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公開炮轟川普的《大美麗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掀起軒然大波。一些美國媒體迫不及待地引述知情人士的說法,列舉導致馬斯克不滿的諸多「內幕」,渲染兩人關係破裂。
川普一度隱忍不發,但是6月5日(周四),二人開始隔空吵架!川普公開說「我對埃隆很失望」,還說馬斯克「徹底瘋了」(he just went CRAZY)。而馬斯克則支持彈劾川普,還說「現在是時候在美國建立一個真正代表中間派的80%的政黨了嗎?」
有意思的是,川普回歸後經常唱反調的《華爾街日報》,本周居然發表社論,旗幟鮮明支持《大美麗法案》。
怎麼回事兒呢?我們今天來解讀一下。
馬斯克公開號召Kill Bill美媒披露四大內幕
過去幾天,馬斯克化身「網路鬥士」,在X平台上對《大美麗法案》展開猛烈抨擊,矛頭直指其財政影響和內容冗雜。他的言辭火藥味十足,試圖點燃公眾情緒,迫使美國國會重新審視法案。以下是他最引人注目的舉動:
1.「殺死法案」動員:馬斯克發帖號召自己的粉絲:「快給你的參議員和眾議員打電話!讓美國破產絕不行!我們需要一部不添赤字的新法案。」
2.戲劇化諷刺:他貼出了電影《殺死比爾1》中烏瑪·瑟曼飾演「新娘」的劇照,配文:「巨額支出法案正把美國推向深淵!夠了!」
3.赤字危機警告:馬斯克估算法案將增加2.5萬億美元赤字,斥其法案中塞滿了和不同利益集團的交換,是「臃腫、離譜、塞滿私利」的怪物。他強調,這與DOGE削減1萬億美元支出的目標背道而馳,違背了他加入川普政府的初衷。
馬斯克頻頻發起「網路攻勢」。但是一直到6月5日周四上午,川普都沒有公開反擊。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也試圖輕描淡寫,說「總統已經知道埃隆·馬斯克對這項法案的立場了。這不會改變總統的看法。這是一個龐大而美好的法案,他會堅持下去。」
不過,川普6月4日上午,卻在真相社交媒體上轉發了馬斯克5月28日貼文的截圖:「隨着我作為特別政府僱員的任期結束,我想感謝川普總統(@realDonaldTrump)給我這個機會來削減政府浪費的開支。」「DOGE計劃將隨着時間推移越來越強大,並最終成為整個政府的工作方式與文化。」這是什麼意思呢?我相信不同人有不同解讀。很微妙。
與此同時,馬斯克的言論在共和黨內部和網路掀起巨大波瀾。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連續兩天回應,說馬斯克沒有接他電話,還說:「我們沒時間從頭寫新法案。」言下之意,眾議院版本已接近敲定,參議院可小修小補,但翻天覆地的改動不要去想。
同時,共和黨內赤字鷹派參議員的鬥志被點燃,參議員蘭德·保羅(Rand Paul)和邁克·李(Mike Lee)公開附和馬斯克,要求砍掉4萬億美元債務上限提升和部分高成本項目。
而美國媒體,則抓住這個難得的熱點,試圖從川普與馬斯克的「關係裂痕」挖掘猛料。比如Axios拋出獨家內幕《馬斯克抨擊川普「美麗法案」的四個理由》:
電動車補貼風波:法案取消了原定於2028年到期的電動車稅收抵免,對特斯拉構成潛在威脅。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利潤暴跌71%,特斯拉4月斥資24萬美元遊說保留抵免,馬斯克親自幕後斡旋卻無果。特斯拉在X上發聲:「突擊取消能源稅收抵免將危害美國能源獨立和電網穩定。」ABC新聞等也補充,馬斯克私下對此極為不滿,認為這動搖了特斯拉的戰略根基。
特殊政府僱員身份受限:馬斯克以「特殊政府僱員」身份擔任DOGE負責人,法定無薪任期僅130天。他曾希望延長,但白宮以法律和利益衝突為由斷然拒絕。一位消息人士向Axios透露:「埃隆很傷心。」
星鏈計劃受阻:馬斯克提議聯邦航空局(FAA)採用SpaceX的星鏈衛星優化國家空管系統,也因技術複雜性和利益衝突被FAA擱置。一位知情者表示:「空管完全靠衛星?太冒險了。」
NASA提名風波:最重磅的「導火索」是川普撤回馬斯克盟友賈里德·艾薩克曼(Jared Isaacman)出任NASA署長的提名。報導稱,共和黨參議員因艾薩克曼的民主黨捐款背景施壓,白宮做出讓步。一位白宮官員感嘆:「對埃隆來說,這像是最後的羞辱。」
以上是Axios媒體報導的馬斯克四大不滿。其它媒體還翻出其他問題,比如:
ABC新聞披露,馬斯克對川普政府與OpenAI的合作頗為警惕,認為這對其xAI業務構成威脅,損害了他在AI領域的野心。
貿易政策對立:更早,馬斯克在X上痛罵川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蠢得像一袋磚頭」,公開反對高關稅政策。
Axios引述消息人士稱,川普對馬斯克的「公開拆台」頗為惱火。一位白宮高官6月4日透露,川普對馬斯克的猛烈批評感到「困惑且不悅」,甚至警告「他可能原諒,但不會忘記這種背刺」。不過,白宮也謹慎表示:「現在說關係破裂還太早。」
真相:二人是觀點之爭並非路線分歧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馬斯克的這一齣戲呢?
