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注意!腳部提示的健康問題

  原因:通常是由於中老年人血液循環不暢通、運動量太少造成的。如果同時指甲變成藍色或紫紅色的話,則可能是糖尿病、動脈栓塞或雷諾氏症的早期徵兆。

  對策:台灣《康健》雜誌引述台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針傷科主任陳萍和的觀點指出,中老年人加大運動量、促進血液循環、多吃溫補脾胃的食物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他認為,泡腳水的溫度最好為40攝氏度,時間20分鐘最合適。因為泡腳太久,身體會消耗更多的熱量,加重心臟負擔。

         

  症狀二:腳抽筋

  原因:台灣彰化秀傳醫院足踝外科主任朱家宏指出,如果中年人睡覺的時候腳板抽筋,可能是白天行走站立的姿勢不正確引起的。較冷、缺鈣、疲勞過度等原因都可能引起小腿抽筋。另外,由於靜脈血中含氧量不足,小腿靜脈曲張,靜脈血長期停留在足部,也會刺激足部肌肉,導致抽筋。

  對策:台北榮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賴曉亭建議,出現這些問題,睡覺時可將腳稍微墊高,促使下肢靜脈血順利流回心臟。還要注意保暖、補鈣、選擇合適的鞋。

  症狀三:腳麻

  原因:如果腳趾頭、腳板麻痛感嚴重,還有刺痛燒灼感,可能與糖尿病有關。如果腳的脹痛感多於麻木感,很可能是深靜脈栓塞。如果從腰到腳都麻,還伴有背痛,則可能是椎間盤突出。

  對策:症狀嚴重,應立刻就醫。

  症狀四:走路時腳痛

  原因:中年人腳後跟基本上都有塊厚厚的脂肪墊,隨着年紀漸長,脂肪墊萎縮,走路時脂肪墊被擠壓到兩側,相對中間會變薄,腳跟着地時就會痛,且越走越痛。但如果早上一起床落地就刺痛,之後症狀會減輕的話,則可能是腰髖骨位置不正引起的。

  對策:多做伸展、轉動腳趾運動;矯正走路姿勢。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紫薇

來源:39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