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猛料!哈佛學者曝中美基因工程懸殊;拜登考慮一系列對中共制裁;

美商會:拜登將考慮一系列對華貿易措施 包括或導致新關稅的調查 電力危機捲土重來?發改委緊急開會「穩煤價」 罪魁禍首竟是它 爆猛料!哈佛學者黃萬盛:基因工程中美相差太遠 「超英趕美」!中國拍晶片愛國劇「輾壓台積電、稱霸全球」 臉書粉專:夢裏什麼都有 北京為冬奧下停工令, 國際貨船運價暴跌90% 中國就業危機藏不住 黨媒罕見出聲喊話 上市僅半年 大陸茶飲「奈雪」預虧超一億

中美經貿關係正面臨進一步惡化的局面。美國商會周三表示,如果中國未兌現「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磋商失敗,拜登政府可能開啟新關稅的貿易調查。

中國黃曆新年剛剛開始,中國煤炭價格再度上漲,電力危機大有捲土重來之勢。

近日,網絡上流出一段哈佛學者黃萬盛談話錄音,其中談到中國在量子計算機、基因工程等方面與美國相差甚遠。

「超英趕美」!中國拍晶片愛國劇「輾壓台積電、稱霸全球」,網友調侃道「夢裏什麼都有。」

北京為了冬奧會下達了為期67天的「停工令」,結果造成散貨船運價暴跌。

周三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為「靈活就業」塗脂抹粉。專家表示,這是因為中國就業難的問題已藏不住了,不得不給中國人洗腦而已。

美商會:拜登將考慮一系列對華貿易措施,包括或導致新關稅的調查

美國商會國際事務負責人Myron Brilliant周三表示,如果有關中國未兌現「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採購承諾的磋商失敗,拜登政府將考慮一系列選項,包括可能導致新關稅的新貿易調查。

圖: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總統辦公桌

Brilliant對路透社記者表示,政府還可能與歐洲和其他盟友更密切地合作,向中國展現出統一戰線,要求其為國際企業提供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美國周二公佈的貿易數據顯示,中國在貿易協議中承諾的購買目標只實現了不到60%,遠未達到兩年內將購買量從2017年的規模增加2,000億美元的承諾,新冠疫情和供應鏈瓶頸的干擾造成了影響。

Brilliant稱,美國商會支持政府與中國官員舉行會談,要求他們遵守第一階段協議中的承諾。

「但是,如果這些磋商不能成功地讓中國落實協議中的條款,那麼我確實認為政府可以考慮採取進一步行動的工具,」他稱,「政府正在考慮一系列選項,目前我們不支持其中任何一個選項,選項可能包括301條款行動和類似行動。」

前總統特朗普利用1974年貿易法中的301號條款,在2018年和2019年對價值數千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徵收關稅。該法規旨在打擊貿易夥伴的不公平做法。

記者無法立即聯繫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言人置評。在去年10月宣佈中國貿易策略時,美國首席貿易談判代表戴琪並未排除實施新關稅行動的可能性。

Brilliant稱,美國政府採取的任何行動都應該與商界和盟友協商。

他表示,「任何針對中國的行動,如果不是以多邊方式進行,不與歐洲以及我們在亞洲的朋友合作,就不會有那麼大的成效。」

電力危機捲土重來?發改委緊急開會「穩煤價」罪魁禍首竟是它

據煤電行業內部人士透露,2月9日下午,中共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召開視頻會議,專題討論穩定煤炭市場價格,並約談部分企業。

報導稱,參會的單位包括山西省能源局、內蒙古能源局、山西省發改委、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河港集團等。

中國新年假期期間,中國煤炭現貨、期貨價格出現快速上漲。

界面新聞報道,煤炭行業人士表示,目前煤炭市場庫存低,上游產地方面,過年期間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煤炭日產量為183萬噸左右,較前兩個月最高峰時293萬噸產量有明顯的下降。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一位煤炭銷售企業人士向上海證券報記者透露,目前煤價確實又漲起來了,相比過年前,目前5200大卡至5600大卡的優質原煤塊較前幾日上漲10-20元/噸不等。

