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期的【404文庫】欄目中,我們將選讀過去一周中引起輿論關注的三篇404文章。
一、柴靜|看見
2025年5月21日,中國數字時代通過檢索發現,知名記者、主持人柴靜的自傳《看見》的豆瓣頁面已被刪除。
Wayback Machine保存的《看見》豆瓣頁面。截圖時間5月17日。
此前一周,北京貝貝特出版顧問公司於5月15日向淘寶、京東等多個電商平台發佈通知,稱因「質量問題」,《看見》一書已停止出版發行,並已全網下架、召回。
柴靜於2001年至2014年供職於中國中央電視台,先後在《新聞調查》《面對面》《看見》等欄目擔任記者與主持人,參與報道了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北京奧運等重大新聞事件。
2012年12月,她出版自傳性作品《看見》,講述其在央視擔任記者的心路歷程。該書銷量超過100萬冊,成為當年最暢銷書籍之一。
離開央視後,柴靜於2015年2月28日推出獨立製作的空氣污染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該片在發佈後48小時內播放量突破2億次。但幾天後的3月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下達指令,要求各新聞媒體不得報道《穹頂之下》相關內容。人民網、新華網等官媒隨即撤下該片並刪除幾乎所有相關文章。
2017年,柴靜隨家人移居西班牙。2023年,她開設個人YouTube頻道,並於同年8月17日推出獨立製作的六集系列紀錄片《陌生人——對話聖戰分子》。她持續在頻道上更新內容,近期視頻包括訪談參與俄烏戰爭的中國人、毛澤東前秘書李銳之女李南央,以及對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唱紅打黑」時期的回顧,引發廣泛關注。
在已遭到下架的《看見》一書的序言部分,柴靜如此寫道:
十年前,當陳虻問我如果做新聞關心什麼時,我說關心新聞中的人——這一句話,把我推到今天。
話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識,做起這份工作才發覺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
要想「看見」,就要從蒙昧中睜開眼來。
這才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裏的垻。
這本書中,我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聞報道里,我只選擇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因為工作原因,我恰好與這些人相遇。他們是流淌的,從我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漫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
我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
陳虻去世之後,我開始寫這本書,但這本書並非為了追悼亡者——
那不是他想要的。他說過,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無意識,那才相當於死。他所期望的,是我能繼續他曾做過的事——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掙脫,這才是活着。
十年已至,如他所說,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
二、法度Law|如此投訴律師,蕪湖開了一個壞頭
近日,戈運龍律師在開庭時質疑辦案機關存在留置不當等問題。事後,戈律師遭到投訴,並被司法局威脅將對其暫停執業。
該事件引發關注,專注中國法律領域的微信公眾號「法度Law」發佈文章講述該事件。
在這一篇遭到審查刪除的文章中,作者寫道:
被告人說自己遭刑訊逼供,辯護律師要求調取訊問的同步錄音錄像被拒,律師在法庭上能對辦公機關提出批評嗎?
辯護律師能在法庭評論說,在案證據違背邏輯、違背法律、違背生活常識嗎?
辯護律師能在法庭上批評辦案機關小案大辦、有罪推定嗎?
你可能會說,你這都是常識問題!庭審中,律師發現問題,當然需要指出來啊。難道辯護律師要說,你這麼做沒問題,你這麼做很對嗎?
你要注意了。安徽蕪湖律師戈運龍,就是因為開庭時這麼說了,被辦案機關認為,言語不當,詆毀司法機關,要求司法局給與處罰,暫停執業6個月。
先說第一個問題:戈運龍律師到底說了什麼?
戈運龍律師把書面辯護詞發給了幾位全國知名的刑辯律師,周澤、斯偉江、劉昌松等。
周澤的看法是:其中有些言詞雖然有點激烈,但仍然屬於正常的辯護意見範疇。
劉昌松律師的看法是,他的辯護是專業的、盡職的,整體比較理性、溫和,個別地方措詞稍激烈。
那麼,戈運龍律師在法庭上怎麼說的?
與戈運龍律師共同辯護鳳海飛案的徐馮彬律師稱,「戈律師被投訴的案子,是和我一同辦理的,我全程在場。我可以證明,戈律師的庭審發言並不出格,辦案過程也很認真負責。」
再說第二個問題:戈運龍律師能不能這樣說?
《律師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
也就是說,戈運龍律師的發言,並沒有違反法律的規定。
如果僅僅因為辯護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辯護意見,讓辦案機關不高興,就要給予處罰,這就無異於廢除辯護制度,甚至於廢除刑事審判制度了。
就戈運龍律師的發言,我倒是想知道,律師要求調取訊問的同步錄音錄像,這個要求合情合法合理,為什麼不給調呢?
第三個:為什麼要關注這件事?
戈運龍律師的遭遇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我是覺得,即使你不是律師,也應該關注這件事。很簡單,保障律師執業權利,保障的不是他個人的利益,而是所有人的權利。沒人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打官司,你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律師在法庭上只會說,對對對,好好好。
辦案機關自己不爽,就投訴辯護律師,將毀掉辯護制度甚至是律師制度。
沒有人擁有免予批評的自由,每個人、每個單位都要接受監督、接受批評,尤其是權力機關,更要接受批評,更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堅守法治底線。
三、雞蛋bot|網傳武漢礄口一餐館發生槍擊案,目擊者:有人員中槍
5月18日晚,武漢礄口區崇仁街愛國社區發生了一起槍擊案。第二日,湖北武漢警方發佈警情通報,但該通報全文未提及「槍擊」。同時,當局對該事件採取了十分嚴格的審查管控。部分武漢市民在抖音、微博、微信、小紅書上發佈的相關討論也遭到審查。
微信公眾號「雞蛋bot」發佈的有關消息在發出後不久即遭刪除。
文中寫道:
5月18日,網傳湖北武漢市礄口區一餐館附近疑似發生槍擊事件,有人員中槍,引發關注。
據網傳消息,事發地疑似為礄口區崇仁街愛國社區一臨街餐館門口,事發時間不詳。網傳聊天記錄顯示,疑似目擊者表示,嫌疑人持槍作案,有食客中槍;網傳視頻顯示,有3人受傷臥倒,現場有血跡。
18日晚間,事發地附近一商家告訴筆者,現場疑有3人中槍,嫌疑人作案後逃離,不知是否歸案,「(嫌疑人)當時就跑了。」
對此,武漢市礄口區政府值班室一工作人員回應稱,對於現場傷亡、嫌疑人是否被控制等情況,其不便答覆,「可以直接問公安局,這塊公安局已全部接管、控制了。」
隨後,武漢市公安局礄口分局漢中派出所一工作人員表示,若想諮詢相關事件詳情,需聯繫上級宣傳部門。
此外,筆者還致電諮詢了武漢市礄口區漢中街道辦事處、武漢市公安局礄口分局及武漢市急救熱線,均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