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停戰協議的領土爭議如何解決
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這場戰爭已持續三年,成為歐洲自二戰以來最致命的衝突之一。數十萬士兵喪生,烏克蘭城市被摧毀,數百萬人流離失所。與此同時,俄羅斯經濟遭受制裁重創,軍事力量也因巨大傷亡而消耗殆盡。在這一背景下,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上台後迅速推動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和平談判,試圖結束這場「荒謬的戰爭」。
2025年2月18日,美國和俄羅斯高級官員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就俄烏停戰舉行了首輪會談,拉開了川普政府主導下結束俄烏戰爭的外交斡旋序幕。
在這場戰爭中,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直接軍事衝突只是表面現象,背後涉及複雜的地緣政治衝突、意識形態對立以及國際秩序重構等重大問題,這使得停戰談判可能極為艱難,結果也不一定盡如人意。
俄烏停戰協議的領土爭議如何解決
對於俄烏停戰協議,輿論首先關注的核心問題當然是領土爭端中的正義性。俄烏戰爭起因雖然有很複雜的因素,但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國際法上的非正義性卻是顯而易見的,那麼俄烏停戰協議的基本前提就是不能在法理上認同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不能對俄羅斯佔領烏克蘭領土造成事實上的承認。
但是如果要在戰場上打敗俄羅斯已經錯過最佳戰機,三年鏖戰已經使烏克蘭兵源枯竭,即使得到武器援助,也很難有實力繼續這場戰爭。這樣的現實條件下,烏克蘭應該爭取的是如何凍結被佔領土的主權,以為日後通過談判討還留下法理空間,而不是在停戰協議中去申索這些領土。至於日後能不能討還也是一個巨大的懸疑,但這也就是當前烏克蘭在領土問題上所能爭取到的最大利益。
對俄羅斯來說,如果要讓歐美在協議中承認侵佔烏東四州的合法性,就會觸及歐美的底線,勢必讓停戰談判無法進行。如果談判破裂,就是逼川普政府在俄烏戰場上採取更強硬的對抗措施。那樣俄羅斯將不但面臨美俄關係的徹底破裂,也會遭受川普政府史無前列的制裁,以及對烏克蘭進行的全面軍事援助,包括可能動用民間保安公司的私人僱傭軍成建制的進入烏克蘭,這樣勢必會造成俄軍在戰場上的崩潰。此外,如果美國在俄國國內支持反普京勢力,屆時普京個人安危也成問題。這樣的後果普京自然心知肚明,為此,普京必須在烏東四州放棄一些利益,做出一定的讓步,不能觸及川普政府的底線。
筆者對此問題的一個合理推測是:一部分烏東四州俄戰區可能會交付國際託管,而普京會保留一些戰略要地的軍事佔領,如黑海沿岸的一些城市以及頓巴斯的礦產資源地區。這些被占區域的主權問題可能會採取各執一端的態度,即美歐不承認俄方主權,但是會聲明不支持雙方武力解決主權爭議,而是倡議雙方日後通過談判尋求解決途徑。這樣一來,先讓雙方從生死對決的狀態中解脫出來,避免生命的損失。
戰爭責任鑑定和戰爭賠償問題如何解決
俄羅斯作為侵略一方是毋庸置疑的事實,那麼停戰協議中要不要追究俄羅斯的戰爭責任?俄羅斯給烏克蘭造成的損失應不應該賠償?這也是俄烏停戰協議的焦點和難點。
如果烏克蘭對部分領土做出國際託管的讓步,以及對另一些俄佔領土做出不武力解決的讓步,那麼,讓烏克蘭得到一些戰爭賠償來重建家園就是俄羅斯理所當然該做出的讓步。不過要讓俄羅斯大方的掏錢,必須不能追究普京的戰爭責任,還需要解除國際刑事法院對普京通緝。也就是烏克蘭需要放棄面子,而爭取俄羅斯經濟賠償的實際利益。當然以解除對普京的通緝作為一個條件,以不追究戰爭的刑事責任為條件,換取俄羅斯出錢對烏克蘭進行戰爭賠償,這也許就是烏克蘭能爭取到的最現實利益。
俄烏雙方的安全擔憂如何解決
對於停戰協議,雙方還需要解決的是各自的安全擔憂。俄羅斯發動這場戰爭的一個藉口是北約東擴,而且要求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這是對俄羅斯而言地緣政治衝突的最核心問題,也是俄烏停戰協議俄方的一個底線。對美歐來說,烏克蘭入不入北約本身並不重要。而對烏克蘭來說,加入北約既不是現實選項,也非長遠利益保障。因此,俄方的這一要求應該會被寫入停戰協議之中。
烏克蘭位於北約和俄羅斯的緩衝地帶,烏克蘭境內本身有很多俄羅斯族裔的居民,如果烏克蘭一直處於和俄羅斯敵對狀態,那麼烏克蘭不可能有長久和平與穩定,內部一定還有繼續動盪。所以,烏克蘭的戰略地位在於保持中立,而不是加入某一方。
此外,北約在冷戰結束後沒有完成轉型,而是扮演了錯誤角色,烏克蘭如果加入這個未轉型的北約體系只會讓世界更加動盪。北約是為了對抗蘇聯而建立的防衛體系,蘇聯解體後,北約要麼也解體,要麼轉換角色吸納俄羅斯入伙構建一個超越北約的新的歐洲安全組織。但是冷戰結束後,北約依然停留在舊思維舊體制中,不但沒有將俄羅斯容納進來,反而將俄羅斯越推越遠,將俄羅斯重新樹立為北約需要防範的威脅,這樣才有了俄羅斯對北約東擴的不滿和怨憤,導致歐洲安全出現新的裂痕。
所以,從遠考慮,北約應該完成轉型,將俄羅斯納入進來,形成一個超越北約的新型歐洲安全組織。在這種長遠政治框架下,烏克蘭根本沒有必要加入北約,而是應該和俄羅斯一起加入這個未來可能出現的新歐洲安全組織,成為新安全框下的共同成員。
所以,歐洲未來的安全不在於北約,而在於建立一個包含俄羅斯在內的新安全框架。這也是川普第一屆政府本來要推動的事情。如今川普再次入主白宮,並且主導了俄烏談判,筆者相信,美俄友好和改組北約建立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新安全框架才是川普2.0對歐洲安全的長遠大計。
如果烏克蘭不加入北約滿足了俄羅斯的安全需求,那麼俄烏停戰協議如何打消烏克蘭的安全擔憂呢?烏克蘭希望歐洲軍力進駐烏克蘭作為停火協議的監督者,同時承擔起保護烏克蘭現有領土的共同責任。這也是美歐在這場談判中應該給予烏克蘭的最基本的安全保障。目前歐洲方面已經在朝這個方向努力。英國和法國已經表示願意向烏克蘭派駐3萬維和部隊。
結語
川普推動的俄烏停戰無疑是一場高風險的博弈。如果成功,他可能實現和平締造者的目標,重塑美國在全球的形象;如果失敗,則可能導致烏克蘭的進一步分裂,甚至鼓勵其它侵略行為。從正義的角度看,和平不應是對暴力的屈服,而應是對公平的追求。從政治的角度看,現實的妥協往往不可避免。如何平衡好二者的關係,決定着這場戰爭將以何種方式結束。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