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防疫嚴厲德國商會也要出走;「共同富裕」引發恐慌,中國富人資金外逃46億美元

房多多收美退市警告;美日兩國擬聯手防堵尖端技術流向中國;憑空印出2萬億專款生娃?著名經濟學家泄中國經濟實情;三條路維繫中國養老金運作,美專家說都被堵了;張庭傳賺300億!黨動用400官員查辦揭4大股東

日前中共體制內的經濟學家提出,央行「多印」2萬億人民幣,專款專用,多生5000萬個孩子。多生娃成了解決中國諸多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的解藥,其實就是大把大把的割韭菜

華盛頓智庫專家指出,解決中國養老金缺口有三條路可走,但對中共而言,哪條都不容易。

中共的「共同富裕」政策引發恐慌,澳媒報道稱,中國富人兩個月資金外逃46億美元。

中國嚴厲的防疫和封城措施打亂供應鏈,導致歐洲消費物價上揚,並刺激德商調整供應鏈和打算出走。

房多多股價跌破一美元,日前收到納斯達克退市警告。

比黑名單更厲害!美國和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建立一個全新的框架來規範先進技術的出口,遏制中共假借「軍民融合」之名發展武器裝備。

憑空印出2萬億專款生娃?著名經濟學家泄露中國經濟實情(圖)【阿波羅網報導】

1月10日,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的公眾號《澤平宏觀》發表「催生」長文,呼籲官方儘快推出鼓勵生育基金,建議中國央行「多印」2萬億人民幣,鼓勵民間多生5000萬個孩子,以解決人口老齡化與少子化問題,文章中更透露中國經濟現況是全面缺錢,話題引爆全網熱議。

他說,未來10年多生5000萬是怎麼來的?也就是每年多生500萬。2021年綜和生育率1.1,新生兒1000萬左右,而代際平衡需要每年1500萬,即每年多生500萬。

他分析低生育的原因是生養孩子成本太高、房價太高,佔比分別為41.5%、27.2%,才要多優化生育以復興民族。

他提醒說,「生孩子不要指望90後00後,一定要抓住75-85年還能生的時間窗口」。因為1975年至1985年出生的這批人還有多子多福的生育觀念,而90後和00後不要說生二胎或三胎,許多人甚至連結婚都不願意。

圖:中國知名經濟學家任澤平

隨後,任澤平又在今天凌晨再於微博發文,稱「印錢生娃」建議不是臨時起議,而是計算出來的,且這2萬億是要央行「多印」出來,而不是從財政預算出來。至於央行為何要印2萬億人民幣?任澤平指出,原因是「現在疫情、經濟下行壓力大、土地財政大幅下滑,政府、企業和家庭都沒錢,所以印錢生娃」,要專款專用。

中國防疫措施嚴厲,德國商會也要出走了

中國嚴厲的防疫和封城措施打亂供應鏈,導致歐洲消費物價上揚,並刺激德商調整供應鏈和打算出走。

「周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9日報道,德國商會(AHK)上海首席代表馬銘博(Maximilian Butek)表示,中國為防疫限制旅遊和國際航班,持續性的封城措施打亂供應鏈,導致在中國經營的德商對前景感到悲觀。

馬銘博指出,許多廠商因此調整供應鏈,尋找替代的供應商;他預期進貨價將明顯上漲,歐洲的客戶和消費者必須準備好因應交貨期拉長和價格上揚的問題。

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Instituts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所長胡特(Michael Hüther)分析說,業者數十年來第一次反省,繼續依賴遙遠的國外供貨是否可行,「中長期來看,我認為企業會調整採購模式和供應鏈」。

胡特認為問題在於中國嚴厲的防疫措施。他說,只要中國繼續相信病毒可以根絕,一人感染就全部封城,供應鏈的問題就不會解決。

不過,供應鏈重構得投入大量成本,非一蹴可幾;根據德國商會的調查,在亞太地區經營的德商,平均需要近2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營業據點的調整。

