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踢爆驚天大瓜!眾人快氣瘋;未來三年,中國退休人員需警惕!早點準備才好過!

—【阿波羅網報道】

許家印家族保全海外資產招數用絕了,從技術性離婚,到技術性討債,再到現在的技術性生娃。 中國人命真苦!未來三年,退休人員需警惕!這3個問題早點準備,日子才好過! 中國銀行業正在將消費貸款利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但銀行壞賬正呼嘯而來。 2024年平安銀行淨利潤同比下降4.2%,不良貸款率1.06%。25年來首次發生營收和淨利潤「雙降」的現象。 賠本賺吆喝!小米汽車財報去年虧損62億,每台車虧4.5萬。

許家印家族保全海外資產招數用絕了,從技術性離婚,到技術性討債,再到現在的技術性生娃。

中國人命真苦!未來三年,退休人員需警惕!這3個問題早點準備,日子才好過!

中國銀行業正在將消費貸款利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但銀行壞賬正呼嘯而來。

2024年平安銀行淨利潤同比下降4.2%,不良貸款率1.06%。25年來首次發生營收和淨利潤「雙降」的現象。

賠本賺吆喝!小米汽車財報去年虧損62億,每台車虧4.5萬。

中國經濟衰退,百業蕭條。網傳大量視頻顯示,中國新年剛過一個月,上海、廣東和江浙等地又出現返鄉潮。

踢爆驚天大瓜!眾人快被氣瘋了

這兩天,出現了一個超級大瓜,許家印居然還有兩個未成年子女。

這是香港法院披露出來的信息,之前大家都知道許家印有倆兒子,大兒子跑到海外了,小兒子之前主管恆大財富,也被查了,現在突然又冒出來兩個孩子,說啥的都有。

丁玉梅今年68歲,許家印67歲,高齡產婦有點難,有說代孕的,有說正宮娘娘給其他后妃養孩子的,這就不八卦了。

但是吧,買了恆大爛尾房的人、被恆大財富騙了錢的人,被恆大造假坑了的股民,包括恆大的清算人和香港法院,都非常氣憤。

為啥呢?

就是許家為了保全財產,各種技術性手段用的實在是太多了,都可以寫成案例了,清算人和法院工作量巨大,被耍得團團轉,這一看就是許家請了不少好律師,要想方設法要保住海外資產。

咱們回顧下,許家都用了哪些技術手段。

第一招就是技術性離婚。

說離就離,辦完手續丁玉梅直接去海外,還是「獨立第三方」,還能通過家族信託、海外資產代持等方式控制海外的財富。

第二招更絕了,就是技術性討債。

丁玉梅跑到海外,反手就起訴,說許家印還欠她330億,二兒子還欠她10億。她手裏的很多錢應該是拿來還賬的,現在她突然很委屈地變成了債權人,居然成了一個受害者,這種身份轉變,就是要通過起訴確認債權合法性,

第三招,就是這一次,通過未成年子女來保全財產。

接下來,丁玉梅就沒啥藉口了,不主動披露,那就是藐視法庭,可能坐牢,清算人已經被侮辱了一次了,肯定鐵了心順着這400萬美金再繼續查,查出來就扣押或者拍賣還債。

如果孩子年紀在四五歲以上,那很可能就是為了愛或者傳宗接代生的,只是現在順手成了保全財產的一個理由。

那要是兩三歲呢?看時間段就是許家夫婦技術性離婚的時候出生的,那這倆孩子很可能就是為了保住海外資產而誕生的工具人。

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要真這樣,那就太逆天了。

未來三年,退休人員需警惕!這3個問題早點準備,日子才好過!