2021年夏秋之交,中國爆發電力危機,從東北三省到南方的江蘇、浙江、廣東等十多個省份發生大規模拉閘限電,重創了中國的經濟和民生。

能源專家塗建軍認為,中國的能源行業是一個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混合體,順風順水時可以享受市場和計劃經濟的雙重紅利,遇到問題就要承受這兩個體制缺陷的「雙重暴擊」,這是中國能源危機的深層原因。

爆猛料!哈佛學者黃萬盛:基因工程中美相差太遠

近日,網絡上流出一段哈佛學者黃萬盛談話錄音,收錄他在今年1月在中國國內一次私人聚會上的驚人爆料,其中包括中共搞「清零」防疫背後的意圖,及中國在5G、量子電腦和基因工程等高尖端技術方面如何大大落後於美國。

大紀元報道,談到基因工程,黃萬盛介紹說,21世紀人們發現基因的本質是信息,所以所有疾病都來源於基因的錯誤表達。他透露說,目前全美最大科技項目就是單細胞基因篩查。如果這個浩大工程完成了,對於人類疾病成因的了解就是一大飛躍。

他舉例說,一年多前,哈佛醫學院把一個納米機械人打入人的血管里,結果發現了8000種未知蛋白質。通過對這些蛋白質的解碼,美國醫學家已經搞清楚了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機理,所以哈佛醫學院可向世界宣佈:5年內解決這些疾病。

黃萬盛還驚爆一件醫學奇蹟:人類第一次完整治癒了帕金森綜合症。美國醫學家在基因篩查過程中發現,人類的神經外面有一層保護系統,叫神經髓鞘。當神經老化時,就是髓鞘的基因表達出問題了,它就開始皸裂、剝落,這樣病毒就會侵害神經髓,就會引起各種神經病變,包括漸凍症、帕金森、阿茲海默(老年痴呆症)和癲癇。這是美國醫學家5年前發現的。

他還透露說,哈佛醫學院悄悄地成立了一個生物材料研究中心,尋找可以修補髓鞘的材料。每天20萬美元花費,用了5年時間,哈佛醫學院不但找到這種生物材料,還可生產。

此外,他介紹說,哈佛生物材料研究中心還把5種基本的傳導介質搞出來了。所以特斯拉的老闆馬斯克跟哈佛合作成立了一個公司,叫Neural Link(神經導鏈)。它可像縫紉機扎針的速度向人腦里扎入3000根電極,監測大腦腦電波,以了解大腦如何運算。所以將來人工智能(AI)將和生物科學並匯。

他舉例說,哈佛已能用基因技術完全複製牛排,跟牛身上的牛排一模一樣。現在美國已把生物雞肉的生產方法作為專利賣給新加坡。新加坡法律已許可這種雞肉進入超市。

黃萬盛強調,生物工程領域的技術含量比IT行業高得多。與IT技術基本在應用數學領域不同,生物工程如果沒有在生命領域的基礎研究,就不可能有任何突破。

也就是說,中國在生物工程領域無法趕上美國。

[page]

「超英趕美」!中國拍晶片愛國劇「輾壓台積電、稱霸全球」臉書粉專:夢裏什麼都有

中共於2021年12月開拍首部愛國晶片職場劇《縱橫芯海》,獲得中共高層高度重視,成為中國國家廣電總局2018-2022重點電視劇。

該劇講述自21世紀初以來,在中國《國務院關於印發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00〕18號)的號召下,一批有理想、有技術的海外學子歸國投入中國晶片產業的奮鬥故事,其中,中國晶片甚至「超英趕美」、「輾壓台積電」。

針對此劇的開拍,不禮貌鄉民團也揶揄表示:「....睡吧,夢裏什麼都有」、「誰說中國晶片不能打敗台積電,這不就準備演給大家看了嘛」。

網友也紛紛留言表示,「沒有人可以剝奪別人做夢的權利!睡吧孩子」、「真的是夢想的國度唉」、「肯花這種錢去拍出自己的夢想結局,似乎也是種浪漫呢」、「國發2000正好是漢芯造假事件,電視劇要演嗎?想看」、「海報視覺效果正確,晶片都沉入海里了」。

