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宋朝的飲料不比今天少 就差研發出可口可樂了

作者:
宋朝是蔬果培育也很發達,除去美洲傳入的植物以外,今天的大門類基本也有了。飲料方面則比今日有過之而無不及,大眾嗜好的茶和酒更是發展到一個新高度。

宋朝是蔬果培育也很發達,除去美洲傳入的植物以外,今天的大門類基本也有了。飲料方面則比今日有過之而無不及,大眾嗜好的茶和酒更是發展到一個新高度。

宋朝人最愛大白菜和大蘿蔔

然後是蔬菜和水果。

除了傳統的可以代表五味的"五菜"——葵、藿、薤、蔥、韭之外,自漢唐以來從域外傳入的苜蓿、胡蔥、胡蒜、胡瓜(黃瓜)、胡荽(香菜)、萵苣、菠菜、甜菜也是餐桌常品。

不過各個地方能吃到的菜品有所不同,比如《夢粱錄》記載的杭州人日常所吃的蔬菜包括——苔心矮菜、矮黃、大白頭、夏菘(白菜)、黃芽、薺菜、生菜、菠菱菜(菠菜)、萵苣、蔥、韭、大蒜、小蒜、紫茄、水茄、梢瓜、黃瓜、葫蘆、冬瓜、瓠子、芋、山藥、牛蒡、茭白、蕨菜、蘿蔔、甘露子、水芹、蘆筍、雞頭菜、藕條菜、姜、姜芽、新姜、老薑等。

而《淳熙三山志》中記載的福州地區吃的蔬菜則有枸杞、芋、鹿角菜、紫菜、藻、茵陳、香芹子、薄荷、紫蘇、白菱荷、瓠、冬瓜、韭、蔥、姜、蕨、茼蒿、茄子、東風菜、莧、菘(白菜)、薺、萊菔、白苣、萵苣、鳧葵、蕓薹、雍菜(空心菜)、水斳。

兩相對比,就可以大致找出哪些蔬菜是較為普遍的,哪些蔬菜是地方特產。

而其中宋人最普遍種植的蔬菜要屬菘和蘆菔,也就是白菜和蘿蔔。

宋人最喜歡的蔬菜

宋代水果的種類也很多。北宋初年中原地區的村落多種梨樹與棗樹,所以中原地區盛產梨和棗。除此之外還有桃、杏、李子、櫻桃、石榴、林檎(一種蘋果)、木瓜、柰(另一種蘋果)。江南的台州地區又產北方所沒有的安石榴、枇杷、橘、金柑、柚、橙、楊梅等。福州產荔枝、龍眼、蕉、橄欖、甘蔗、菩提果、榲桲、楊桃、王罈子、金鬥、新羅葛;廣南產橄欖、檳榔、椰子、蕉子、菠蘿蜜等。漢代從西域傳過來的葡萄南北都有種植。

各地所產的水果不一樣,就會有些地域差異,甚至因此產生地域歧視。比如北方人就嘲笑廣州人吃檳榔——"人人皆吐血,家家盡篾門(音同"滅門")",就是那裏人人都吃檳榔,吐在地上像血,並且家家都用篾來做門。當時廣州人寧可不吃飯也要吃檳榔,白天沒事就吃,夜裏也要放在床頭,一醒來就吃,吃得一個個黑齒紅唇,被北人嘲笑為"路上行人口似羊"。

宋朝的飲料不比今天少

吃的已經說得差不多了,現在要說說喝的。

宋代的飲料品類除茶酒兩大類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湯,有冷有熱。

一種湯是用來待客的,宋代的習俗為"客至則啜茶,去則啜湯",捧出湯來,就是要送客了。這種湯一般是以甘香為原料沖泡或煮成的。

還有一種是吃飯時喝的湯,算作菜餚,一般叫"羹",如骨頭羹、雞羹、蹄子清羹、攛肉羹等。

另外一種種類更加豐富的湯,稱作"涼水",《清明上河圖》上畫著的一個寫著"香飲子"的招牌,也是這種休閒飲品,跟現在的飲料非常相似,《武林舊事》中記載的飲料種類有甘豆湯、椰子酒、鹿梨漿、豆兒水、鹵梅水、姜蜜水、木瓜汁、茶水、沈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團、雪泡縮皮飲、梅花酒、五苓大順散、紫蘇飲、香薷飲。