調查結果顯示,為降低供應鏈的風險,在中國已有近1/5的德商表示,如果疫情沒有好轉,考慮在今年或之後出走。

美專家:三條路維繫中國養老金運作,都被堵

隨着人口老齡化,中國正面臨着一個令人生畏的問題,即誰來承擔龐大的養老支出。

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告訴連線中國(the Wire China)說,面對人口和養老金危機,北京沒有什麼好的選擇。他說:「最終,當局要麼削減福利,要麼提高繳費率,要麼推遲退休年齡。」

「這就是他們擁有的三種政策工具。到目前為止,他們什麼也沒做。」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中國是一個GDP大國,卻不是一個養老金大國。從中國GDP和養老金分別佔全球GDP和全球養老金的比重來看,相差懸殊。中國GDP總量世界第二,佔全球GDP的16.3%,但中國各類養老金佔全球養老金比重僅為2.8%,與中國經濟總量排名第二的地位很不匹配。

按照可比口徑,中國2019年各類養老金佔GDP的比重是11.7%,遠低於OECD(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值。2019年OECD的36個成員國中,養老基金佔GDP比重平均為49.7%,有8個國家超過100%。其中丹麥為198.6%、荷蘭173.3%、加拿大155.2%、美國134.4%。

從人口結構的變化來看,中國有限的養老金儲備難以應對不久之後的老齡化高峰。中共智庫社科院在2019年的一份報告中說,2019年由接近2個繳費者來贍養一個離退休者,而到了2050年則幾乎1個繳費者需要贍養一個離退休者。

中國國內媒體在2019年紛紛警告說,養老金到2035年有耗盡累計結餘的可能性,養老金照這麼花下去,沒等80後退休就會花光。

與主要投資於美國政府證券的美國社會保障信託基金不同,中國社保基金最大的一個不同是,它被允許投資於股票和股份。

拉迪說。但最近幾年,中國股市波動劇烈,養老金並沒有從中得到預期的回報。

為了支撐國家社保基金的財政,北京在2017年宣佈了一項新政策,要求大中型國有企業將其10%的國有股權捐贈給該基金,使其能夠從國有企業的紅利中獲得收入。

彼得森研究所的研究員黃天磊分析了2020年國有企業的紅利後說:「中央企業過去向國家交出的紅利很少,遠遠低於中央政府的要求。」

「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國家社保基金可能無法從這麼多巨大的中央國有企業獲得很多好處,股權轉讓計劃可能會變得有些毫無意義。」

[page]

當局正面臨着提高中國退休年齡的壓力,中國設定的退休年齡一直是世界上最低的國家之一,女性為50至55歲,男性為60歲。

因提高退休年齡的想法在中國極不受歡迎,中共政府多年來也一直在拖延這一變化。

另外一方面,北京近幾年推行的引入退休儲蓄賬戶試驗,希望另闢途徑、從老百姓口袋中再多吸納養老金的做法也不可能成功。

因為中國負債纍纍的經濟能否經受住房地產投資的輪換,過去這些投資推動了房地產的價格,而房地產又是大量企業和個人借款的抵押品,無人能知道結果。

「共同富裕」引發恐慌,中國富人兩個月資金外逃46億美元

台媒《自由財經》1月10日引述澳洲人報消息報導,澳洲和港大學者聯合發表的研究報告估計,中國公民在2011年9月至2018年2月期間,透過各國加密貨幣交易所匯出46億美元資金。

報告指出,這些交易大都是透過美國、澳洲、芬蘭和盧森堡的比特幣交易所套現。

報告認為,中國比特幣交易所超過4分之1的交易量,涉及規避中國的資本管制,以此作為資金外逃及財富轉移渠道。目前中共政府已將加密貨幣列為非法,意圖藉此堵死資金外逃管道。