上市僅半年,大陸茶飲「奈雪」預虧超一億

2月8日晚間,被稱為「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發公告稱,其預計2021年全年錄得收入約42.8億至43.2億元,同比預增超40%;錄得經調整淨虧損1.35億至1.65億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根據公告,2021年奈雪的茶虧損超億元主要有三個原因:疫情反覆的影響;營運及人力成本居高不下,自動化、數碼化措施受挫,運營效率較低;快速擴張成拖累業績。

2021年6月30日,奈雪的茶正式在港交所上市,開盤即破發,隨後,股價便持續下挫。截至今年2月8日收盤,當日股價下跌4.18%,報收7.10港元/股。距離發行價(19.8港元/股)已跌超60%,股價已遭腰斬。

北京為冬奧下停工令,國際貨船運價暴跌90%

好望角型散貨船現貨價格1月底跌至每日5826美元,達到20個月來最低水平,遠低於2021年10月時每日80,000美元的12年歷史高點。散貨船主要運輸鐵礦石、煤炭、糧食穀物。

現居美國的經濟學家黃峻(Davy Jun Huang)對大紀元表示,散貨船價格暴跌的一個原因是中國鋼鐵需求下降。而鋼鐵需求下降的近期原因是北京為冬奧會下達「環保令」。他說:「冬奧會在北京舉行。北京附近,像河北是煉鋼的主要產區。大量的鋼鐵工廠由於環保問題,暫時關停或者是減少生產。」

中國媒體和業界解讀說,中共當局在下達為期6個月的環保「停工令」。《中國塗料採購網》還報導說,官方對河北唐山、石家莊、張家口、承德、天津等十幾個地區開展為期67天的加強版「停工令」,這意味着中國超過一半的省市地區重工企業面臨停產風波。

除了冬奧會這個短期因素,節能減碳也是中國鋼鐵產業面臨的長期制約因素。《中國冶金報》(其官方網站為中國鋼鐵新聞網)報導說,在減碳目標約束下,中共工信部2021年提出要壓減粗鋼產量。

黃峻表示,貨運價格暴跌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去年的貨運價格異常飆升。

「為什麼下降幅度這麼大,90%這麼誇張呢?是由於過去疫情的原因,導致碼頭經常堵塞。很多船進去之後出不來,所以沒有空船去運輸。」

中國就業危機藏不住,黨媒罕見出聲喊話

2月9日(周三),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在其海外版刊文宣傳所謂的「靈活就業」。專家表示,這是因為中國就業難的問題已藏不住了,只好用此光鮮詞彙來進行包裝,其目的是給中國人洗腦而已。

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中國從事所謂「靈活就業」的人在去年底已經達到2億人,高校畢業生的靈活就業率更是連續2年超過16%。

台灣《經濟日報》香港特派員李春去年底曾預測,2022年,中國從事「雙0」(指「靈活就業」和「零工經濟」)工作的人數可能超過3億人。他認為,這是大陸經濟迫近的「灰犀牛」,但是中共官方數據仍在竭力掩蓋勞動力市場的真實痛苦。

這些數據引發外界擔憂。專欄作家王赫表示,所謂「靈活就業」,只是中共難掩蓋的中國社會就業難問題的「靈活用詞」,並非《人民日報》宣稱的「順應新時代發展的全新就業方式」。

王赫認為,中國喊「靈活就業」已差不多20年了,正說明中國就業難的問題一直存在。尤其在2018年以後中國經濟垮下去了,「就業問題也就再也藏不住了」。

他還談到,中共在2018年7月曾提出所謂「六穩」,其中第一個就是要「穩就業」;2020年4月,中共又提出所謂「六保」,其中第一個也是要「保就業」。他分析說,到2022年,中國的經濟形勢從官方到民間、從國內到國外都不看好,就業難的問題就更突出了。

近幾年,中共官方公佈的失業率數據一直在5%左右穩定不變,但其它替代指標和報告都表明,中國的失業情況比官方月度數據顯示的糟糕得多。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