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貨櫃船停靠在加州奧克蘭的奧克蘭港。(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美國提高對中國商品的關稅至145%,中國11日也對美提高對等關稅至125%。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11日首次公開回應稱,打關稅戰沒有贏家,「中國不畏懼任何打壓。」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表示,習近平是他的好友,預計習近平會在某個時間打給他。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1日發佈,調整美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從84%提高至125%。聲明指出,「在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後續對中國輸美商品繼續加征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
11日上午,習近平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會見來華訪問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anchez)。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強調,「打關稅戰沒有贏家,同世界作對,將孤立自己。」他說,70多年來,中國發展始終靠的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從不靠誰的恩賜,更不畏懼任何無理打壓。
不過,《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對本台表示,中國一邊說,「中方不願打、但也不怕打」,一邊又說,「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這樣的說法「硬中有軟」。中國並未宣稱中國必勝,而是強調「大家都會倒霉」,反映中共內部對關稅戰的顧慮。「中國雖表面強硬,實際上內部對此非常憂慮,因為一旦關稅全面落實,對中國經濟將造成嚴重衝擊,中國只是不願意在世人面前示弱。」
2025年4月10日,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X平台上公佈毛澤東1953年回應抗美援朝戰爭時講話的影片。(取自毛寧X社群平台)
王毅喊「敢於善於鬥爭」毛寧翻牆轉發毛澤東講話
中共外交部長王毅10日在中國駐外使節工作會議發表講話時,又重拾「戰狼」口吻,表示「要敢於善於鬥爭,堅決維護我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在中共官方下達所謂的「勇於鬥爭」指令下,近日就看到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翻牆至X平台,轉發前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在1953年回應「抗美援朝」戰爭時的一段講話,「時間要打多久,我想我們不要做決定。過去是由杜魯門,以後是艾森豪威爾,或者美國的將來的什麼總統,由他們去決定。他們要打多久,(我們)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毛寧還以英文寫道,「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不怕挑釁,我們不會退縮。」
胡平指出,中國展現出強硬立場,不願在美國壓力下低頭的同時。另一方面,中共中央高層私下不斷召開會議,積極為與美國談判準備,希望爭取一項相對不太壞的協議。這種對外採取高調策略,在中國有識之士普遍被視為虛無空洞,他們非常清楚當前中國的嚴峻情勢。不過,這類政治語言,對於少數不了解真相的群眾,對內產生激勵效果。
馬聚:中國出口轉內銷對牆內甩鍋經濟下行責任
時事評論人士馬聚接受本台訪問時分析,利用這樣方式的炒作民族主義,與其說是「挑起」,不如說是「加溫」。中國政治常透過「加溫」民族主義方式,營造內部的凝聚力。
他認為這次中共借着美國的關稅戰甩鍋,向內部兜售中國經濟的困境,轉移全是從2017年起美國總統特朗普所造成的。「可以激發過去幾年在經濟上受壓的中國民眾,找到一個直接有效的出氣口,也找到了所謂的病根,但這是要打上引號的。」
他解讀毛寧特地「翻牆」到X平台上轉發毛澤東的講話,除了爭取海外輿論的支持外。另一方面,也是向「牆內」釋放訊號。將這些所謂的國際支持「出口轉內銷」到中國國內,塑造一種「連外國人都支持」的假象。
「我們會談到民族主義或民粹主義,每一次被煽動起,是因為這往往是政權甩鍋最常見、也最有效的工具。」馬聚補充說,「無論中外皆然,每一次煽動民族主義,同時也是對現有的掌權者或權力擁有者能以更好、更全面、更穩固的強化執政正當性。」
炒作民族主義撩起中國人民痛苦惡夢
X平台帳號「頭條熱點」轉發這條貼文,寫道「這個演講不久後,毛澤東殺死了數千萬中國人……」1966年,毛澤東發起文革在中國掀起「十年浩劫」。
胡平指出,毛寧引用毛澤東的這段講話是非常荒謬。因為毛時代正是中國閉關鎖國、陷入嚴重貧困的年代。所有經歷過那個時期的人,都對此記憶猶新。如今把毛澤東那段話再拿出來,只會引發反效果。但是,他認為目前的情勢還不會走向極端,今天的中國和毛時代已經大不相同。「近年來,中國人對經濟持續下行、失業率升高非常憂慮。在這種情況下,煽動民族主義的效果能有多大,實在值得懷疑。」
「當年毛髮動文革,是為了重新奪回權力;但現在的習近平並不需要爭奪權力,所以兩者情境不同。」馬聚說,在中國的政治傳統里,人民往往是權力鬥爭中的犧牲品。政權如何更替,最後受害的往往都是民眾。中國人民因為有痛苦的基因,形成今天看待事物的方式可以理解,但若要探究本質與動機,兩者差異還是很大。
除了會見西班牙總理外,習近平2025年首度出訪,選定東南亞3國。其中4月14日至15日預定前往越南進行國事訪問,15到18日轉赴馬來西亞、柬埔寨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