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移民留學 > 正文

名校大學生集體「拋棄」留學,什麼信號?

據牆內公眾號「智谷趨勢Trend」報道,中國的名校大學生,正在集體「拋棄」出國留學。最近,一組數據令人震驚:

北京大學2024年本科出國(境)深造人數為641人,與2019年的818人相比,減少幅度超過21%。

清華大學尚未公佈2024年的數據,但從2019年到2023年這短短几年間,就減少了196人,降幅高達28%。

變化最大的,是北京理工大學,從2019年的675人減少至2024年的330人,減少幅度超51%,已然腰斬。

而其他傳統名校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的海外升學人數,在這五年間也分別縮水了28.57%和17.70%。

這組數據,撕開了時代轉向的冰山一角。留學時代落幕,釋放了什麼訊號?千萬大學生又該何去何從?

一、出國留學,突然不香了?

你可能都沒有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都不去英國、美國等傳統留學大國留學了。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陳志文發現,近幾年清華、哈工大、西工大、北航等著名理工科大學的出國留學人數出現大幅下挫,部分高校下降尤為明顯,2022年的下降幅度甚至將近到2/3。

比如,哈爾濱工業大學2019年本科生出國(境)人數為478人,2022年僅剩182人,下降幅度達61.82%;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2019年本科生出國(境)人數為659人,2022年為245人,下降幅度達62.82%......

不僅如此,從相關數據來看,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中國學生留學目的國,中國正在失去第一生源國地位,讓位於印度。

陳志文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指出:「幾乎在所有西方國家,中國留學生都出現了人數下滑或者增長乏力,印度則在全面趕超。」

用一組數據對比著來看。美國權威信息庫OPEN DOORS數據顯示,在2020年到2024年期間,美國全部的國際學生人數從不足92萬增加到將近113萬人,增長了約23.26%。而中國赴美留學人數卻持續下降,早就跌破30萬,2020-2021與2023-2024兩個學年比較之下,減少了12.58%。

簡單理解,與國際赴美留學人數不斷增長的趨勢恰恰相反,中國赴美留學生的人數不增反降。

中國的赴美留學人數甚至在2024年被印度反超,拱手讓出長達15年的「留美第一大國」稱號。

再看另一個「留學大國」——英國,留學吸引力似乎也在下降。2023年7月到2024年6月的一年內,英國內政部共發放43萬份學生簽證,較去年同期簽證發放量下降了13%。

而赴英留學的中國學生同樣,根據英國發佈的《年度簽證數據統計》,中國大陸留學生赴英留學在兩年前已然達到峰值,近兩年數量也在逐漸減少。

如果,連全球高等教育處於領先的英美兩國對中國學生的吸引力都在降低的話,其他國家的情況就不言而喻了。

不過,此時出現一個意外的新現象——亞洲,正成為不少中國留學生的新目標。

比如新加坡。新東方發佈的《2023年中國學生海外留學報告》顯示,從2019年到2023年這五年間,中國研究生考慮留美的比例已經從45%下降到30%。而與之相反的,考慮申請去新加坡學校的學生比例從9%上升到15%。

還有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全球教育服務(EMGS)統計數據顯示,過去5年,來自中國的馬來西亞留學申請數量增長近3倍。2024年,中國學生的留學申請多達3.3萬份,已經佔了大馬國際學生總申請量的四成。

二、中國學生的留學轉變,是主動為之,還是無奈之舉?

升學方向轉變的背後,有着時代大趨勢的影響。從宏觀的原因來看,離不開複雜的國際局勢。「安全審查」成為懸在不少留學生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有媒體報道:越來越多的大學受到多重壓力,成為研究審查的參與者。在收集的案例中,中國留學生還面臨著因學科或者是學校「敏感」無法拿到offer,也有人拿了offer後無法通過簽證審查,有人的審查成為無限期的等待,有人遭遇中途退學;好幾個留學大國都不約而同地給中國留學生設限制、下禁令。

美國,早在2018年就規定縮短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專業的中國留學生的簽證有效期。2020年,美國撤銷了1000多名中國公民的簽證,暫停被視為具有「安全風險」的學生和研究人員從中國入境。

英國,推出ATAS留學禁令,點名限制中國留學生學習物理、化學、網絡技術、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理工學科,即使暫時逃過一關,每六個月就要面臨再次審查

就連瑞士也不再「中立」,開始加大中國留學生的審查力度。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在2024年年末對外宣佈了一項新的安全審查措施,增加了對中國高校的限制數量。除了我們常說的「國防七子」之外,還包括了四川大學、中山大學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重點大學及研究院。不少申請的留學生在看到拒信後都「累感不愛」。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海外留學也越來越不划算了。這屆年輕人,正在經歷最清醒的留學「祛魅」。

一方面,是學費越來越貴。就拿美國來說,CollegeBoard發佈了《2023-2024年美國高等教育學費報告》,從這份報告中我們不難看出,不管是公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其大學本科生和碩博士研究生的學費都在不斷上漲。就連公立學校,每年總費用也在2萬美金以上。更不用說世界頂級的高校了,學費更是蹭蹭往上漲。

另一方面,是回國工作的工資預期,卻越來越低。數據顯示,近幾年海外留學生的實際年薪在不斷下滑,而且降幅相當明顯,就連留學生自己也「認命」了,期望薪資隨之下降。

更重要的是,就連選調生考試也開始拒絕留學生了。廣東、山東、北京等地發佈的2025年選調生考試公告中都將高校範圍收窄,直接砍掉海外高校。要知道,根據中國世界青年峰會和獵聘發佈的調查報告,有74.4%的留學生認為海歸群體中存在着「考公熱」現象。

此外,還可能與大陸國內高校擴招有關。

2019年,全國共招收研究生91.65萬人,比上年增長6.82%;

2020年,全國共招收研究生110.66萬人,比上年增長20.74%;

2021年,全國共招收研究生117.65萬人,比上年增長6.32%;

2022年,全國共招收研究生124.25萬人,比上年增長5.61%;

2023年,全國共招收研究生130.17萬人,比上年增長4.76%;

短短五年內,大陸全國招收研究生的增長幅度就已高達42.03%。

三、這五年來,選擇留在大陸國內高校深造的學生越來越多,趨勢非常明顯

不少名校的本科境內深造率,幾乎都呈現出上升的趨勢。特別是「高校頂流」北京大學,從2019年的43.51%一路飆升至2024年的65.20%,上升了足足22.34%。

同處首都的理工科強校——北京理工大學也不甘示弱,從2019年的43.69%增長至2024年的62.9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的深造率也普遍增加了10%到20%左右。

示意圖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中時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312/218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