裏填,主要還是用來借新還舊。

對,典型的龐氏騙局

沒想到房地產一崩塌,池子開始漏水,這個局也做不下去了。

2023年,中植系全面暴雷,15萬投資人巨虧,單個客戶最大投資金額甚至高達50多億元。

根據現在的清算統計:目前中植系留存賬面資產2000億,但是未兌付投資人的錢還高達4500億,還有着2500億的巨大缺口。

而在這個龐氏騙局裏的幾個關鍵角色也先後被處置:

金交所徹底關停,中植系公司被接管,中融信託被接管。

四大財富公司被接管,高管被帶走,現在則是輪到理財顧問們了。

理財顧問雖然打着的是「顧問」的名頭,但是實際上乾的是銷售的活兒,銷售中植系的定融產品。

根據目前的政策,理財顧問必須退回銷售定融產品時拿到的提成,這部分已經被認定為贓款,必須退贓。

有人會為這些理財顧問鳴冤:他們也不過是公司裏面的打工人,領工資,賺提成,並沒有違法,讓他們退回提升是不是太不人道了。

但事實上,還真不冤。

他們在向投資者銷售中植系產品時經常採取虛假宣傳、誇大收益、隱瞞風險等手段進行銷售,以「固定收益投資」和「穩賺不賠」等名義進行違規承諾,還在明知產品存在巨大風險的情況下故意誘導投資者投資從而產生虧損。

你說,冤嗎?

但簡單算一下,這些「顧問」的提成比例也僅為1.5%。充其量追贓能追回40——50億,對中植系高達2500億的虧損窟窿來說,還是杯水車薪。

房地產下行帶來的一個又一個大雷,在相當程度上消滅了中產和富裕階層的購買力,而中植系只是當中比較響亮的一顆暴雷。

只要房地產不企穩,理財行業的大清算還會繼續。

而且,抓人口子一開,還會一直抓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馬江博說趨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