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遭重挫!習當局大大低估了這「妖魔」;中共急了,養老的事,火燒眉毛【阿波羅網報道】

中共急了,養老的事,火燒眉毛 遭重挫!習當局大大低估了這「妖魔」 如松:央行眼中的超級魔鬼已經出籠 「銅博士」蝶變「新時代石油」,上漲預期加強

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持續加劇,但護理人員缺口嚴重,而且缺錢,有報告指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將在2035年耗盡。

蘋果代工廠富士康生產線遷出中國,河南首當其衝,一季度手機出口同比銳減六成。

美聯儲持續加息以降低通脹,但卻帶來大宗商品以及貴金屬等的價格飆漲。

銅的國際價格5月20日一度達到1萬1100美元左右,自2022年3月以來再次創出的新高。「銅博士」蝶變「新時代石油」,上漲預期加強。

中共急了,養老的事,火燒眉毛

截至2023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97億,佔總人口比重達21.1%。有的老人身體還可以,可以自理。但有的老人就不能,而且這是最終的趨勢。所以就有了基數龐大的失能老人群體。

公眾號「馬江博說趨勢」發文說,研究表明,2021-2023年全國60歲以上失能人數達到4654萬人,老齡化趨勢改變不了,失能總人數也在上升。

2020年,有研究機構測算養老護工崗位則應達到657萬至731萬,但現在,中國養老護工缺口還在300萬至500萬人。

而且研究機構還預測,當出生在1962年「嬰兒潮」時期的人口邁向80歲,失能老人可能以億計,需要多少護工,可想而知。

可現在是什麼情況,一個例子:在上海市某公立醫院,運行床位4000餘張,但在崗登記備案的護工人數僅為260人,且70%以上的護工為51-60歲。

然後,就是缺錢。

養老金缺口多大,看數據。早在201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就預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到2027年達到峰值6.99萬億元,2028年首次出現當期負數,此後迅速下降,至2035年耗盡。

這麼看,養老看護這事,已經火燒眉毛了,國家必須出手。

最近,教育部擬同意設置康復大學、民政職業大學等33所本科高校。

說實話,這塊的市場很大,長期護理服務需求預計將在2030年達到3.1萬億元,並在2040年達到近6.6萬億元,現在也超過了1萬億。

不過,市場大,缺口也大。2030年和2040年分別達1.9萬億元和3.8萬億元的缺口。

截至2023年底,全國註冊護士總量達到563萬人,但是,還遠不夠。2019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38個成員國均值公佈的每千人註冊護士數量均值,高達8.8人。中國不到人家的一半。

遭重挫!習當局大大低估了這「妖魔」

近日,「冰川思想庫」一篇《河南富士康,事情正在起變化》的文章指出,中國海關總署發佈的31省份一季度進出口數據顯示,外貿大省河南進出口下降,最主要原因是手機出口量大幅下滑。河南鄭州的富士康是蘋果手機代工大戶,也是河南最大的出口企業。

根據鄭州海關數據,2023年一季度,河南全省出口了1688萬台手機,而2024年一季度僅有664萬台,減少了1024萬台。手機出口金額從2023年一季度的711億元,下降至2024年一季度的272億元。

文章指出,即便考慮今年一季度蘋果在華銷售量大幅下跌19.1%,全球手機銷量也在下滑,但也不至於減少這麼大的幅度。這大概說明:「穩坐全球手機代工第一把交椅多年的富士康,正在從河南撤走部分生產線。」

由於手機失速,河南正在轉向造車。

今年1月初,富士康突然投資5億元在河南建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代工廠,甚至還表示要全包國內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代工。比亞迪也在河南加大了投資規模。但作者反問,「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否能夠替代一切?」

作者提醒,代工被妖魔化的另一面是,作為全球尖端產品的代工工廠,在生產運轉過程中,中國不僅獲得了大量工作崗位,還有技術和創新的普及和擴散。這些好處,都是短時間內中國國產替代無法真正做到的。

