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首發50年國債遇冷 網民群起嘲諷

當前,中國全國稅收吃緊,地方政府債台高築。為了解決政府的財政困難、緩解還債壓力,北京當局加大了發行超長期國債的力度。然而,近日首發的50年超長期國債,以高於二級市場收益率的票面利率發行,卻依然遇冷翻車,引來中國網民一邊倒的質疑與嘲諷。

當前,中國全國稅收吃緊,地方政府債台高築。為了解決政府的財政困難、緩解還債壓力,北京當局加大了發行超長期國債的力度。然而,近日首發的50年超長期國債,以高於二級市場收益率的票面利率發行,卻依然遇冷翻車,引來中國網民一邊倒的質疑與嘲諷。

上周五(5月23日),中共政府正式開始發行今年首隻50年期的超長期特別國債「25超長特別國債03」。據悉,這款國債的招標規模為500億元人民幣。招標結果顯示,加權平均中標利率為2.1%,高於銀行間債市同期限債券的收益率,但投標倍數只有2.27倍,顯示投資者購買這款國債缺乏積極性。

通常來說,債券以高於市場收益率的票面利率發行來吸引投資方投標,意味着新發行的債券吸引力較差,當前的市場看淡這款債券的前景。

在投標結果公佈後,當天二級市場的長債利率明顯向上拉升。其中「24特別公債03」殖利率一度跳漲至2.07%,最終收於2.055%,全天上行3.75個基點。

對此,浙商銀行FICC團隊在接受陸媒採訪時表示,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負債端壓力大,存款利率調降後大行攬儲難度上升,推升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加劇了資金面預期擾動;二是市場對日內3900億國債供給衝擊的避險情緒持續發酵。

財經網紅小翠則發文評論,中共當局23日發行的50年期超長公債拍賣利率,比市場預期高了7.5個基點,首次發行卻遇冷,顯得特別尷尬。

其文分析指出,中國50年期國債的投標倍數只有2.27倍,在中國公債市場中算是非常低的水平,完全不給北京當局面子,還帶崩當天債市投資者的情緒,導致長債殖利率全線上揚,債券價格集體下挫,堪稱「翻車」。

中國財政部辦公廳大門。(公共領域)

文中表示,中共財政部想靠「借未來的錢撐下去」,但是當局通過發債弄來的錢主要是用於填舊帳,而且還「借那麼久、借那麼狠」,市場對此開始害怕,金融機構也沒動力去接盤。

文章直言,中共財政部拍賣的是債券,市場看到的卻是一張空頭支票、財政焦慮以及體制的信用試煉,「連市場信任都留不住,誰會相信(政府)還得起50年後的債呢?」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中共當局發行國債的規模比往年明顯擴大。中債登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記帳式國債累計發行已達4.69萬億元,累計淨增量為1.69萬億元;前4個月的利率債累計發行量更高達10.5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31萬億元;利率債累計淨增5.32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69萬億元。

針對中共當局首發50年期超長期國債遇冷的現狀,中國網友幾乎是一邊倒質疑或嘲諷:

(網頁截圖)

還有網友直言不諱地指出:「買國債的都是銀行,可銀行的錢是從儲戶那裏來的。」

更有網友嘲諷道:「千年國債是不是也不遠了?」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新唐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527/222452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