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再次提醒:這4件事是為膝蓋「上刑」,希望你早點意識到

周阿姨64歲了,5年前開始左膝關節就開始隱隱約約疼痛,早前還能忍受,實在不行吃點止痛藥就過去了。但最近一年來,疼痛加重,已經到了走個100米就劇痛難忍,無法繼續行走的地步。

頂着劇痛,周阿姨去到醫院檢查,診斷為骨性關節炎,醫院建議進行左膝關節置換術,把整個膝關節換成人工關節。周阿姨當場就懵了,為什麼很常見的膝蓋疼就變成骨關節炎?之後為了保護膝蓋是該運動還是靜養呢?

一、老年人膝蓋疼,多是骨關節炎

膝關節是全身使用最頻繁、活動最多、承重力最大的關節。在發生膝關節炎時,最常見的症狀為關節疼痛、僵硬、腫脹,活動後症狀會有所加重,但休息後可緩解。

出現關節疼痛等異常症狀後,沒有及時干預可能會演變成持續性疼痛,給正常的生活帶來極大影響。建議發現症狀後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專業的干預。

除此之外,日常要儘量避免做一些容易傷膝蓋的動作。

1.久坐:長時間久坐會導致下肢血液循環不暢、代謝變慢,膝關節內的潤滑液分泌也會隨之減少,更容易誘發膝蓋出現功能性損傷。

2.久蹲:人在處於蹲姿時,膝蓋的壓力會成倍增加,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避免蹲姿。如若需要蹲着幹活的話,建議坐在小板凳上。

3.爬樓梯:上下樓梯、爬山時會給膝蓋帶來較大的壓力,對於本身膝關節不好的老年人,容易引起膝關節疼痛出現。建議在上下樓梯時,保持腳掌先着地,這樣一來可以減輕一點膝關節的負擔。

4.錯誤的深蹲:深蹲是鍛煉下肢非常好的一個動作,但在鍛煉時一定要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不當的姿勢會給膝蓋帶來極大負擔。蹲下時要保持腰背部挺直,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對於沒有運動經驗的人,最好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鍛煉。

二、膝蓋疼,堅持運動還是徹底靜養好?

治療骨關節炎,運動療法為非手術治療的一線方法,適當進行運動可幫助改善患者的骨質疏鬆問題,還能一定程度提高肌肉力量,讓關節穩定性、靈活性增強,對膝蓋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對於罹患膝關節炎的患者,建議在在家可適當進行這些運動。

1.靠牆靜蹲

選擇一面牆壁,上半身靠在牆上慢慢蹲下,儘量保持大小腿90°,這個姿勢能明顯感覺腿部在發力,注意膝蓋不要扣在一起。一些沒有運動基礎的人,可以適當讓大腿抬高一些,等到腿部力量加強後再逐漸保持90°,開始運動時可以保持20秒休息一次,每次進行5~8組。

2.直腿抬高

保持仰臥的姿勢,上半身貼緊瑜伽墊,之後繃直左腿緩慢抬高到45°左右,保持15秒後放下,左右腿交替進行。注意過程中腰部不能懸空,否則容易讓腰部代償,引起腰痛症狀出現。

運動雖然有好處,但在過程中也有不少的注意事項,這件事一定要注意。

1.注意運動量不要太大

過量運動容易導致身體負擔過大,起到反效果,建議每周進行1~5次運動,一般建議3次最合適。

2.注意保暖

運動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好膝關節,可佩戴護膝、穿着長褲,避免關節受涼。

3.做好運動前準備

運動前一定要充分熱身,讓關節活動開之後再去進行運動,避免關節僵硬而誘發一些運動損傷發生。

三、想讓膝蓋保持年輕,飲食注意這5點

1.攝入足夠的鈣

補充充足的鈣元素可幫助延緩關節炎的進展,建議老年人每日鈣攝入量保持在1000~1200mg為宜,可適當喝牛奶、吃豆製品、堅果類食物。在飲食無法補充足量鈣質時,可諮詢醫生適當服用補劑。

2.不能缺少維生素D和維生素K

補鈣的同時還不能忘了維生素D、維生素K,維生素D較為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肝臟雞蛋黃、海魚等;維生素K豐富的食物有菠菜、花菜等。日常除了可適當多吃這些食物外,還可以適當多曬太陽,曬太陽有助於讓身體補充維生素D。

3.增加維生素C和其他礦物質的攝入

我們都知道,維生素C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但它其實也能參與骨代謝,幫助預防關節老化、骨關節炎發生。日常可適當多吃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如西藍花、獼猴桃桑葚、山楂、橙子等。

4.避免攝入過多脂肪

脂肪攝入過量容易導致體重超重,而過胖的體重會導致膝關節承受極大的壓力,容易誘發膝關節炎發生。本身已經患病的人,則會加重原先的症狀。

5.遠離酒和咖啡

酒精、咖啡也會一定程度加速骨關節的發展進度,對於已經患病的人,日常要注意遠離酒精和咖啡。

調查表明,中國45歲以上人口中,每100人就有8人患有有症狀的膝骨關節炎。我們需要引起重視,對於早、中期的膝關節炎,適量運動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幫助患者遠離膝蓋疼痛,健康行走。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