在這個「老齡化、少子化」日益加劇的社會裏,養老問題成了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中國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高達2.8億人,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佔總人口的14.9%,這意味着每100個人里就有將近15個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

未來三年,對於60歲以上的退休人員來說,可能會遇到三大難題。提前了解並做好準備,才能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踏實。

難題一:退休金漲幅趕不上物價,生活壓力增大

數據顯示,全國退休人員中,只有18.7%的人每月能拿到3000元以上的退休金。而對於農村地區的老人來說,他們的「工資」更是少得可憐,很多人每個月只有一百多塊錢。在這樣的收入水平下,要想跟上物價的上漲速度,簡直是難上加難。

難題二:看病難、看病貴,醫療負擔沉重

中國沒有實現「免費醫療」。就算有醫保,很多病也是自費比例高、報銷比例低。一場大病下來,很多家庭的積蓄就被掏空了。

難題三:養老壓力大,照護問題成難題

以前我們常說「養兒防老」,但現在這句話真的沒那麼靈了。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和空巢老年人家庭,養老問題比想像中還要嚴重。現在的人工作壓力大,996、007成了常態,有時候連自己的生活都照顧不好,哪還有時間照顧老人?

川普關稅大棒落下,中國多家銀行慌了!

彭博社3月19日報道,隨着政策制定者加大刺激措施以穩定增長並應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中國銀行業正在將消費貸款利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在金融中心上海以及重要科技中心杭州等較富裕地區,銀行間正展開價格戰。根據在線廣告顯示,貸款年利率最低已降至2.58%,以鼓勵消費者餐飲消費和購物。而在大約兩年前,消費貸款利率最高曾達10%。

瑞銀集團(UBS Group AG)亞洲金融研究主管May Yan稱,創紀錄的低利率反映了銀行間的激烈競爭,而其根本原因在於人們對收入增長和經濟前景的預期較弱,

這些貸款舉措也使銀行陷入困境。作為中國政府引導資金流向特定領域的重要工具,銀行正面臨創紀錄的低利差,在貸款需求依然低迷的情況下發放低息貸款。

知情銀行官員稱,這意味着銀行必須在惡性競爭中從同行手中搶奪現有的消費貸款借款人,其刺激消費的效果仍有待觀察。

年度營收利潤雙下降,平安銀行快「休克」了?

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平安銀行)近日發佈了「2024年年度報告」。根據這份報告,平安銀行去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66.9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10.9%;實現淨利潤445.08億元,同比下降4.2%。截至2024年末,該行資產總額57,692.70億元,不良貸款率1.06%。

陸媒「深藍財經」3月20日發文調侃稱,對於平安銀行的年度報告,「48萬股東等來的是驚嚇」。

文章指出,平安銀行25年來首次發生營收和淨利潤「雙降」的現象。而細看年度報告羅列的數據更可發現,該行去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增速分別是2.26%、1.94%、0.24%,全年卻暴跌至-4.19%,表明該行去年第四季度的業績尤其慘烈。

小米汽車財報去年虧損62億,每台車虧4.5萬

3月18日,小米集團發佈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小米汽車去年淨利潤虧損62億元人民幣。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小米集團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的營業收入為328億元(人民幣,下同),佔總體收入的9%。

根據小米汽車去年的財務數據以及銷量,有陸媒推算,小米汽車平均每賣一台車虧損4.53萬元。

出門打工沒活干,中國新年剛過又現返鄉潮

近日,中國大陸抖音等短視頻平台上流出大量視頻,顯示中國新年剛過過去一個多月,「2025年第一波返鄉潮」已經啟動。在多個曾經的製造業基地,大批找不到工作的人開始坐車回家。

其中一段視頻顯示,在廣州市一個長途汽車站,至少數百人背着大包小包,等待大巴車返鄉。拍攝者稱,因為在廣州找不到工作,越來越多的人不得不選擇回家,「今年這行情,打工都可能搞虧本哪」。

還有許多視頻顯示,廣東深圳、江蘇南京蘇州等地的車站也人山人海,擠滿返鄉的人群。也有網友拍攝視頻顯示,從上海到河南的火車上站票都滿員了,大多是在上海找不到工作返鄉的民工。

許多大陸網民嘲諷,這就是中共黨媒報導「1500萬人返鄉創業」的真相。

有博主表示,江浙滬這些曾經的製造業基地已經大不如前,外貿訂單大量消失,許多工廠都不招人了。只有少數有國內訂單的廠子在招人,但工資待遇大幅降低,而沿海吃住消費都很高,「打工都要虧本了」,所以大批打工人只好回家。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323/2193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