一面是可能存在的技術卡脖子風險,另一面是騰籠換鳥的陣痛和關於未來的不確定性,事情正變得日益複雜。作者認為,當中國開始試圖擺脫「富士康依賴症」時,也應該做好準備應對「富士康後遺症」了。

如松:央行眼中的超級魔鬼已經出籠

2021年下半年開始,美國的通脹出現了暴漲,這意味着美國經濟出現了嚴重過熱。從2022年一季度開始,美聯儲開啟了加息進程,加息的速度是最近四十年來最猛烈的,到2023年7月,美聯儲已經將基準利率從零提高到5.25-5.5%,美聯儲的核心目的就是打擊通脹。

經濟學家如松在公眾號撰文指出,打擊通脹,會造成經濟活動低迷,投資收益下降,資本會轉向實物貨幣。

首當其衝受到關注的當然是貴金屬,源於黃金白銀天然就是貨幣,是最確定的避險資產,所以國際金價從今年的三月開始走出了突破性上漲的態勢,金價突破的時間點與美國經濟開始冷卻、實體經濟的資本投資收益率下降的時間點是完美吻合的。

其次當然就是銅等基本金屬。銅的走勢有點波瀾壯闊的味道,見下圖,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還會繼續逼空。

當實物貨幣出現升勢之後,就會持續從經濟活動中、從金融體系內部持續虹吸資本,這本質是實物貨幣這間「超級央行」給經濟活動加息的過程,讓經濟活動進一步趨冷,經濟增長更加低迷。而經濟增長更加低迷就會產生更多的紙幣避險需求,形成一種循環。

也就是說,2022年3月到2023年7月是美聯儲加息的過程,然後經濟活動開始冷卻,實物貨幣這間「超級央行」開始接力加息。

如果沒有油價的大幅上漲,這個周期就很難結束,因為石油是大宗之王,油價上漲帶來的「加息」力度是其它實物貨幣很難比擬的,這個「加息」進程的最後一擊很可能由油價來完成。

美國汽車協會(AAA)說,全國星期二的油價平均每加侖大約3.6美元,比一年前增加了6美分。

拜登政府星期二說,計劃從超級颶風桑迪後建立的一個東北石油儲備中釋放一百萬桶石油,以降低這個夏天的油價。

在美聯儲和各國央行的眼中,跟隨自己接力加息的實物貨幣「超級央行」就是自己很難控制的魔鬼,在自己按下通脹這隻葫蘆的同時,作為魔鬼的「瓢」開始浮出,央行既然無法阻擋「超級央行」的加息進程,也無法阻擋最終危機時刻的到來。

這是美國經濟周期的波動,給實物貨幣市場帶來的保值增值機遇。

「銅博士」蝶變「新時代石油」,上漲預期加強

銅的國際價格5月20日一度達到1萬1100美元左右,自2022年3月以來再次創出的新高。

作為指標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貨在北京時間5月20日上午一度漲至每噸1.1104萬美元,超過了烏克蘭危機後的2022年3月創出的歷史最高點(1.0845萬美元)。從年初到5月20日的漲幅達到了30%。

全球對銅的需求增加與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變化有關。其一是向去碳化社會的轉型。二是再生能源設施也大量使用銅。此外,在世界範圍內掀起開發競爭的AI也是推高銅需求的原因之一。

與每季度只公佈一次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相比,通過銅價格動向可以更快地判斷世界經濟的變化,因此也被稱為「銅博士」(Doctor Copper)。

但銅的「頭銜」似乎正在改變。當銅價首次達到1萬美元的2021年時,高盛發佈了一份名為「銅是新石油(Copper is the New Oil)」的報告,表示「沒有銅就沒有去碳化。銅需求的激增存在令庫存耗盡的風險」。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Loading...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Loading...

 

Loading...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