我是這樣看,馬斯克這些不滿可能是真的,但是把這上升成二人翻臉,導致馬斯克拿《大美麗法案》出氣,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屬於過度解讀。雙方分歧主要還是政府開支。這是觀點之爭,而不是要和川普翻臉。
大家可能記得,2022年馬斯克離開川普第一任期的政府後,川普曾公開嘲諷馬斯克,說他拿了一大堆有問題的項目讓聯邦援助他,包括電池續航不足的特斯拉、不知飛到哪兒去的SpaceX等等,還說如果他讓馬斯克下跪,馬斯克肯定會照做。那個時候馬斯克更看重個人利益,但是經歷了最近兩年的磨礪,兩個人都成熟很多,不至於為了一點利益鬧掰。
現在的馬斯克,實際上有點像MAGA的財政強硬派,希望大幅削減聯邦支出,這也是他加入DOGE的初衷。另外,他不太懂減稅可以增加GDP和稅收,加上國會預算委員會(CBO)計算很保守,年均GDP增長預估僅1.8%,這讓CBO預測的財政赤字看起來很可怕,估計赤字增長2.8萬億美元,而白宮則認為減稅後經濟增長2.5%~3%,可帶來0.5%的財政盈餘。
同時,我認為,馬斯克號召粉絲給議員打電話Kill the Bill,也不會真的斃掉法案,只會逼參議院削減開支。但是預計不會有大幅變化,因為整體來說,第一,川普不希望大幅削減聯邦支出,他想先把減稅落地,這會兌現選民承諾、提振美國居民消費信心;第二,川普必須面對政治現實,有所妥協,大幅削減政府開支會傷害經濟以及議員們的選票;第三,大幅削減財政對經濟不利,特別是利率沒有下降的情況下。
我認為,馬斯克有點理想主義,這個做自己的企業可以。川普作為總統,就必須基於現實逐步推動。這也是馬斯克沒有完成DOGE削減目標的真正原因,是川普不希望他太激進改革,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得悠着點兒。
至於削減政府開支,川普希望以後逐年做。這也是二人的重要分歧,馬斯克希望一鼓作氣完成。
我還認為,馬斯克的行動雖然激進,但不是壞事兒,因為可以適度削減開支。同時,因為共和黨控制參議院,這次法案只需50票就可以通過,兩人分歧並不會導致法案徹底破裂。
《華爾街日報》罕見社論力挺大美麗法案
當然,川普和馬斯克肯定不會像我這樣努力站在中間看問題,他們都是當時強人,都性格剛硬,所以到了周四下午,兩人的矛盾終於徹底爆發了,公開叫板。特斯拉因此大跌8%以上。這場激烈的論戰,我們一會兒再說。
我想先談談,這個法案到底怎麼樣?是像川普說的那樣「大而好」,還是像馬斯克說的「大而醜陋」?
