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了一顆超級輕的行星,離我們1232光年,名叫WASP-193b。這顆行星比木星還大,但輕得像棉花糖,密度只有0.059克每立方厘米。消息一出,網友直呼:這不就是宇宙里的「蒲公英」嗎?
研究這顆行星的是比利時列日大學的團隊,領頭人叫哈立德·巴爾考伊。他們用高科技設備測出了WASP-193b的密度。結果讓人吃驚:它比地球輕太多了!地球的密度是5.51克每立方厘米,木星也有1.33克每立方厘米。WASP-193b這麼輕,科學家都忍不住想:它是怎麼飄在宇宙里的?
這顆行星繞着一顆像太陽的恆星轉。那顆恆星質量比太陽大一點,溫度和年齡也差不多。WASP-193b離恆星很近,6天就能轉一圈。離得近,恆星的熱量和輻射很強,照理說行星的大氣應該被吹跑才對。可它偏偏還保持着稀薄的大氣層,這讓科學家撓頭了。
為什麼WASP-193b能頂住恆星的「狂風」?科學家猜,可能是行星內部有什麼特殊機制。或許是某種未知的力量在保護它的大氣層。他們現在正忙着研究,想弄清楚這顆「蒲公英」行星的秘密。
WASP-193b的特別之處還不止於此。它的半徑是木星的1.46倍,質量卻只有木星的13.9%。這說明它是個「虛胖」的傢伙,體積大但分量輕。科學家說,這可能是因為它的大氣層里充滿了氫和氦,這些氣體被恆星的熱量烤得膨脹起來。
更奇怪的是,WASP-193b的恆星已經不年輕了。按照一般理論,這麼輕的行星應該只出現在年輕恆星附近。可這顆行星偏偏打破了規矩。科學家開始懷疑,是不是我們對行星形成的理解有問題?或許WASP-193b的存在,能推翻一些老理論。
還有人猜,WASP-193b周圍可能有環系統,就像土星的光環一樣。這個環系統或許能解釋它為什麼這麼輕,又為什麼能保住大氣層。不過這只是猜測,科學家還得繼續觀測才能確認。
研究WASP-193b不只是為了滿足好奇心。它還能幫我們了解宇宙里行星的多樣性。比如,行星是怎麼形成的?它們的大氣層怎麼演變?通過研究這顆輕飄飄的行星,科學家希望找到答案。這些答案不僅對太陽系有用,也能讓我們更懂銀河系裏的其他星球。
其實,WASP-193b不是唯一一個輕得離譜的行星。2017年,科學家發現了Kepler-51系統,那裏的行星密度更低,只有0.03克每立方厘米。跟它們比,WASP-193b還算「重」的。這些「鬆散」行星就像宇宙里的異類,每次出現都讓科學家重新思考。
不過,WASP-193b也有自己的麻煩。恆星發出的粒子流和輻射會慢慢侵蝕它的大氣層。科學家估計,這種行星的大氣可能撐不了幾千萬年。換句話說,WASP-193b可能註定要「消失」。但在它消失前,科學家希望能多挖出點秘密。
這顆行星的發現,讓人覺得宇宙真是奇妙。誰能想到,1232光年外有個這麼輕的「大棉花糖」?它就像一個提醒:宇宙里還有很多我們不懂的事。科學家們已經摩拳擦掌,準備用更先進的望遠鏡去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