只可惜現在已經很難考證出當時的配方和工序了,否則這千年前的飲料也許可以做出我們中國自己的品牌,跟可樂雪碧一較高下。

再說說茶。

唐宋兩代的茶以餅茶為主,又稱團茶、片茶。餅茶的飲用方式為陸羽所提倡的"煎茶"法,也就是煮茶之法。先把茶餅烤乾、碾碎、羅細,然後煎水,一沸時加鹽調味,二沸時舀出一瓢水備用,然後把茶末加進去不斷攪動,三沸時用舀出的那瓢水一點點加入,使茶釜里的水不至於過分沸騰,防止水老,培育湯花。然後將茶釜從火中取下,分倒入茶盞,是為"分茶",分茶時要注意均分湯花。這種煎茶法整個過程十分講究,但未免繁複。

宋代開始流行另一種更易於操作的"點茶法",直接將茶末放在茶盞中,先加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後繼續注入沸水即成。

這種點茶法看起來比煎茶簡單得多,但也是有要求的。比如點茶時要注意讓茶湯表面的湯花形成圖案,跟西方的卡布奇諾或拿鐵咖啡上的咖啡拉花有異曲同工之妙。宋人還有"鬥茶"的習俗,就是要比試茶湯表麵湯花的圖案之美。

今日之日本茶道仍有宋代遺風不過最頂尖的點茶技術已經失傳

沏茶飲茶的習慣和技藝的改變也帶動了工具的改變。宋代的茶色從唐詩的"白紅"色演變成"白色",茶湯盛在青色的茶盞里就很難反映出"白"的特色,所以茶盞也變成了青黑色,蔡襄的《茶錄》中提出"茶色白,宜黑盞",於是催生出宋代獨特的黑釉瓷茶盞。

由於飲茶習慣較唐時更尚簡約,市面上開始越來越流行"末茶",也就是把餅茶碾成末再出售,這就省去了用餅茶沏茶的時候前面的諸多準備工序,這樣沏茶更加方便快捷,但也許又喪失了一些情趣。

最後說說酒。

宋代的酒一般意義上是指以穀物為原料釀製而成的釀造酒,也就是現在的"黃酒"。除純糧食釀造的酒之外,宋時還有以水果等原料單獨釀造、或與穀物一起釀造的"果酒",還有用藥材參與釀製的藥酒。

果酒中如黃柑酒,是由北宋宗室安定郡王所創,因為用的黃柑是上等的洞庭湖黃柑,故取名"洞庭春色",可謂色香味三絕。另有椰子酒、菊花酒、枸杞酒,皆可顧名思義。

宋時酒已經普遍採取瓶裝,方便了運輸和銷售,大大促進了其商業化程度,由此催生出各種各樣的"品牌",北宋末年有記載的名酒就有200多種,其中包括上層人士的家釀,官營酒坊的產品,以及各大酒樓的招牌。

私釀的品牌如英宗皇后高家的"香泉",神宗向後家的"天醇",哲宗生母朱氏家的"瓊酥",蔡京家的"慶會",王黼家的"膏露"。這些自家釀的美酒既可以進貢宮廷,又可以互相贈送禮尚往來。

說到文人中的酒鬼,唐代我們馬上就想到"舉杯邀明月"的李太白,宋代首先想到的則是"把酒問青天"的蘇東坡。不過蘇東坡這個所謂的酒鬼根本就不夠格,雖然愛喝,但酒量特別小,自嘲"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

不過這人最讓人不得不服的地方就是,他是個地地道道的全才——詩、詞、文章、書法,他都能算一家,繪畫和彈琴也有涉獵,這些還不算完,人家還研發出了東坡肉,並撰寫了《東坡酒經》,這就是玩什麼都玩到極致的典範了。

蘇東坡實是中國文化之精靈

他被貶的時候要麼從事藝術創作要麼從事技藝研發,在西蜀道士楊世昌的幫助下,他成功釀出了蜜酒。而宋代像他這樣在釀酒工藝上勇於創新的人還有很多,故而私釀的品牌眾多。

北宋官營酒坊的名品有東京開封府的"瑤泉",北京大名府的"香桂"、"法酒",南京應天府的"桂香"、"北庫",西京河南府的"玉液"、"酴醚香"。南宋御庫則有"薔薇露"、"流香",三省激賞庫(戰略儲備酒,用於犒軍)有"宣賜碧香"和"思春堂",殿前司有"鳳泉"。

酒樓的招牌名酒則有北宋東京豐樂樓的"眉壽"、"和旨",忻樂樓的"仙醪",和樂樓的"瓊漿",遇仙樓的"玉液"。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雨菡

來源:文史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