我今天發現兩個重大新聞,都對川普有利:
第一,川普在社交媒體上宣佈「令人震驚的是,民主黨控制的國會預算辦公室剛剛宣佈,關稅將減少至少2.8兆美元的赤字。可惜這則訊息沒能早點公佈,否則就能防止人們故意說謊。」這表明,關稅影響,其實之前被預算低估了。
第二個重大消息是我發現,在川普回歸後經常唱反調的《華爾街日報》,6月4日居然發表社論,旗幟鮮明支持《大美麗法案》。社論名字是《提高4.5萬億美元的稅收,或者沒有?》(A$4.5 Trillion Tax Increase, or Not?),社論直指法案的成敗關乎美國經濟命脈,如果失敗,2017年減稅政策將在2025年底到期,2026年稅收將暴增4.5萬億美元,重創企業和家庭,並把美國經濟推向衰退邊緣。
社論還指出,歷史上,國會預算委員會(CBO)預測失敗的案例也怵目驚心:它預測《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的能源和氣候撥款,在10年內將達到3,910億美元,但這些補貼是無限期的,高盛很快估計,其種類繁多的綠色補貼最終將耗資約1.2兆美元。2010年,它預測學生貸款聯邦化將增收,實際卻虧損數以千億。
也就是說,作為權威財經媒體,《華爾街日報》的立場很清晰:法案利大於弊。
吵架再升溫!川普:對埃隆非常失望
當然,這段故事還沒有結束,川普和馬斯克的衝突,看起來升溫了。周四,馬斯克繼續在推特鼓動網民對法案的不滿,還拿出幾年前川普的話來含沙射影。比如,他引用2013年川普的話「我無法相信共和黨可以提高債務上限——我是一名共和黨人,我對此感到尷尬!」馬斯克評論「智慧之語」。
馬斯克還轉出了2012年川普的一句話「如果我們國家的預算無法取得平衡,任何議員都應該取消再次當選資格——不能允許財政赤字!」馬斯克評論「我無法更同意」。
而就在馬斯克在網上含影射沙的時候,川普周四(6月5日)在接受采時候說了很重的話:「埃隆知道這個(《大美法案》)的內幕……他本來沒問題,只是突然發現我們要削減電動車強制令的時候,問題就來了。」「他個人還沒說過我的壞話,但我相信接下來肯定就是他了。我對埃隆非常失望。」他還說沒有馬斯克,自己2024年也能夠贏得賓州,自己寧願馬斯克批評自己,也不願意他批評法案,因為這是一個真正美麗的法案。
對此,馬斯克表示不服氣「錯誤,這項法案從來沒有給我看過一次,而且是深夜迅速通過的,幾乎沒有議員能夠讀到它!」
川普還說,馬斯克「瘋了」。他在真相傳媒上發帖:埃隆已經「精疲力竭」了,我要求他離開,我取消了他的電動車授權,該授權強迫每個人都購買別人不想要的電動車(幾個月前他就知道我會這麼做!),他就瘋了!(went CRAZY!)
川普甚至說了更狠的話「在我們的預算中,省下數十億美元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終止馬斯克的政府補助和合約。我一直很驚訝拜登竟然沒有這麼做!」他還說法案將如何降低稅收、讓我們再次偉大。
到了這時候,馬斯克也當仁不讓,在X上對川普展開猛烈攻擊。他說:「鑑於總統關於取消我的政府合約的聲明,@SpaceX將立即開始退役其龍飛船」。
他還說川普在愛波斯坦(Epstein)的名單上,並問網友是不是應該開始創建一個新的容納80%中間派的政黨,以及翻出了川普3月24日說的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埃隆從來沒有向我要求過任何東西。我的意思是,我取消了電動汽車強制令……但他從來沒有向我要求過任何東西。我認為這是一種了不起的品質……埃隆是一位愛國者,我們非常感謝你所做的工作。」還說他贊成彈劾川普,讓萬斯接任。
我想起普京的那句名言,兩隻老虎打架,聰明的猴子應該站在旁邊看。
而美國民眾,在這場世紀大戰中,分別站在了兩人身邊,還有網友表示難過,「It’s hard when mom and dad fight(爸爸媽媽吵架真難受)」。
接下去會怎麼樣呢?在我來看,很可能會像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曾經評價馬斯克和納瓦羅吵架那樣,「男孩就是男孩」(Boys will be boys)。
我認為,這只是兩個強人之間短暫的插曲,馬斯克和川普這對歡喜冤家,實質是「愛國搭檔」,而這種公開的吵架和表達不同政見,也正是美國多元精神的縮影。沒什麼大不了,歷史還會滾滾向前。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請在評論區寫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