不過,中國的富豪和官員總是能夠找到轉移資金的方式。澳洲悉尼科技大學教授Talis Putnins在2021年12月發表最新研究報告,詳細介紹了中國企業和公民規避資本管制,從中國匯出資金的方式,包括偽造購物發票,以及使用銀聯(UnionPay)卡進行海外購物。

此外,中國富豪們也採取合法渠道將資金向國內轉移,這裏主要有3種方式:將更多資金投入離岸信託、分散資產投資綠色科技和外國企業,以及僱用地下錢莊必要時換匯搬移資金。

讀賣:美日兩國擬聯手防堵尖端技術流向中國

日本《讀賣新聞》周一(10日)報道,美國和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建立一個全新的框架來規範先進技術的出口。報道指,兩國正在尋找志同道合的洲國家合作;因為中共正在推行「軍民融合」戰略,用先進的民用技術來增強其軍事力量,因此美日雙方希望能夠堵塞漏洞。

自由亞洲電台引述《讀賣》報道稱,「多名匿名官員」指出,將被監管的具體領域仍在制定中,但可能包括半導體製造設備、量子加密和與人工智能(AI)相關的技術。

報道強調,這將是一個不同於美國拜登政府已經宣佈打算控制多邊技術出口的框架,因為較早前的管制框架,主要是為了防止尖端技術被濫用於侵犯人權用途。

《讀賣》強調,對於中共利用進口產品來發展自己的技術,並加強其經濟和軍事實力,日本和美國政府均感到警惕。美國國會一直在批評美國的半導體設計軟件被中共用來開發武器;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日本和荷蘭出口的半導體製造設備正在幫助中共加強生產能力。

日本和美國政府希望與少數擁有先進技術的國家建立一個新的框架,以加快出口控制的進程。

分析指出,美國政府已經自己也承認,單是以一國之力去防止尖端技術被濫用或擴散的效果是有限的,美國需要創建一個涉及其他國家的框架。

日本政府還認為,一個涉及具有相同技術水平的國家的新框架,將是最有效的辦法。日本積極主動地參與出口管制的談判,也使東京更容易預測對日本公司的影響。

股價跌跌不休,房多多收到納斯達克退市警告

1月7日,在美國上市的中企房多多證實,企業在1月4日收到了納斯達克的通知函,要求企業需要在規定期限內達到股價最低價格要求,否則會被要求從納斯達克指數退市。在這之前,房多多連續3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美元。

財新網的報導指出,房多多的主要業務是線上地產中介,在2019年以13美金的發行價在納斯達克上市,當時自稱為中國互聯網產業軟件服務第一股。但是,在最近半年的時間裏,房多多的市值一直在1美元左右波動。

在去年11月中旬,房多多發佈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出企業淨虧損達到3.55億元,環比增加超過155%,引發市場進一步拋售。在1月7日,房多多的盤中市值僅為37美分。

張庭林瑞陽傳賺300億!中國動用400官員查辦,揭4大股東之秘

據中國《觀視頻工作室》報導,上海達爾威公司被控涉嫌傳銷賺取暴利,目前的主管調查機關是石家莊監督局,但報導也指出石家莊監督局為了查辦張庭與林瑞陽,動用了約400名官員,並頃出行政單位的所有人力與物力資源,就是要徹底查辦張庭與林瑞陽的公司。

圖:張庭與林瑞陽請來中國不少明星站台吸人氣。

此外,《新浪財經》也發佈專欄文章持續打擊林瑞陽夫婦,稱「上海達爾威公司」的前4大股東,合計持股近87%。但這四大股東背後的股東公司,包括領揚科技有限公司(台港澳法人獨資)、展鵬(香港)有限公司、LIN RAY YANG ENTERPRISE LTD(英屬維爾京群島),都是林瑞陽夫婦在中國外成立的公司。文章更批評林瑞陽和張庭:「透過這種方式來設計公司的股權架構,一方面可以將公司的控制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還能避免股權過於集中帶來的風險。除此之外還能為公司提供關於稅收政策、司法管轄方面的便利。」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